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造林方法實踐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林業資源在我國社會的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度過高速發展的時期,林業資源管理對社會生態的作用就更加明顯,新時代下如何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通過有效的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造林方法,在保護現有林業資源的情況下,繼續擴大林業資源的多樣性,是當前我國發展現狀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針對這一話題進行分析,希望能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林業資源;管理;造林;多樣性;分析
  1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林業資源總面積與出口量均處于世界領先行列,但是人均占有量卻并不高。林業產業是當前我國林業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同時也是我國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雖然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勢頭很好,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當前我國的林業資源發展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2個方面:
  1.1林業資源儲量不高
  和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林業資源的儲量較低,且利用率不高,另外,我國林業產業結構也呈現出不合理的狀態,林木的生長速度較緩慢,現在的林木產量遠遠達不到我國飛速經濟發展的要求,更無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幫助。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削弱了我國的市場競爭力。
  1.2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空間較大
  當前,我國的林業發展速度平穩,再加上我國的國土面積較大,林業資源的發展空間很大,這也是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優勢,這一有利條件,是保證我國林業產業在未來繼續領跑世界的根本,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實現林業產量和質量的雙增長,在產量不斷擴大的同時,不斷提高質量,以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林業資源管理的必要性
  林業資源是所有現代林業林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不僅是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林業資源的支持,同時生態環境的建設也需要林業資源。林業資源管理最核心的環節就是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在改革開放之后的幾十年,資源型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國家和社會都過分注重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尤其是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導致林業生態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這給當前的林業資源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所以,當前林業資源的管理不僅要保護和利用現有林業資源,還要想辦法如何營林造林,修復過去遭到破壞的林業環境。
  林業資源管理的目的是保證林業資源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通過林業資源產量的增加,來保護生態環境,恢復林業生態平衡,同時,這也是保持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關鍵。林業產業與生態環境的辯證統一,實質就是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關系,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目的。
  3如何進行林業資源管理
  3.1樹立正確的人與自然的發展觀
  在林業產業的發展中,無論是造林還是采伐,都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觀,有節制地利用自然資源,始終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2林業產業與生態建設并進
  林業產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相互依存、互相促進,二者之間的關系主要還是人的經濟利益與價值取向之間的關系,二者的共同基礎都是森林面積的建設,要想獲得最大程度的經濟效益,就要盡可能地去擴大森林植被面積,否則,不僅會損失林業資源,還會危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森林可以降低污染、調節氣候,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林業資源管理的管理時,要保證林業產業與生態建設齊頭并進,共同發展。
  3.3以人為本
  發展林業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通過林業產業給人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更好地促進小康社會的建設,但是在發展林業資源的過程中,要以人為本,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所以,進行林業資源管理,要不忘初心。
  4如何進行林業造林
  4.1造林前的準備工作
 ?。?)清理造林地。清理造林地是進行造林工作前的一道必備程序,對造林地的清理主要是清除造林地上殘留的樹枝、秸稈、雜草、灌木等,以保證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而清理造林地又可以分為3個方面,分別是塊狀清理、帶狀清理和全面清理,可以人工進行,也可以使用現代器具,或者通過噴灑化學除草劑等方法進行清理。(2)整地方式。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2種,全部整地是主要用于平坦區域,即翻墾全部造地,而局部整地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是翻墾造林地的部分區域,主要是針對一些不平坦的山地等,常用的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等。
  4.2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比較簡單,主要是將樹木的有關營養器官作為造林的材料來展開相關工作,這種造林方式相較于傳統的造林方法來說,幼苗的成活率較高,幼苗在初期的生長速度也很快,同時還能夠比較完整地保持良好的母體遺傳性狀,但是這種造林技術的缺點也很明顯,不適合大面積的使用,同時對造林地的條件要求也比較高,而比較適合這種造林技術的樹種有楊樹、松樹等。(2)播種造林法。播種造林法也比較簡單,就是將種子直接灑在造林地上進行造林,這種造林技術不需要育苗,流程也相對簡單,同上述的分殖造林法一樣,它對土地的要求也比較高,對于一些發芽比較容易,種子顆粒比較大的樹種可以采用這種辦法,比如核桃等,同時采用這種造林技術進行播種時,還需要較好的自然條件,要保證在該區域播種的樹種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較小等。(3)因地制宜法。因地制宜地選擇造林技術,比如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區造林,就可以選擇林糧間作模式與林蔬造林模式,在樹下種糧或者蔬菜,造林應選擇生長速度較快的具有綠化功能的樹種,而適宜作為這種技能實現功能而且在市場上有較好的經濟前景的樹種有核桃、檸檬、柚子、棗、李子等,還可進行林蔬造林模式;把在高山地區對樹林中長時間空置的土地利用起來,極大地促進林木產業與農作物產業的發展。(4)栽植造林法。栽植造林法通常采用穴植,即在整個造林地,均挖出不小于35~55cm3,深度在25~45cm的植穴,且穴底要平。栽植杉木時株行距應為1.6m×1.8m,栽植密度控制在190~200株N67m2為宜,栽植松樹行距為1.8m×1.8m,栽植密度控制在150~160株N67m2為宜。栽植時苗木一定要保持端正,苗梢向山下,讓根系順向水平舒展,栽植一年生的樹種苗木時,苗莖入土需達1/3左右,樹種苗木高于38cm以上的,苗莖入土16~20cm為宜。這種造林方法最主要的特點是成活率高,對造林地的條件要求不高,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費時、費力,需要工作人員有較高的造林技術。
  5小結
  結合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現狀來看,越來越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關注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以及選擇合適的林業造林方法,以保證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讓林業資源更好地為經濟發展作貢獻,同時也通過有效的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造林來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0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