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對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以及生態林業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對如何提高林地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建設工作效果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的林業發展起到一些促進作用。
關鍵詞:林地資源;生態;林業建設
林地資源管理工作是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要求之一。通過對林地資源進行有效宏觀控制,合理布局林地資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提高林業經營水平、加強林業資源利用,能夠為我國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有效的生態保障。
一、加強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的必要性
林地資源對于人類的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必需的物質、生態條件之一,同時也是保障我國生態安全的主要力量。盡管我國國土面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森林覆蓋率卻與部分發達國家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人均林地面積更是遠低于實際平均水平。隨著今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城鎮建設占用林地、工業污染破壞、過量采伐天然林木等現象十分常見,對林地資源造成了較多的影響和破壞。我國部分林地內的生態系統功能也因此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進而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愈發嚴重。由此可見,對我國的林地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的條件,同時也是我國新時期生態建設的主要目標和工作內容之一,加強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加強生態林業建設對于我國新時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林地資源管理機制不完善
當前在我國的林地資源管理機制上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林木采伐審批不嚴、管理工作形式化、缺乏管理監督、相關部門的林地資源保護意識不足等方面,對于我國的生態林業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由于林地資源管理機制的不完善,相關部門在保護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持、財政投入以及人才規劃上也存在著較大的缺口,導致了相關工作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和生態林業建業也就無法起到良好的效果。
2.林地資源管理方法落后
當前在我國的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中,存在著管理模式單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技術水平過低的問題。在多數地區的林地管理上仍然采取的是林農“各自為政”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然而這種管理模式對于我國林地資源生產管理的進一步擴大容易造成一定的限制。此外,在我國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上,如果不能夠對林農個人以及相關企業產業化發展之間的利益進行平衡,就會對生態林業建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和阻礙,林農保護管理林地的積極性降低,或者在盲目的產業化發展下造成林地生態資源單一化現象嚴重。
3.生態林業建設管理存在問題
在生態林業建設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對于生態林業的認識不到位、缺乏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性,導致了管理工作的開展流于形式,對生態林業建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生態林區所能夠產生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綜合功能都明顯的削弱。此外,林地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然而當前我國多數地區在林業方面的資金支持相對較低,不利于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而造成了基礎設施不完善、生態林區結構單一等問題。
三、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林業保護意識
林業相關部門在林地資源管理上要充分的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通過加強生態林業宣傳力度,使人們的林業保護意識得到有效的增強,正確認識到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到林地保護和管理工作當中,做到經濟發展、城鎮建設與生態建設三軌并行、統籌兼顧,為生態林業建設工作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2.加快林權制度改革
林權制度改革主要是針對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方面進行改革,對于林地資源保護以及生態林業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各地政府及林業部門要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林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承包經營方式,明確林農在林地承包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對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進行完善,籌集落實專項補償資金,從而調動林農的積極性,更好的推動林地資源保護與生態林業建設。
3.提高生態林地資源總量
相關林業部門可以通過開展各種開荒造林活動,增加植樹造林面積;大力推廣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在保證糧食及其他作物產量的前提下,推廣混交栽培技術,營造各種生態林。同時還要對森林采伐、林地征占的審批政策和流程進行完善,落實林地相關補償制度,按照“誰占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有效開展林地資源保護工作。此外,還要做好林地防火、防治病蟲害的相關工作,從而使生態林地資源的總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4.加強林業執法力度
我國當前在林地資源保護方面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如《森林法》、《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辦法》、《森林防火條例》、《林地管理暫行辦法》、《林業行政執法監督辦法》等,其對于林業管理、保護、建設工作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各地林業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林業執法隊伍,加大執法力度,對無證收購、采伐等違法現象進行嚴厲的打擊和懲處,并對根據相關法律對森林防火、檢疫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完善。
四、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在林地資源保護與生態林業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林業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宣傳力度、加快林權制度改革、加強林業執法力度、提高生態林地資源總量,為我國林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肇強. 林地資源保護與生態林業建設研究[J]. 鄉村科技, 2017(16):30-31.
[2]蔣海球. 淺談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J]. 農技服務, 2015, 32(4):137-137.
[3]李武志, 陶怡, 梁福江,等. 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的建設探究[J]. 南方農業, 2018(6):63-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