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微課程開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高中生物知識比較復雜,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畏難的心理,教師通過完善教學形式的創建,讓學生擁有充足的學習信心。同時,教師要合理運用微課程資源的開發,讓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诖耍疚姆治隽烁咧猩锖诵乃仞B微課程開發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 核心素養 微課程開發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170-02
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成為了十分重要的學科。教師要在教學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重點培養。教師要借助微課程的開發和運用,把教學重點完美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在這其中,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靈活,讓學生自身擁有豐富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形式的創建,讓學生體會到高中生物知識的魅力和價值。從高中生物教學角度出發,教師要合理的進行微課程開發和運用,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微課程展現出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第一,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微課程的運用,會讓高中生物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和簡單。學生也會清晰的認知高中生物知識。在這個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得到提升。教師運用微課程就更加完善的呈現出生物知識,讓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產生較強的信心。第二,微課程教學推動了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微課程教學就是對教學的一種更新,讓學生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1]。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產生清晰的認知和理解,最終推動了生物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二、高中生物微課程教學的具體應用分析
?。ㄒ唬╆P注新授課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比較多的教學章節,同時其中也蘊含了比較多的知識點。高中生物知識中蘊含了一些微觀和抽象的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運用肉眼進行觀察和了解。同時,還有一些生物知識處于動態化特點,提升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實際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合理運用微課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效的化解高中生物學習中的難點。在此情況下,教師在實際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具體大綱要求出發,讓高中生物知識得到細化,通過動畫或者是圖片的形式把那些抽象性、動態性的知識內容呈現出來。比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二生物《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生動的圖片或者視頻呈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ǘ╆P于復習課
教師在實際進行高中生物復習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一定的教學難度。學生在復習課程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沒有得到提升,教師在講解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就會讓學生無所適從。這對于學生的復習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所以,針對高中生物復習課程,教師可以合理的運用微課程,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教材,讓學生能夠自主創建生物知識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微課程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復習上才會更加具有針對性[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從重點教學內容出發,讓學生通過微課程完成填空,讓學生能夠明確具體的生物知識內容。比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復習的過程中,針對教學中的重點,教師就可以通過PPT課件,并在其中插入圖片等形式,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前提,優化高中生物教學效果。
?。ㄈ╆P注實驗課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實驗教學內容十分重要。在核心素養要求下,教師要著重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產生清晰的認知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擁有活躍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觀察能力。教師借助微課程,把實驗的具體原理、過程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十分全面的呈現在學生面前[3]。同時,教師還應該著手于實驗的注意事項,帶領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的形式,把實驗中的易錯點總結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際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著重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通過對微課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讓學生處于生動和形象的學習氛圍之中。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充足的學習空間,也會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教師的努力下,為學生構建優質的課堂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偉平.微課與“新產婆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7):200-201.
[2]宋文玲.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6):127-128.
[3]李素芹.巧用微課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28-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