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促進初中生學會學習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會學習是初中學生必備的本領和習慣,但仍有少數學生掌握的不夠好,本文以實現學生終身發展,提高學會學習能力為目標,從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三個方面出發,將各項教學任務和能力培養目標進行優化整合,對如何基于核心素養促進初中生學會學習進行了研究思考,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生;學會學習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19-02
新時代初中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核心素養理念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當前在初中學會學習教學方面有了很大進步,教學模式也有所創新,但是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等思維的影響,從新時代核心素養的視角去審視,目前初中學會學習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亟需思考解決,如有的學生還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缺乏有效途徑等。因此,加強“基于核心素養促進初中生學會學習的實踐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學會學習”的概念及表現
“學會學習”主要是學生學生學習意識、學習習慣、學習思維、學習效果等各方面的綜合表現。綜合分析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
1.樂學善學。
①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對學習不排斥、不厭惡,學習動機比較強。②具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2.勤于反思。
?、倌軌蚪洺5膶ψ约旱膶W習情況進行反思,善于總結經驗教學、善于借鑒其他好的方法和習慣。②對學習方式反應比較靈活,能夠針對不同的課程和內容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對學習效果的好壞認識比較充分。
3.信息意識。
善于借助網絡信息資源豐富和拓展學習視野,能夠借助網絡工具下載學習資料,具有良好的網絡道德意識,能夠抵御互聯網上的不良信息。
二、初中生學會學習核心素養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1.少數學生存在焦慮和厭倦感。
調查發現,隨著年級的逐漸升高,對學習產生焦慮和厭倦情況的學生逐漸增多,被動學習的學生較多,在學習中產生愉悅感的學生逐漸減少。
2.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思考的比較少。
一些初中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活力和靈性,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不夠靈活。對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不夠重視,有脫離核心素養和實際能力的傾向,教學和學習沒有充分體現面向學生的長遠發展。
3.反思性學習意識比較淡薄。
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反思性學習的意識不強,對學習中的弱項短板問題不會梳理分析,很多學生沒有建立錯題本,少數同學對錯題本利用整理的不到位,作用發揮不夠明顯。而一些教師,往往是滿足于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給學生講授問題,但是卻忽略了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去反思這個問題的多樣解決方法,對為什么會答錯、錯在了那里啟發思考的不夠經常[1]。
4.對信息意識還不夠重視。
對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從嚴格意義上講,運用信息軟件交流溝通是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在社交軟件上聊天就需要有相應的時間作基礎。但調查中發現學生大多是利用社交軟件聊天,沒有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習上,對學習內容涉及較少,少數學生對網絡倫理道德警惕性不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三、初中學會學習的評價維度和評價體系
初中學生的學習要求性對于小學來說有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要從指令性發展到計劃性,學生應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學習內容從單純性到多樣化,要引導學生不偏科,多看看基礎知識?;谝陨峡紤]將評價維度細分為四級維度。通過對“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進一步的細化分解,讓教師對照指標來改進教學方面,要量體裁衣,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啟發引導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本領。學生也可以自己對照學會學習的四級評價維度進行自我測評,在測評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改進[2]。
四、提高初中學生學會學習核心素養的對策
1.提升初中生樂學水平的對策。
?。?)教師教學的轉變。教師要讓學生懂得自己學習的目標、方向、價值、意義和功用所在。要持續關注學生的學習力。包括學習的動機、學習的意愿、學習的意志。
(2)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單純的教授知識過程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轉變。中國傳統文化的群體概念和歸屬意識,影響學生一貫謹言慎行、壓制個性。這些潛意識的教學文化和學會學習習慣所倡導的師生平等、教育過程公平、個性化教育大相徑庭。教師要立足文化的視角,從原有的認識和思維定式中破繭而出,基于課堂文化和合作學習理念,認識和理解初中教學對象、教育情境,依據教學目標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尋求在課堂教學中決策和執行的路徑、策略、方法。
2.提升初中生善學水平的對策。
(1)教師教學的轉變。初一以培養學習習慣為主:初二以培養思維能力為主:會聽、會做、會講、會變;初三以培養自學能力為主:自己學會整理和查找資料。關注學生的學習力。包括學習的策略、學習的方法、思維能力、已有知識等多種內在因素。
?。?)變革課堂教學方式。教師要走進學生學習生活中,及時聽取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給學生安排教學任務保證都是有針對性的、個別化的,引導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提升學習水平的路徑方法。還要在無意識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善于抓住重點的習慣,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要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們有切身的體會,讓學生們掌握觀察現象分析事物的科學方法。
3.提升初中生勤于反思的對策。
?。?)教師教學的轉變。教師應教會學生審視自我。包括對知識、技能的自我審視、對解決問題的自我審視、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自我審視。要促進學生勤于反思。在思考情境中提升反思能力;在問題情境中提升反思能力。在練習中推進反思深度。 ?。?)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使用的教育:一般要有多種思路和方法,能夠激勵學生沿著這些線索展開研究和探討;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應提示學生有關的基本性的概念和技能,不斷鼓勵學生回憶整合所學的知識;重視知識與能力系統的自我建構效果。把教師引導、學生個體有效融合,發揮教學相長的優勢,從情景創設、活動引導、表達交流等方面引導學生從被動灌輸向主動要學轉變,通過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情景活動中,讓學生有明顯的感同身受和情感交流,從而產生學習反思和交流互動的內生動力。
4.提升初中生信息意識的對策。
?。?)教師教學的轉變。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種交流的技術,在初中教學中,要逐步加強師生之間通過信息工具開展的互動探討交流。要強調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開展的多方面的交流活動,激發學生“樂學”“善學”。
?。?)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完善信息化學習環境。要進行合理規劃,把信息化教學管理手段和傳統教學管理手段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在師生積極互動中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效果。通過信息化教學管理手段,讓學習更加更加直觀形象、方便快捷,讓學校和班級更具有感染力,從而幫助引導學生樹立信息意識。
五、在數字化環境中,探索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新思路
基于微信、微課平臺和教學APP的“個性化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突破時空限制和課堂邊界。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構建多維互動學習方式。課前——資源互動、師生互動,為思維的展開提供可能。課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為思維的深刻創造條件。課后——在線學習、資源共享,為思維的延伸保駕護航。
六、“學會學習素養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注重基于UMU的“學會學習素養課程”開發。“學會學習素養課程”以“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狀態”培養為主,每個主題都滲透讓學生反思理念,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和“勤于反思”。“學會學習素養課程”以“心語屋、腦風暴(直播間)、智慧窗、體驗吧、成長坊、評價卡”為主要框架,借助UMU互動學習平臺的“簽到、圖文、問卷、提問、討論、拍照、考試、作業”功能,提升學會學習的有效性。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對初中生“學會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及時轉變理念,從培養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大對“學會學習”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覺把良好的態度、習慣、方法和策略運用到日常學習中,真正做到“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虞清華.在寓言中學會學習[N].中國教師報,2017-01-04 (013):2.
[2]王小盼.學會學習 伴你成功行[N].發展導報,2017-08-08(027):2.
[3]曾昭明.讓學生學會學習[N].學知報,2011-04-18(C0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