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和生物學科的特點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期望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 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94-02
一、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傳統的生物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保持和提升,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的生物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夠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實用性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2.有利于學生在新課改中更好地開展學習
高中生物教學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教學中提升創新能力能夠彌補教學模式的弊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生物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和日常生活的聯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讓生物知識真正為學生所使用。
3.有利于培養更多更優秀人才
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我展示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走向更加廣闊的平臺,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二、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1.為學生營造富有創新性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是學生依賴的物質基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的學習營造富有創造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競爭性的學習環境中提升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從生物圈到細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列舉身邊的細胞生物,然后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類細胞生物,讓學生理解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并掌握基本的生命系統結構。再比如,在學習《種群的特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物世界》中的有關某種動物的一個片段,讓學生了解種群對動物的重要意義,進而有利于學生對種群數量、結構等知識的學習。
2.提升實驗教學的地位
高中生物中的實驗眾多,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讓學生樂于實驗,能夠從實驗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中,教師應讓學生自主觀察不同的細胞,自己總結細胞的特點,然后教師給予糾正,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實驗的樂趣,從而樂于實驗,提升實驗效果。再比如,在進行《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出調查實驗的基本思路,讓學生自主開展調查,在完成調查后,教師應進行總結,為學生講解調查中所使用的調查方法,讓學生掌握這些方法原理、功能和應用,提高調查總結能力。
3.拓展課外活動
高中生物教學不僅包括課堂教學還包括課外學習活動。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外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對生物的興趣。課外活動包括課外作業、討論會等形式,以幫助學生獲得新思想、新觀念,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在進行《腐乳的制作》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留一個課外作業“制作豆腐乳”,讓學生回家之后按照制作要求制作豆腐乳,并給出一些制作要點。這樣學生就會按照步驟制作腐乳,并讓學生帶到學校,教師進行點評,讓學生掌握傳統的發酵技術,提升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4.加強學習過程
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科學安排學習時間。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確保學生的學習時間,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為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質疑力、分析力等,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加容易形成。
5.創新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開展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建議。同時,要特別注重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的評價,培養學生的能力,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束語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環境的創設、提升實驗地位和拓展課外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先超.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39-40.
[2]林欽.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8(07):74-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