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生物學科是一門理論加實驗雙強的學科,許多生物知識都是依靠實驗來總結得出的結論。實驗教學在生物課程中的意義不容忽視,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同時還可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舉證。筆者通過多年實踐教學總結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特點,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可行的方案與實驗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新課改 實踐操作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98-01
一、對理論知識講解的重視
雖說高中生物重在實驗,可前提條件是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已經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要讓學生的實驗過程有理論來指導,以及對所需材料設備的熟知,同時對操作步驟爛熟于心,才能在實驗過程中有條不紊,不出現意外安全問題,實驗原理往往與實驗相對應的知識有很大聯系。
例如:教師在教授“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這一課實驗時,先進行原理的講解,“細胞外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時,細胞失水皺縮,最終發生質壁分離現象;若是細胞液濃度再次大于細胞外液的情況下,細胞會吸水并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彪m然大家無法完全一次性解讀這些問題,但在他們的思維中已經具備了實驗的思想,通過實驗的具體操作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明白實驗結論所包含的意義。而后教師再通過課件或者真實器材設備來進行細致講解,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選材實驗。最后,那就是實驗操作步驟的詳細講解與操作,以及一些注意事項和安全危險性的介紹。滿足以上條件下來開展實驗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的實際價值。
高中時期的學生青春與活力兼備,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很強,通過實踐教學來觀察,大多數學生樂于上實驗課,尤其是動手實踐操作,最反感的當屬單純的理論課堂。所以說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的價值,雖然不可能每節課都做實驗,可教師也可以穿插理論課堂之中,還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每次理論課堂,都可以通過借助生活實例來引發學生們的興趣,都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生物實驗對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無論哪一學科,都不僅僅是知識的傳輸,還應該讓學生的思維轉動起來,新時代下教師要培養的不是死記硬背的記憶型人才,而是能夠活學活用具備思考探索解讀能力的綜合素養人才。對于生物學,培養他們良好的動手能力以及科學的學習意識,不僅能讓學生將知識消化吸收,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而實驗教學就剛好能夠實現這個目的。
從生物學科實踐操作能力的部分來說,應該具備一套完整的過程體系。1.探究問題的提出;2.假設與設定;3.實踐步驟的設計;4.實驗操作完成;5.實驗現象的分析;6.規律與結論。
舉例:“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比如:媽媽包白菜餡餃子時,加入鹽就會有大量水分滲出;澆花時若是施肥料過多,花就會枯萎等現象。通過這樣發生在生活中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假設出不同的可能性,而后讓學生選擇實驗器材與材料,自行設計實驗,最后來進行操作完成驗證。當學生都做了實驗后,教師可以繼續深入引導他們發現新的問題,比如:某些植物細胞會由于過多吸水而漲破嗎?高濃度溶液中的植物細胞會發生哪些變化?通過問題的深入,學生就可以帶著探究與疑問,更好的解讀課本知識,不僅培養了大家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提升了大家思維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養成生物科學素養。
三、創新教學模式新技術的融入
對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來說,有很多情況下,受到硬件設備、場地、安全等多種因素影響,一些實驗內容不能得到最直觀的體現,也無法看清實驗的結果,并且還消耗了大量的時間,結果還不夠理想。面對這些特殊問題,教師應該借助信息技術,來簡化這些過程,不僅能夠縮減教學時間,還降低了實驗對器材的損耗,重點是對于一些危險系數高的實驗來說,保證了學生人身安全。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就可以將復雜的實驗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播放,隨時暫停隨時回放,讓大家都能夠全方面細致直觀地觀察每一個步驟,加深學生對一些現象的掌握與認知。
總結
新課改理念融入教學的今天,一直都在強調素質教育,而高中生物實驗就是素質教育之一,教師要意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借助新理念新模式來融入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提升學生探究欲望為支撐,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能力習慣的培養,以實踐操作綜合結論來達到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凱峰.論述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術雜刊.2015(04)
[2]姚麗君.高中生物課堂多維互動教學策略的研究[J].重慶師范.20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