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賀州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賀州的生態林業建設勢頭正旺,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對生態林業發展認識不到位,系統工作人員不足,服務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生態林業建設進程放緩等瓶頸,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發展生態林業,促進賀州地區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肩負著生態環境建設的使命,而且承擔著產業經濟發展的重任,只有不斷加強林業建設及發展,進一步提升林業的生產效率,不斷優化林業產業,才能有效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實現國家經濟的富足及民族的繁榮。
  1賀州生態林業發展狀況
  賀州位于廣西東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左右,水系發達、雨量豐沛、生態環境優越,境內物質資源和林業資源極為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素來有“林業大市”的稱號。賀州歷來重視林業,也積極貫徹“造、封、管、節、用”的方針政策,加強植樹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管理,生態林業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是我國第一批外向型林業改革試驗區。賀州市當前國家級生態林有14萬hm2,使得賀州成為“世界長壽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當前賀州的生態林業建設勢頭正旺,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對生態林業發展認識不到位,系統工作人員不足,服務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生態林業建設進程放緩等瓶頸。
  2賀州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2.1正確認識森林資源的生態地位
  森林是極其重要的林業資源,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善調節氣候條件及土壤質量、調節環境等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彰顯出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賀州的森林覆蓋率達66%、綠化程度達85.5%、森林蓄積量達2500多萬m3,分布范圍較廣,且結構、層次較為復雜。在生態林業發展過程中,對森林認知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直接導致人們在利用森林資源時,發生掠奪性經營的行為,極大破壞了森林資源。森林是賀州生態林業發展的主要經營對象,而森林資源是否得到良好的經營,關系到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而需要正確認識到森林資源的生態地位,充分研究森林的發展潛力及持續發展能力,并研究本地區森林的總量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物資源種類、結構,分析并研究相關的技術,以便采取更好的林業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優化森林資源結構,更好地對生態林業的生長時間和節律進行搭配,保證生物種群的良好發展,充分發揮出森林資源的綜合效益,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和賀州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充分運用科技力量
  生態林業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科技力量,通過生產力發展,實現生態林業的有序發展。一方面需加大對科研協作及試驗示范工作的力度,圍繞林業的良種壯苗選育、生態林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植樹成活率、綜合經營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科學研究及科技攻關,實現對現有林業技術的進行有效地集成、配套,并著力突破單項技術的難點疑點。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高新技術及生物技術等成果,開展科研協作、試驗示范、技術推廣等工作,并有效總結生態林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經驗,提升生態林業科技的總體水平。林業技術工作者切實深入到基層,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由淺入深的方式,向群眾大量推廣先進實用的林業科學技術,及時發現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使科技成果真正轉換為現實的生產力,有效提升生態林業的科學技術含量。
  另一方面采取多樣化的渠道,對林農進行技術培訓,如舉辦培訓班、現場培訓、開設講座、報告會等,強化林業技術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使基層生產單位和廣大林農學到實用技術及先進的科技成果。培養生態林業科技示范戶、技術模范,發展科技致富典型和勞動致富代表,充分發揮輻射示范作用,使生態林業建設有關信息得以有效地宣傳和傳遞。
  2.3提高林業工作隊伍的素質
  一是加強對林業工作人員的培養工作,通過開展生態林業發展建設、林業專業知識培訓、林業專業技能培訓、“專家型”基層人才培訓等各項培訓工作,進一步完善工作人員的知識體系,夯實林業工作人員的知識與工作技能。與此同時,鼓勵工作人員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不斷提升自我素質。二是采取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將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與薪資待遇相掛鉤,將職工的再教育成功和職稱評定、年終考核相掛鉤,鼓勵創新分配激勵機制,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根據各種工作表現和工作年限,設立相應的津貼和獎勵。激發工作人員的活力,促使其不斷提升自我,獎罰分明、責任明確,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確保林業工作隊伍的穩定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