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要求學生對問題有數學觀點、以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并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本文基于數學核心核養,通過課堂教學“戀”“練”“聯”三字,從有價值地創設情境、強化學生的數學訓練體系、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自信心,促進學生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的提高等展開探討,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戀”“練”“聯”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085-02
“核心素養”在不同的國家表達不同。如美國21世紀技能合作組織將其稱為“21世紀技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其稱為“關鍵素養”,澳大利亞稱其為“綜合能力”。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它們都表達了未來公民應具備的品質要求。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數學核心素養有六個主要方面,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它還描述了概念的定義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1]。
在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是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的必備品,也是一項關鍵能力,要求學生對問題有數學觀點,從數學思維中思考問題,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并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在數學核心素養中培養情境和問題、知識和技能、思維和表達、交流和反思四個維度,對數學老師來說是一個挑戰。通過近幾年的嘗試,筆者認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戀”出來的
在平時工作中,相信不少教師,每到期末教學質量監測,總有一種教書猶如一場盛大的暗戀,你費盡心思去愛一群人,最后卻只感動了自己的感覺。但是,如果沒有學生的“不離不棄”,何來教師的“生死相依”。因此,要讓學生“不離不棄”,從此“戀”上數學,就要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要創造有價值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新課標的內容與教學目的,創設一個適合學生的環境、一個適合推進有效教學的氛圍,一個易于學生掌握的情境,使學生可以從課堂教學中享受學習的樂趣,積極參與學習,激發學習激情,讓課堂靈動,從而讓學生“戀”上數學課,感受到學數學的美好,數學好學的魅力,這是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點。
利用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造思維的過程是形成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這一過程的關鍵環節是情境與問題、知識與技能、思維與表達,交流與反思。因此,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通過適合學生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經歷與感知,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如在教學《有理數乘方》時,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好動、好奇、好問的心理特征,運用直觀生動的視頻《漫步月球》情境引入,展示一張普通的A4紙對折43次就能到月球漫步,簡單明了的視頻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又通過“學生實驗——實踐操作——合作探究——小組歸納”等教學程序,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體驗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的過程,深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體驗數學的簡潔美,把數學核心素養提高到另一個高度。
2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練”出來的
一個人在任何領域取得的成功跟天賦無關,只跟“練習”的時間長短有關,一個人如果想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他就必須練習“10000小時”或更長時間,這就是“一萬小時”成功定律,把一道簡單的練習練到出神入化,就是絕招;把一道常見的題目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應該是如此,但這里的“練”不是題海戰術,而是合情的學生訓練體系。課堂教學中,正確的引導學生知識的形成,通過合情的訓練體系,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過程,大膽思考,踴躍發言,品嘗成功的喜悅,這也是數學核心素養達成的一種途徑。如在教學《科學記數法》時,設計珠海數字新聞,與學生共讀
珠海。
?。?)據珠海市旅游局統計,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938600人次,旅游收入達501000000元人民幣。
?。?)據報道,珠海在全國率先實行12年免費教育,全市將有160000多中小學生可享受免費教育,政府為此增加財政補貼197000000元。
?。?)在《廣東省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草案))》顯示,連接香港、澳門與珠海的港珠澳大橋預算總投資726億元,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全長49968m.從圍繞學生生活的例子開始,設計學生熟悉的珠海數字新聞,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養成應用的意識和良好的思維體系,讓學生在合情的練習中掌握科學記數法的知識點,很自然地內化了本節課的內容,學生的核心素養又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得到提高。
3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聯”出來的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定位是課堂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不是靠機械記憶,更需要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理解與感悟[2]?;跀祵W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跳出教學內容的各個部分,并將課堂教學與“主題(單元)”相結合,通過各主題之間的“聯”,把學生的核心素養聯出來?,F階段教材立足于課程標準的理念與要求,采用螺旋式編排,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反復滲透,重視數學概念與思想方法的螺旋上升。對于教師,要深挖教材,善于取長補短,優化教學思路與方法,通過單元之間的“聯”,達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如在“整式乘除與因式分解”這一主題中,可分為五個階段,因式分解概念與方法是第一階段,分式運算是第二階段,分式方程的解法是第三階段,一元二次方程及應用是第四階段,最后階段是恒等變形。把這五個階段的相互關系進行系統教學,整體把握數學課程,有利于教學方式多樣化,把課堂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突出核心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有效的情境,讓學生“戀”上數學,通過合情的“練”,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通過知識的“聯”,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這就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通過這些培養,讓學生真正能做到愛因斯坦所說的“遺忘”具體的內容和知識等,讓學生“剩下”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胡秀清,董健.數學核心素養體系下的中學數學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7).
[2]劉璐.初中數學教學關鍵問題的教學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2).
【作者簡介】
李廷(1973~),男,漢族,廣東省遂溪縣人,一級教師,學歷:本科,單位:珠海市第七中學,研究方向:課堂教學,教學評價,教學質量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