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態文明視角下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國進入了新時代,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態文明建設顯得更為重要。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充分改善生活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分析了生態文明視角下林業的現狀以及推動林業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生態平衡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8-0092-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A
  1 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缺少科學的林業管理
   目前,我國的林業管理還存在許多問題。技術人才的嚴重缺乏阻礙了林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人們的科技管理意識還不夠強烈,忽視了科技對林業管理的意義和作用,大大降低了林業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目前,許多林業管理部門不能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來管理工作,加大了工作的繁瑣程度和工作量。
  1.2 森林覆蓋率低,資源配置不平衡
   近幾年來,許多部門為了追求高利益,大量砍伐和破壞森林,導致樹木日益減少。與之前相比,森林覆蓋率出現大幅下降的現象。雖然人們在破壞森林的同時也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如人工造林。但是,在人工造林過程中,許多幼苗都無法在惡劣的環境中正常成長,難以有效實現人工造林的最終目標[1],無法保障森林覆蓋率,降低了林業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難以有效提升林業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1.3 林業經濟結構簡單
   從林業的發展情況看,相關機構的規模需要進一步擴大??茖W技術的缺乏降低了林業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在現代生態文明建設中,林業經濟的產業鏈比較短,第一產業占主要地位,因此產業結構過于簡單,無法保證林業經濟的增長,對現代林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2]。
  2 推動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2.1 增加林業資源的數量,消除地區差異
   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林業建設起著基礎性作用,而林業發展是建立在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因此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加森林資源。為了有效增加森林資源的總量,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森林覆蓋面積。充分開展人工種植工作,培育多品種樹苗,同時完善種植監管制度,進一步確保幼苗的健康成長,保證幼苗的存活率,從而提高樹木的質量和數量。改善樹苗的生長環境,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營養,進一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為了提升林業的綜合實力,需要從根本上消除地區差異對樹木的影響,有效避免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通過互聯網以及媒體,宣傳林業資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有效降低成本,縮小不同地區之間林業發展的差異,保證林業的經濟效益。
  2.2 完善林業經濟結構
   我國許多林業產業的結構形式太過單一,導致林業無法健康發展。為了提高林業發展速度,適應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在平衡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同時拓寬市場。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林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ヂ摼W可以快速實現林業投資,促進林業機構的正常發展。同時,充分發揮林業龍頭企業的帶頭模范作用,以林業金融的發展提高林業經濟效益。
  2.3 創新林業發展方式,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推動林業經濟的發展,企業應提高林業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創新意識,提出創新型林業發展模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創新林業發展方式,提高林業發展質量。同時,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引進優秀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進一步增強隊伍力量。牢固樹立正確思想,認識實踐的重要性,以實踐檢驗真理。提高林業人員的素質和專業能力,開創新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體系,從而實現林業經濟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3 結束語
  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我國林業經濟發展存在重大挑戰,但也存在著許多機遇。要充分結合實際和科學技術,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探尋適合林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方法和措施,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林業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宋洪峰,王剛,陳建成.南方集體林區林業經濟增長因素分析[J].林業經濟,2013,37(12):88-93.
  [2]孔凡斌,荀龍巧,廖文梅.林業經濟增長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與展望[J].林業經濟問題,2013,33(2):187-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1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