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中小學語文教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兩者之間的有效銜接對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目前農村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成績十分優秀,但是進入中學后成績卻直線下降。由此可見,中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銜接不到位,出現了教學脫節現象,再加上學生還不能完全適應中學生活,因此導致了學生學習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對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銜接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探索與研究 銜接
  【中圖分類號】H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109-02
  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進行閱讀課程的銜接是從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出發,使中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順利過渡。而農村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問題是當前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所以如何做好中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的銜接工作是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目前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喿x量不達標
  根據實際調查發現,當前的農村中小學語文閱讀量并未達到課程要求,由此導致閱讀量銜接受阻。學生在小學階段基本都可以完成閱讀量任務,但是進入到中學后,閱讀量的標準隨之增加,甚至高于小學階段標準的兩倍,但是實際情況則不然,學生在進入中學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干擾導致閱讀量下降,甚至有些學生幾乎不閱讀,這樣就很難達到閱讀量標準。學生閱讀量的減少也會對語文知識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學生知識面拓展受限,同時也會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信心。
 ?。ǘ╅喿x理解能力水平低
  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而中小學在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只需讓學生對文章淺層的內容理解即可,但是中學階段就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語言、手法、背景等多方面進行仔細的賞析。這樣落差較大的閱讀理解要求,充分地暴露了中小學學生閱讀理解脫節的問題,這種落差性較強的情況直接反應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水平參差不齊。
 ?。ㄈ╅喿x方式單一
  學生在小學階段無論是課內、課外,無論什么樣的文體,都采用精讀的閱讀方式,但是進入中學之后閱讀的篇章越來越多,越來越長,并且留給學生的閱讀時間很少,如果還采用這種精細的閱讀方式非常的不現實,會導致教師課程時間緊張,學習效果也不理想。此外閱讀方式運用不當也對閱讀學習效果造成影響,閱讀不僅有精讀、略讀、泛讀等方法,還要以恰當的時機及方式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很多學生沒有正確認識到閱讀的使用方式,不能用科學、正確的使用方式達到高效閱讀,由此成為了當前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中的重要問題之一。
 ?。ㄋ模]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小學生“不愛動筆”與“不用動筆”的閱讀習慣在逐漸轉變,而中學中則強調學生要養成“勤于動筆”的習慣,這樣的脫節現象很不利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當前的中學語文課堂中依然采用著小學階段“聽”的閱讀習慣,因此當學生進入中學后就很難理解語文知識的內容,覺得中小學的語文學習沒有什么差別。這樣的差別是并不利于學生自己去吸收和掌握知識,學習只會漸漸落后。
  二、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的教學策略
 ?。ㄒ唬└鶕W生身心發展規律,調整教學方法
  首先教育教學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順序性相符。教師在教學中要秉承著由淺到深、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的順序落實到實際銜接教學中,要基于學生可接受度為原則注重每一階段的目標銜接,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平穩推進,逐漸上升。
  其次教育教學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性相符。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同時也要把握中學教學動向,運用啟發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來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對于初一的語文教師來講,要明確中小學學生的差異,要采用符合該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的方法,借鑒小學課堂的娛樂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幫助他們更好的過渡并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
 ?。ǘ┯谩吧睢遍喿x,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閱讀也不例外。教師要多組織開展閱讀活動,從多個角度來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也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去閱讀生活、感悟生活。要讓學生帶著學習回歸到生活中去,同時教師也要將教學置身其中,幫助學生在生活的閱讀中體驗生命,獲取表達能力。學生在生活中得到正確的啟示,這對他們的寫作也是很有幫助的。生活是一個素材極為豐富的載體,只有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找到樂趣,才能實現一個高效的學習過程。生活與閱讀的結合,讓學生們在閱讀中看到了生活的影子,在生活中體驗著閱讀表達給自己帶來的趣味。
 ?。ㄈ┱_朗讀,豐富情感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朗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記憶,也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一道理。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每天都是書聲瑯瑯,而中學生卻都在默讀,獨自思考問題,這樣很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也不可以體會文章的層次深度。因此,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可以采用小學朗讀上的瀏覽、默讀、引讀、齊讀等讀的方式優勢,才能真正有效的銜接與統整,同時也能夠為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給予學生一個逐漸適應、逐漸滲透的推進過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把握得更為牢固。
  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銜接差異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更好地完善,所以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突破沖沖阻隔,應用好的策略方式來幫助學生們渡過這一時期,才能促進他們語文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丹:《中小學文言文銜接性教學研究》,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5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66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