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初高中學習及教學的不同特點,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不銜接現象,從而嚴重影響甚至制約了高中英語教學的高效實施。高一學生對高中英語教師、教材、教學方式的不適應,以及部分高中老師對初高中銜接的不重視,導致初高中英語教學出現了極大的斷層,不利于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初中英語側重對記憶的考察,而高中的英語側重對能力的培養,在詞匯,語法,聽說讀寫譯等能力方面都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26-01
  一、對學生進行心理硫導,培養健康的心態
  初中和高中是人生發展的兩個循序漸進但是又截然不同的階段。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尤其是高一新生面臨著心理過渡期,心理情況會更加復雜。教育部《全日制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死暝谇楦羞^濾假說中強調了情感因素,特別是情感狀態的重要性。容易焦慮的習得者往往獲得的輸入材料少:反之,輕松的習得者則更容易獲得較多的輸入材料,語言習得就更為順利。因此,在初高中銜接期,教師應該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保持好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懶惰是在初高中銜接期的學生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學生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種負面心理情緒。由于經過初中三年,尤其在初三這一學年,很多學生努力拼搏、辛苦勞累才進入了重點高中。升入高中后,很多學生就放松懈怠了,覺得高考還遠,努力還為時過早。而且在訪談中,我們也發現,大多數高中生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不錯的英語成績,所以覺得自己基礎夠好,不需要太過認真也能把高中英語學好。于是,在英語上更加懈怠。此外,自卑情緒和畏難情緒也是很多高一新生存在的負面心理情緒。由于很多高一學生是來自各自初中班級中的佼佼者,一進入高中,發現大家都很優秀,競爭壓力變大?!岸钙滦睍箤W生壓力增大,部分學生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產生自卑和畏難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多多關心學生,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良情緒,早發現、早解決。
  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世界是普遍的客觀存在,但是對于世界的認識卻是主觀的,由每個人自己決定。我們是基于每個人對現實世界的現有認知經驗來認識和理解世界的。這就決定了語言的學習永遠不能通過教師的機械傳遞來獲得,教師的經驗永遠無法直接變成學生的經驗,必須由學生自己對語言進行建構,形成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學習習慣對于學生而言是何等重要。由于初中與高中的差異,剛進入高一的學生習慣了初中的學習習慣,因此,高中教師必須在開學初這個關鍵期就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細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具體要求如下:
  第一,強調對字典等學習工具的使用。經過對學生和高一教師的訪談,筆者發現造成高一學生學習英語障礙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詞匯。初中詞匯1600左右,而高考大綱詞匯要求是3500詞,是初中詞匯的兩倍多,而且單詞普遍難度增加,詞義增多。課文、試卷、作業等等,生詞隨處可見,對關鍵詞的不理解會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此外,很多學生不喜歡動腦,稍微一遇到問題就想要放棄,其實很多問題查閱一下字典就能夠得到解決。因此,學生必須要學會使用字典,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第二,強調預習、復習的重要性。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每節課的思路,讓學生帶著目的聽課,是取得高效學習的重要基礎。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勾畫重難點,在聽課的時候才有側重點。而有效的復習則是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強化和反思。通過復習學生可以解決在上課的時候沒能聽懂的知識點,也可以通過復習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絡。預習和復習工作可以在早自習和課間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
  三、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教會學生“怎么學”比“學什么”本身更加重要。進入高中階段以后,由于初高中教學大綱以及教師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必須隨之發生改變。高中學習方法的培養必須在初高中銜接期這個關鍵期就培養起來,這樣才能減少學生在銜接期的不適應,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但是根據調查,筆者發現僅僅6%的學生采用了新的學習方法。而大多數學生還是沿用初中就的學習方法甚至某些學生從初中到高中根本沒有學習方法可言。學習方法指的是人們在學習時所具有或偏愛的方式,即學習者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是學習者持續一貫表現出來的學習策略、學習傾向、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的總和。在銜接期,筆者就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大致總結如下:
  第一,讓學生大膽開口說。在銜接期,教師要格外重視語音語調的培養。由于發音不同,中國人要說出一口漂亮流暢的英語,本來很不容易,再加上很大一部分高中學生來自農村,本就比較忽視語音的培養,因此,在銜接期,教師要重新進行音標的教學,糾正學生的發音。鼓勵學生要大膽地開口說。第二,讓學生大量讀,培養良好的語感。中學時期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多讀多背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詞匯和句子結構,增強語感。語感在英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語語感是一種對英語的感覺,來源于語言實踐,又可以指導語言實踐。第三,讓學生學會團隊協作。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后很多學校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小組學習,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習是一種認知經驗的積累,學生永遠無法完全憑借自己一個人的經驗來學好一門語言。與學生的學習緊密相關的除了教師之外,還有同學。因此,在英語學習中,要鼓勵合作學習,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建構自己的認知,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與此同時,維果茨基在討論“最近發展區”的時候也提到了同伴協作的重要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英語是初高中學習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不論是對于升學考試還是未來的擇業,英語都起著日益顯著的區分作用。
  參考文獻
  [1]蔡軍.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1):245.
  [2]黨群芳.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12):15-16.
  作者簡介:趙雪蓮(1972.5.15-),女,籍貫:云南省鎮雄縣,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