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已經不再迫切,而是更加看重生活質量。霧霾、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生態文明的建設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森林憑借著相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強大的凈化能力成為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這樣一來,林業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正確的分析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將農業的發展與現代林業正確結合,建設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生態新林業,切實維護生態平衡是現階段林業工作者的工作重點。針對性的提出了現代林業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其重要性,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現代林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全球變暖、海洋垃圾等問題不斷涌現。在我國還出現了霧霾、洪水等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加,林業作為生態環境的主體,也被人們日益重視。因此如何建立一個現代化的林業系統,促進生態環境的發展成為了林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1林業發展現狀
1.1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定義
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分別是指在保護森林的前提下,培育木材或其他林產品獲取利潤的產業,和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F代林業在國內較早的定義是依托科學的發展,利用先進科學裝備技術和現代科學的理論管理林業。林業科技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此更多的先進技術被應用在了林業之上,此外隨著民眾對環保認識的提升,多方均已經采取了行動,力求最大程度地保護森林資源,使它發揮出功能和價值,以適應社會生態以及經濟的需求。森林生態文明的建設能夠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在實現綠色持續發展的情況下,為人類提供了多種附屬功能,能夠有效地提高空氣中的含氧量、保持水土、防止風沙等。
1.2林業發展現狀
由于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對原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量的森立被砍伐,自然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部分地區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生態破壞。20世紀80年代生態危機的凸現,全球變暖、赤潮等字眼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眼前,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在不斷涌現。當前,生態環境已經隨著林木保護工程的順利實施和生態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得到極大的改善,生態效益也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得到極大的提高。
早在10年前,國家領導人就提出了環境就是最寶貴的資源的理念,在此理念的引導下,多年來,多個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環境再造工程,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現代林業的發展。最近,這個理念又被重新提出,大大推進了全國各地生態環境的建設,使得全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F代化林業發展并沒有被所有人所深刻認知,一部分人僅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認為其內涵是現代化的設備與技術。此外,部分業內人士對其也存在曲解,認為現代化的林業是在恢復早年間造成的破壞。現代化林業發展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個能夠自主循環、水土豐茂的生態系統。塞罕壩林場的發展歷程對全國各地的林業發展都起了極大的領導和表率作用。
2兩者之間的關聯
2.1內涵一致性
早在上世紀生態林業的概念便已經存在,其針對的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林業是指基于經濟學與自然學的指導思想下,建立能夠創造經濟效益,滿足人們物質需求,且能夠建立完整的生態循環,改善人們環境的林業理念。生態環境包括了多種生態系統,且復雜多樣,部分需要長時間的自然積淀才能形成。雖然林業只是生態環境中的一個小小的分支,但是森林的生物多樣性的豐富,蘊含的巨大價值,讓其在生態環境的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2重要性
森林有著相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蘊藏著巨大的能源,對于可持續性發展來說,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森林能為人們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珍貴植物,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森林動植物豐富,能夠有效的保證生態循環的正常進行,進而為人類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森林對空氣的凈化功能就毋庸置疑。森林中有害氣體的含量相較于城市少了15%~50%。此外由于森林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騰作用,能夠保持空氣的濕度與溫度。森林系統還能夠吸收部分有毒有害氣體,大大降低了空氣的污染程度。
除此之外,森林還具有降低噪音、制造氧氣、除塵和凈化污水等作用。一旦森林遭到破壞,氧氣減少,可用淡水減少,尤其當今世界人口增多的情況下,這對人類的生存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森林的重要作用是任何生態系統都無法替代的,全球有1/3的陸地覆蓋有森林。我國森林覆蓋面積也已經提升到了16%以上,超過了1.5億hm2。按照樹木的光合作用速度,每年能夠為人類大量提供O2和消耗CO20。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溫室效應的發生,還能提高空氣質量。因此,我國現代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林業推動文明建設的方式
3.1科技興林
任何產業的現代化都無法脫離科學的發展,現代林業主要就是依托科學技術和裝備為基礎,再以科學的管理發展現代林業。只有加大在林業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才能夠切實地提高林業的發展速度,加快完善生態林業的腳步。無論是農牧業、漁業,還是林業的發展,現如今都不僅僅是單純的播種、養殖、繁衍或收獲那樣簡單。當前林業技術人員應當把如何科學的種植,減小生長周期,提高植物效率,提高土壤利用率做為研究方向,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植物自身的作用。
3.2政策推林
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當前政府部門可以簡化林業管理的相關手續,放寬路徑,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到當中來。林業部門應該加強保護當地林區,嚴格控制開發。可以將其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在種植時選擇經濟效益較高的植物,提高整個林區的經濟效益,做到真正的“以林養林”。還可以吸引企業投資,加大對林區的科技投入,甚至可以擴大林區范圍,提高整片林區的環境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3.3試點效應
在林業基礎條件好和林業技術強的地方,可以動員當地相關部門和企業建立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建立林業標準化示范區的根本目的主要是,加快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步伐,促進示范區的發展與提高示范區的服務能力。而且要將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相結合,為示范區做好相關規劃、樹立目標等提前準備。示范區的建立還要兼顧到生態環境保護、營林造林工程以及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的工作,通過科學的規劃,實現林業發展的快速化與標準化。
4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發展的早期,人類過度注重經濟的發展,使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的破壞。正因如此,洪水、霧霾等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林業是我國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破壞最為嚴重的部分之一。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強,各界不斷加大對林業發展與保護的投入。建設現代護林業是林業發展的最終方向,能夠輔助生態環境的快速恢復,為我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先行條件。采取利用先進的科技,對林業進行科技改造,加快其建造速度與質量;國家出臺更多的利好政策,鼓勵林業經營者;加大對林業破壞的打擊力度等措施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通過這些方式最終實現我國林業的現代化,促進生態環境的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