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主要根據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的管理現狀,分析了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森林資源發展存在的管理問題,提出了相關的保護與管理措施,以達到提升森林資源利用率、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措施探析
  林業在生態文明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林業的良好發展,能夠營造出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主要內容,林業展現出巨大的魅力。所以,我們大力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為了我國未來的發展,也同樣展現出我國積極應對全球環境問題。所以,林業部門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積極地應對問題,找到最為科學的解決辦法,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森林有很多優勢,并且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還有著“地球之肺”的美稱,除此之外,濕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冠有“地球之腎”的美譽。有了林業,濕地的發展也能得到保障。當然,由此可見,林業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發揮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不僅僅可以使森林和濕地免遭破壞,還可以改善荒漠化的問題。就全球而言,土地沙漠化的問題日益嚴峻,經常發生水土流失和洪澇等,漸漸的就連空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這些生態破壞時時刻刻的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整個文明歷程中,森林的重要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就生態文明建設來說,林業發展的好壞十分關鍵,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就是要有正確的意識,森林的發展促進了其他文化的產生。人們積極的構建生態文化,能夠讓全球都了解到關于生態文明的知識,宣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此外,政府部門也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應對辦法,做出的決策也應該符合生態文明的發展,確保是利于生態建設的措施,對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做到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創新技術,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林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不論是為人們提供物質資源以外,還做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讓人類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2 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管理問題
  我國林業主要是針對森林養護為主,進而為公益性事業和基礎木業生產提供原材料和資源。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地大物博,森林面積占總面積的比重較大。但是,基于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人均可利用的森林資源占比較低,根據數據統計,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2.1 森林資源產權不清
  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主要由國家相關部門進行處理,但是針對具體產權仍然存在產權不清的問題。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森林資源本屬于國家,在實踐當中卻已經成為了一些企業的無償資產,擁有不成文規定的產權。如果不加以對產權的控制,森林資源將在很大范圍內遭到嚴重砍伐,這與當前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具體措施是相悖的,不利于當下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落實。
  2.2 管理單位缺乏責任意識
  雖然保護與管理森林資源已經在社會廣泛范圍內得到重點關注,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各級部門以及鄉鎮管理部門并沒有充分的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嚴重缺乏管理責任意識。一方面,是因為森林資源面積過大,使得管理部門嚴重缺乏相應的人員,從而直接降低管理效率和落實情況;另一方面,各個鄉鎮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部門,由于未能夠充分的認識到具體工作的重要性,導致很多實踐管理責任意識不強,對鄉鎮區域管理有嚴重影響。
  2.3 缺乏完善的保護管理制度
  由于我國國土資源遼闊,人口基數大,不同區域的森林資源分布有不同的特點,使得鄉鎮森林資源的具體保護和管理工作得不到法律的統一保護。同時,不同區域其森林資源覆蓋率也會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得具體的保護與管理工作沒有典型的參照依據,很多區域都是自行管理,沒有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依據。因此,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借機空檔牟利,為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惜采取違法手段嚴重破壞森林資源的自然生長規律。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制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和保護,以使鄉鎮的具體森林資源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有序的開展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需從整體出發,落實到各級鄉鎮,因此,相關的建設人員和管理人員應該從問題角度分析,找出具體的有效解決措施。
  3 可持續發展下對國有林場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措施分析
  3.1 加大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植樹造林活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根據相關數據和調查顯示,現有的部分森林建設與當地的環境不相適宜,盲目的植樹造林活動同樣會使得森林功能逐漸出現缺陷,對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嚴重影響。
  同時,當前我國的林業保護工作宣傳力度較小,在很大程度上對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大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應該結合當下的主流傳播媒體,例如電視、網絡、報紙等多樣途徑的宣傳方式進行內容宣傳。
  再譬如,各級鄉鎮管理部門可以在社區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的知識宣傳,為宣傳保護森林資源積極營造濃厚的氛圍,引起廣大人群的關注,提高人們對森林和動物的保護意識。只有這樣加強宣傳力度,才能讓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深入人心,使得社會每一個人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 嚴格林木采伐管理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國有林場一直依靠林木的采伐來維持林場的經濟。但是隨著國家對生態的重視度不斷提高,當前,國有林場必須停止林木的商品性采伐,保護生態環境。如果有需要必須采伐的,首先要嚴格規法采伐審批程序,加強審批監管,控制采伐面積,其次必須加強相關的采伐管理,嚴格執行憑證采伐制度,限額采伐,堅決杜絕超限額采伐。另外,在林地的用途方面也必須加強管制,嚴格控制生態公益林的征占用,加強國有林場的監管力度。
  3.3.新型森林資源監管體制的架構
  3.3.1成立森林認證相關部門
  林業局成立森林認證監管部門,負責森林認證宣傳、組織技術培訓、進行技術指導、協調聯絡、監管組成部門及基層單位相關工作;基層單位成立森林認證辦公室,根據林業局的總體規劃與要求,完成相應工作。3.3.2確定組成部門組成部門為資源股、國管股、集管股、資源監測中心、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各部門按照森林認證原則,依據本部門工作性質,增加不同森林認證工作內容,完成對經營單位的檢查驗收,并向監管部門提交檢查驗收記錄。形成完善、科學的資源監管體系。
  3.3.4確定監管內容
  各組成部門在原有檢查、驗收、監督管理的基礎上,相應增加森林認證內容。國管股將法律法規、森林權屬、當地社區和勞動者權利、森林經營方案實施等內容納入檢查驗收范圍;集管股、資源股、國管股將森林資源培育和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影響、森林保護等方面的內容納入各自檢查驗收范圍;監測中心、資源股將森林監測和檔案管理內容納入各自檢查驗收范圍。
  3.3.5修定考核制度
  在林業局黨委目標考核項目之外,增加森林認證量化考核內容。按照9個原則分別打分,綜合評分,作為評價經營單位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推動森林認證制度的科學實施。
  3.3.6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
  建立獨立第三方(森林認證公司)評價機制,通過第三方對森林經營單位進行可持續經營的總體評價,來驗證該單位森林經營狀況是否良好、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要求,以此推動地方林業事業邁上新臺階。
 ?。ㄗ髡邌挝唬红h歙西國有林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1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