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高中教學面臨重大的改革,高中生物作為高中教學中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除了傳授學生基本的生物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本文以“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為背景,淺述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容,并探討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 生物課堂教學
高中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主要是探尋自然界中的生物生長奧妙,隨著高中新課程的改革,生物仍然是高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重要學科。在“人文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除了傳授學生最基本的生物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生物知識、了解生物知識、利用生物思維解釋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概述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生命觀念,即通過生物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自然界中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結構,學會用生物的角度重新認識生命,并利用多學知識解釋生命現象;理性思維,學生通過生物知識的學習能夠熟練運用概括、推理、建模等思維方式進行生命規律的探討和科學論證;科學探究,即學生能夠利用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現實中的問題,并利用團隊合作的形式解決問題;社會責任,學生通過生物學的學習理性的判斷生活中的各種生物現象,并利用所學生物知識關愛生命、保護環境,培養社會意識、承擔社會責任。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實踐
(一)學習生物知識,滲透生命觀念
生物學科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高中生物的開篇就是以生物最基本的組織細胞開始的,可以說任何有生命的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基本的理論生物知識滲透生命觀念,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感悟、敬畏生命。
例如,我們在學習《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拳頭大的草莓、人們的某種疾病等等,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關于基因重組的一些圖片,讓學生感知生命的神奇,潛移默化的為學生滲透生命觀念。在學習《胚胎工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為學生播放從“精卵結合”到“胚胎發育”的過程,使學生能夠體驗生命的由來,探尋生命的奧妙。
(二)創設問題情境,鍛煉理性思維
在高中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節奏加快,學習壓力變大,很大程度上高中生物的學習除了靠教師課堂上的幾十分鐘以外,更多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情景問題的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問題情境的解答和探究,一步步激發、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能動性,以及嚴謹、務實的生物學習態度。
例如,在學習《細胞呼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通過視頻或者圖片展示“飛魚孫楊”百米沖刺的場面和張繼科奪冠后親吻國旗的興奮,引導學生思考“他們的能量都是從哪來?我們身體中的能量有將如何釋放?”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細胞呼吸》的概念和類型,并從學習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注意力隨著圖片、視頻迅速集中,并跟隨教師的講解亦步亦趨,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了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ㄈ┙Y合生物實驗,探究科學原理
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點、難點,同時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模式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開設生物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在生物實驗中學習生物知識,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活動,探究科學奧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時候,其中有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那么教師就可以將班級同學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探究,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和非光下形成的產物,并判定產物類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探究植物在光下和非光下環境的不同,并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實驗探究,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學生通過親自實驗,強化了“光合作用”中“光”的作用,同時探究出“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同時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
?。ㄋ模┙Y合生活實際,深化社會責任
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對生物學科有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并積極參與到社會事物的分析、討論當中。那么通過高中生物的學習,學生將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生物的角度分析、解釋,從而為人們傳播科學知識,呼吁人們保護環境、破除迷信、珍愛生命等等。
例如學生在學習完《植物的光合作用》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當地農作物的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并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農業生產當中。學生調查發現當地的農產減產,并提出相應的增產措施“然燒秸稈、合理灌溉、養殖家禽”等等,但是同時又發現種種問題:燃燒秸稈會影響大氣環境,合理灌溉會不會造成水浪費,養殖家禽的同時如何保證生態環境不受污染等等。學生通過實際的調查走訪,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形成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那么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學生便會養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是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在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下,通過生物理論知識,滲透生命觀念;創設問題情境,鍛煉學生思維;結合生物實驗,探究科學原理;結合生活實際,深化社會責任。教師要秉承“人文教育”理念,將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滲透到生物教學中,踐行生物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司云靜.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以“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為例[J].名師在線,2018(26):37-38.
[2]陳海波.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以“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為例[J].中學生物學,2017,33(02):20-22.
[3]盧明倩.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實踐——以“細胞呼吸”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18(10):16-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