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如何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的“抬頭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因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需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吸引學生視線,改善“抬頭率”不高的現象,確保思政課教學質量。本文先對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互聯網時代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高職院校 思政課堂 抬頭率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063-01
前言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具有向學生實施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任,可謂是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核心工程。但實質上,部分高職院校未緊跟時代步伐,即便互聯網發展迅猛,移動媒體普及率較高,思政課堂依舊選擇過時的教學模式,無法在新的時代與學生特征相結合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導致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因而,有必要對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的現象予以探究,從而出具相應改進策略,提高“抬頭率”。
一、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的原因
?。ㄒ唬┥鐣l展與日俱進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極易接觸到較多沒有經過處理的信息,加之他們具有濃重的好奇心理,思維活躍度高,對社會新鮮事物極為關注,若學習的課程內容和其興趣點無關,便難以讓其集中精力學習。而且,高職學生較之叛逆期的初高中生而言,對思政課教師“填鴨式”的教學往往會通過消極態度對待,不是逃課就是沉默,這均會導致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
?。ǘ┧颊n堂內容重復
現階段,盡管高職院校思政課堂內容在教材設計方面有對不同層級的差異予以關注,然而在體系方面的交叉與重復也比較明顯。以往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內容在高職院校還需重復學習,讓高職學生具有抗拒心理,因而課堂教學時學生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使得思政課堂“抬頭率”較低。
?。ㄈ┙處焻T乏足夠的責任心、按圖索驥
當前,我們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教學方式已不符社會發展形勢,但高職院校部分教師仍舊選擇教師講述、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且還有少數思政課教師太過注重信息化教學,導致其變為了課堂主導,學生在沒有完全理解課堂知識的情況下,還需花費一部分精力時刻關注手機有無推送課堂簽到等,使得思政課堂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這也是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不高的一大主因。
二、互聯網時代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抬頭率”的策略
?。ㄒ唬└镄滤颊逃^念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需與社會信息發展方向契合,在互聯網時代,社會網絡化、實體環境虛擬化已成為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引發的趨勢,這可視為高職思政教育和社會發展間的辯證關系。因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需盡快適應“互聯網+”環境,對學生特征及其需求予以高度關注,基于學生實際生活與發展訴求,充分展現思政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革新教育觀念,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思政教育活動。
?。ǘ┳兏锝虒W方式
首先,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需合理利用微博等媒體平臺授課,從而不被時間、空間約束,和學生有效交流;其次,學習且運用MOOC與SPOC教學方式。MOOC即提前錄制的開放式網絡課程,其幾年來獲取了較好發展,其構建形成了課程規模略小且融入課堂解析與討論的SPOC,經由此進行思政課教學,可吸引學生視線;最后,嘗試運用VR技術,強化學生學習體驗,從而改善“抬頭率”不高的現象。
?。ㄈ﹦撔抡n程評價機制
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評價機制應有所創新,以“過程式”考核為主,且設置多元考核主體,讓思政課堂評價主體囊括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等。經由自我測評、學生互評、實踐考核等模式,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加以考核,不僅可促使學生在學習時對自身不足予以反思,也能促使高職院校思政課脫離課堂的桎梏,滲透到學生學習等多個方面,以改善教學質量與效果。
?。ㄋ模┖蛯W生就業力有效銜接
互聯網時代,要想從根本上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的“抬頭率”,便需在課堂教學中加設就業能力培養相關內容,如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新聞播報,效果最佳的小組成員可在考試成績中加分,如此不僅能增強思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對學生小組合作能力進行了培養,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抬頭率”。
三、結束語
概括而言,本文對互聯網時代如何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的“抬頭率”進行了探究,望以此為思政課堂教學質量的改善予以借鑒。
參考文獻:
[1]胡發輝.提升高校思政課“抬頭率”參與度[J].讀書文摘, 2016(17).
[2]喬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師,2017(29).
作者簡介:
印敏惠(1976.05-),女,湖南常德人,碩士,講師,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及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5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