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工食堂提升滿意度的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校教工食堂是教職工在校用餐的重要場所,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工食堂的服務效能,確保教工食堂飲食安全、健康、營養,提升教工食堂的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重點對高校教工食堂提升滿意度的方法進行深入探討,從而提出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高校;教工食堂;滿意度
Abstract:College canteen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eachers in school.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of the canteen, ensure the safe, healthy and nutritious diet of the staff cantee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aff cantee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canteen, and proposes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ollege; Staff canteen; Satisfaction
中圖分類號:G647
高校教師多從事腦力、體力和心理等綜合性工作,對飲食的健康管理有著強烈的需求。健康的飲食有助于教職工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然而不斷出現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向我們敲響了飲食健康的警鐘。教工食堂作為后勤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其飯菜和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加強高校教工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緩,提升教工食堂滿意度極其重要。
1 加強教工食堂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后勤社會化的推進,教工食堂的經營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目前,大多數教工食堂經營模式是托管承包經營,不僅提高了食堂的管理水平、餐飲服務質量,甚至有些食堂能夠滿足教職工個性化的飲食需求。但是加強教工食堂管理仍非常重要,不僅僅是只針對食堂而言,對學校也很重要,教工食堂是學校食堂主要組成部分,需要和學生食堂一樣引起重視。高校教工食堂主要為教職工提供午餐,是一天因素中重要的一餐,午餐的質量好壞將會影響下午的工作效率[1]。食堂工作是一個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工作,導致員工流動性大,員工食品安全意識不高。教工食堂中就餐人數較多且集中,一旦食品衛生出現問題,就會引發不良的影響,因此高校食堂管理部門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高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與都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水平,嚴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規范,層層把關,杜絕食品安全隱患,從而保障食品的安全特性,為教職工的飲食安全保駕護航。
2 提升教工食堂滿意度的對策
教工食堂滿意度主要是指教職工在食堂中用餐時,從食堂提供的飲食服務中獲得的一種生理上、心理上的綜合性認知評價產物,一般包括飯菜質量感知、服務質量感知、就餐環境感知以及就餐整體滿意度等因素。為讓教職工享受更好的飲食服務,提高對教工食堂的滿意度,建議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提升。
2.1 抓好飯菜質量,提升飯菜口味
教師用餐時,首先感知的就是飯菜質量,是影響教師滿意度及是否在食堂就餐的核心價值因素。食堂在搭配飯菜品種時,應盡可能讓飯菜口味多樣化,更好地滿足不同教職工的個性化飲食需求[2]。食堂廚師或者管理人員應常常與教職工交流用餐的想法,了解他們對用餐的建議,多提供一些受歡迎的菜品,對不受歡迎的菜品進行相應的口味調整,經常更新菜品,甚至可以多開發新的菜式,從而不斷提高飯菜的質量,讓更多的教職工樂意來用餐,喜歡食堂的菜品。
2.2 豐富食堂飯菜品種、增加教師的個性化需求
高校食堂的飯菜品種與高校食堂滿意度息息相關,一成不變的飯菜品種已無法滿足教師的飲食需求。因此,各高校教工食堂還應從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引進不同地方的特色小吃,不斷改善主副食,豐富飯菜品種,及時更新菜譜,提高飯菜質量,為廣大教職工提供更為全面、豐富的飲食選擇,注重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特殊服務,以不斷提升教師對教工食堂的滿意度。
2.3 加強員工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員工服務水平包括員工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態度是基礎,質量是保證。近年來,食堂經營單位面臨招工難、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食堂員工存在年齡較大、學歷低、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綜合素質較低等現象。食堂經營單位一方面應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制度,加強激勵機制,適當提高員工的薪酬。另一方面,應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普及、食品加工操作規范、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培訓,做到培訓有計劃性、有針對性,提高培訓的效果。食堂員工流動性大,如不能集中進行培訓,這需要專門選擇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對其進行專項培訓,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食堂經營單位不僅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培訓,而且也要對其進行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培訓,不斷促進安全意識的提高,有效推進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提高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服務水平。
2.4 注重營養均衡搭配,提升飲食健康水平
高校教師用餐與學生用餐有所不同,學生用餐滿足于吃飽,不在意是否營養均衡,教師用餐則側重于吃好、營養均衡。常州機電學院教工食堂實行套餐模式,有大葷、小葷、素菜等,小葷還可以替換牛奶,葷素搭配相對合理,但是細節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常州工程學院教工食堂實行自主模式,推行健康食堂,整體菜品是葷素搭配,但是因為是自主,難免有的教師不能達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這需要教師有很強的自律性[3]。為提升教師飲食的健康性、營養性,可根據教師的年齡段等信息,食堂經營單位購買原材料之前充分考慮菜品搭配的均衡營養以及是否有益身心健康,盡量要選擇一些新鮮、綠色、健康、營養的食品原材料,少用半成品和腌臘制品,加工時做到葷素搭配合理,油鹽合適。 2.5 提升餐廳文化建設,倡導健康飲食行為
餐廳文化是食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優秀餐廳文化可以引導教職工更好地會生活、懂生活、愛生活。食堂用餐環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教職工的心里共鳴,同時增添教職工在用餐過程中的一種生活享受,對食堂滿意度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食堂可以將日常餐廳文化活動變成常態化,通過海報、條幅等形式進行生活健康小常識的宣傳,不斷引導教職工的日常飲食行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從而營造溫馨的餐廳文化氣息,還可以根據端午節等節日的特點開展一些服務活動,全面推進餐廳文化建設。
2.6 加強食堂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優質飲食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一卡通等高科技技術不斷應用到食堂管理中,高校教職工對食堂的用餐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更便捷,而且要求享受更好的飲食服務。食堂可以利用一卡通等信息化技術,根據教職工就餐數據了解其消費情況;根據飯菜銷售情況了解教職工的飲食口味及喜好,及時調整飯菜的口味、品種等,滿足教職工個性化的飲食需求。同時,食堂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食堂的管理水平,不僅可以預測用餐人數來采購食材的數量,還可以控制食品加工成本,做到高效與節約,不斷為師生提供優質的飲食服務[4]。
3 結語
做好高校教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學校教職工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并有利于維持高校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順利而有序地開展。因此,高校食堂管理部門要提高食品安全重視程度,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各項有效措施完善食堂的管理機制,滿足教職工的飲食需求,不斷提高教工食堂的滿意度,做教職工滿意的食堂。
參考文獻:
[1]李 鵬,曹秀芬,郗 媛.新形勢下的高校食堂管理實踐與探索[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4):40-41,70.
[2]孫殿波,曾慶虎.信息化人臉識別技術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4(8):75-76.
[3]張建順.高校食堂滿意度提升策略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7(36):23.
[4]汪 洋,蔡仲強,周晨軒.飯里有愛傳遞真情——基于江南大學餐飲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8(7):28-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