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街道林業建設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發達的林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象征,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本文以七甸街道為例,通過全面認識七甸街道的林業現狀,剖析七甸街道林業建設的成效與不足,繼而對街道的林業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從多方面提出建議,為進一步加強街道的林業發展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街道;林業;現狀;建設;可持續發展
  七甸街道地處昆明主城區東郊、呈貢新區東北部,距昆明主城區18公里,距呈貢新區22公里,東鄰宜良縣,南接澄江縣,北依官渡區,西與現代新昆明呈貢新城規劃片區相連。全街道轄9個社區居委會,29個居民小組,33個自然村,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總人口15486人。七甸街道境內最高海拔2449m,最低海拔1775m。地理位置復雜,屬起伏不平的山區丘陵地帶,冬春干燥,夏秋潮濕,屬亞熱帶季風型高原氣候。七甸街道有林業用地面積6903.9公頃,非林業用地面積5156.1公頃(其中農地面積333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2%。樹種主要為云南松、華山松、杉松樹及圣誕樹等。區域內綠化率達到了98.8%,基本達到了滅荒。
  一、七甸街道近年來的林業發展情況及趨勢
  自2000年開始實施天保工程以來,七甸街道采取封山育林、杜絕牲畜上山等管護措施,進行了有效保護,現有天保森林管護面積53358畝,有9名專職的天保工程管護人員;按照“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并結合七甸街道實際,制定完成了各個時期森林防火實施意見及撲火預案。針對不同時期,調整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森林防火期間,認真制定森林防火宣傳計劃,嚴格實施“四包”責任制;針對七甸農林地混雜的情況,與林地邊緣農戶、企業簽到森林防火管護合同。制定有效的防火計劃及撲火預案,并在各個時期針對不同特點,從而調整有效的防火計劃。在防火期間堅持不懈地進行巡山守護,不斷提高火災預防和撲救能力,把各項火警指標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加強巡山守護力度,加強野外用火管理,減低人為隱患。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則,加強林政管理力度,監督制止亂砍亂伐現象的發生,一是建立資源管理、資源監測體系,制定了天保工程管護目標責任狀及公益林管護合同,加強對毀林開荒、盜伐林木、私自移栽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共查處毀林開荒行為31起、盜伐林木行為6起、私自移栽行為12起,并責成當事人對所破壞的林地進行了栽種恢復;二是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監測力度,通過對社區9個林業員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培訓,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投藥防治。七甸境內常見的病蟲害多為松毛蟲、小蠹蟲、蚧殼蟲等,一直采用人工噴藥的方法進行防治,累計防治6次,防治面積6000余畝。及時做好清理積雪,預防和消滅森林病蟲害。
  二、近年來七甸街道林業建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政策引導不夠,可實行性低,全民義務植樹造林積極性不高。雖然每年政府都對全民義務植樹造林進行廣泛的宣傳,但群眾積極性不高,政府沒有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導,基層執行起來較為困難,自愿行為往往成了分配分攤,全民義務植樹成了機關、居委會領導成員及少數企業的工作任務。
  2.林分結構、林種、樹種配置不合理。由于圣誕樹易栽,成活率高,成了植樹樹種的首選,在全街道的種植面積中占了1/3,但它沒有保水作用,樹下不會生長其他植物,就連它周圍的其他植物也會慢慢的枯萎直至死亡,又沒有其他的經濟價值可言,只起到了表面的綠化作用,長久下去,對發展地方經濟和環境保護極為不利。
  3.資金有限,限制了林業的大面積發展。一些符合實際的規劃設計,只因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實現,使林業發展成了紙上談兵,限制了林業的發展步伐。
  4.群眾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有些群眾保護森林資源、珍惜生態環境意識淡薄,毀林開荒、野外用火、亂砍亂伐林木等等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時有發生,給我街道的林業保護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5.以營林為經濟基礎的觀念淡薄。一說到發展經濟,多數人只會顧及眼前的利益,抓企業、抓農業生產,認為林業與經濟扯不上邊,可以毀林開荒卻不知道種樹致富。種種落后觀念制約著街道的林業發展,也造成了造林投資渠道單一,投入不足的尷尬局面。
  三、加強七甸街道林業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1.提高認識,加強林業工作的領導。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具有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在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明確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在首要地位和西部大開發中的基礎地位,切實加強以林業為主體的生態環境建設,并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通過林業改善現有的生態環境、營造新的生態優勢。街道黨政領導要把林業工作列入重要議程,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堅持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把造林綠化、生態環境建設任務逐級分解,層層落實責任,作為考核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林業建設特點,建立各類林業人才教育和培訓體系。切實加大對林業職工的培訓力度,提高林業建設者的整體素質。
  2.始終按照“圍繞一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強化三個重點、落實四件事”來逐步展開。圍繞一個“中心”,即培育發展全街道森林資源,并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實現農民得利,國家得綠?!皩崿F兩個轉變”,即一是由就林業抓林業向以林業促發展轉變,按市場經濟規律抓林業,用工業化的理念抓林業;二是由政府部門抓林業向全社會辦林業轉變,使林業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皬娀齻€重點”,即一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搞好林權登記發證工作,規范退耕還林工程的政策落實兌現,穩定退耕還林的權屬、責任和利益關系,加強對中幼林的撫育管護,提高林業的綜合效益,增強林農的發展信心;二是實行林業分類經營,實現效益協調發展;三是加大社會辦林業的力度,提高造林質量和經濟效益?!奥鋵嵥募隆?,即一是科技興林,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林業生產力,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3.要從多方面促進林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所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指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而自然條件的優劣往往又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是對森林生態系統在確保其生產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和生態多樣性不受到損害前提下的林業實踐活動,它是通過綜合開發培育和利用森林,以發揮其多種功能,并且保護土壤、空氣和水的質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沙掷m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它不僅是一種理論,可持續發展本身內在地包含著把這種新的發展觀念、發展目標和相應的發展戰略付諸實踐。
  4.全面認真的做好造林綠化工作,提高造林綠化質量。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形成良好的營林宣傳氛圍;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采取多種形式發展社會造林。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追求森林效益最大化和功能多樣化作為工程建設目標;注重林分結構、林種、樹種的合理配置,生態林、經濟林同步發展,注重森林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綜合發揮,全面提高造林綠化質量及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黃河亮、陳欽:《林業可持續利用管理問題初探》,載于《林業經濟問題》,1999年第4期.
  [2] 張美華、葉謙吉:《可持生態林業補償問題分析》,載于《林業經濟問題》,2005年10月第5期.
  [3] 蔡守秋等著:《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法制建設》,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6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