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態文明視角下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建設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化工園區內的生態環境還存在一些差距和問題。本文對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建設進行研究,分析環境監測監管機制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完善化工園區環境監測機制建設的改革思路,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加強環境監管能力。
  關鍵詞:生態文明;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建設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加之環境保護措施欠缺,導致突發事件頻出,造成對環境的嚴重危害。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影響著人民的生產生活,更加威脅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上,黨和政府意識到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文明”被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一系列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思想新要求被提出。我國環境監管機制建設在“十三五”時期面臨新的形勢,進入重要的調整階段。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迫切要強化環境監管體制建設。目前環境監管體制改革這項課題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研究,較具代表性的有陳健鵬等構建了環境監管機制框架,提出在“十三五”時期我國環境監管機制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改革的目標思路和若干建議,主要以強化環保法律法規建設、優化環境保護部門的機構設置、完善內外部各機構的協調機制為環境監管機制建設的重點改革內容。李宏偉等比較了國內外監管制度的差異,提出了環境監管體制改革的方向與路徑。孟偉口’等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環境管理制度和手段,提出應重點關注的3個方面共11項創新制度,提出“總量控制、質量控制、風險控制”的環境保護新思路,對我國今后的環境管理體制建設的創新思路進行梳理。劉慧卿研究了世界主要國家采取的集中統一的管理機制,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完善的企業責任制度和公眾參與管理制度,切實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理順監管體制,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和行政問責機制等配套制度。雖然國內此課題的文獻數量較多,但是普遍偏重理論性研究,缺乏應有的實踐性,對提高環境監管機制建設的實踐指導價值則比較有限。因此,今后的研究應當在這方面完善加強。
  1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建設現狀
  在促進遼寧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各市也比較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問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黨中央的要求相比,與全省人民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和問題。隨著城市發展,化工園區距離新城區越來越近,許多原來在郊區的重化工企業逐漸被居民區包圍。以大連大孤山化工園區為例,分布著大量企業,人口也較為密集,現在還有很多樓盤正在開工建設。一旦大孤山發生化學品泄漏、爆炸事故,影響范圍很大。因此,建設遼寧化工園區生態文明,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保障,關系全省人民福祉。
  研究如何提高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管能力、完善機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按依法行政的要求完善環境監管機制,有助于推動政府實現依法行政。用現代的監管方式推進環境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實現環境監管的現代化,持續推進環境監管體制改革,逐步引導為依法依規常態化環境監管。二是完善化工園區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是市場化環境監管工具能夠有效應用的前提。改進監管方式,創新監管手段,是建立治污減排的基礎和前提。三是提高環境監管能力,首要任務則是提高監管有效性,這是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制度最重要的任務。依靠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實施事前和事中干預,提出加強環境監管能力的相應對策。
  2環境監管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如何提高遼寧化工園區的環境監管能力、完善機制建設,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成為重要的課題。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按照政策和法律的高標準、嚴要求,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待相比,環境監管機制還存在很大問顥。
  一是監管機制不夠健全。責任落實不夠到位,環保工作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機制尚未建立,仍處于由環保部門獨自支撐的局面。少數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弱化環保工作,在產業布局、項目引進等方面認識偏差、把關不嚴、責任不明。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環境監測信息化能力不強,污染處理響應配套較為滯后,廣大化工園區環境基礎設施還比較滯后。三是環境法律法規體系不成熟。盡管我國己出臺一系列環境法律法規,但無論在立法、執法還是司法環節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環境法律法規機制。四是跨部門協調機制不完善。環境監管手段單一,跨行政區劃??缌饔騾f調難度大,監管水平不高,后續監管不嚴,存在相互扯皮和監管缺位問題。五是公眾參與機制未建立。公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參與機制不健全,參與的內容和方式可操作性較低,環保類社會組織總體能力薄弱。
  3環境監管機制建設的改革思路
  加快環境監管機制改革,完善環境監測預警管理,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和機制建設是生態文明視角下制度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環境監管機制建設改革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幾點。
  第一,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框架的提出?;谏鷳B文明建設的背景,深入分析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督管理的現狀,提出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模型。第二,提高生態環境監管能力,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遼寧化工園區生態環境惡化區或者敏感區的預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高環境監測預警的有效性和準確率,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和大氣、水、噪聲等污染監測預警方法,切實有效地提高應對生態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置能力。第三,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動態應對環境污染問題,提出完善生態文明視角下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的相應對策。
  強化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改革,應包括科學的專門立法、完善的組織體系、合理的監管權配置、促進公眾參與能力等內容。如表1所示。
  4化工園區環境監管機制建設的對策
  提出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和機制建設的相應對策,其重點問題是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強化污染防治跨界協調機制。建立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對嚴重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和產品實行淘汰制度。健全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環境信息公開等制度。建立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強化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督管理能力和機制建設的主要對策如下。
  一是加強化工園區污染監管的立法。加快修訂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進一步提升環境監管法治化水平。實現化工園區應急救援的統一安全制度,提高安全事務的應急救援能力。二是構建先進的化工園區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強化污染防治跨界協調機制。從縱向、橫向上優化環境監管組織結構,優化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機構設置以及相關職能,推進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的制度化,積極建立并完善環境保護管理中內、外部機構的協調機制,強化層級監督管理,強化化工園區整體安全制度體系,強化中央層級環境監管機構對環境信息的獲取能力。三是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遼寧化工園區生態環境惡化區或敏感區的預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高環境監測預警的有效性和準確率,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和大氣、水、噪聲等污染監測預警方法,加強污染監管能力建設,為動態應對生態環境問題提供新思路。降低環境風險危害的中心環節是環境監測和預警機能,環境監測是前提,及時監測到環境危險源并發現險情,才為之后提出的預警過程和應對方案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強化公眾參與機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針對化工園區的實際情況開展生態環境整治活動,讓人們在享受工業化便利的同時,也能夠主動的保護生態環境。
  5結論
  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背景,針對遼寧化工園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有效性措施,強化環境監管能力和機制建設研究,提出生態文明視角下先進的化工園區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框架,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術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和化工園區大氣、水、噪聲等污染監測預警方法。通過對事件全過程的控制,提出完善遼寧化工園區環境監管體制的相應對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09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