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推理能力培養對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結合教學經驗,文中主要分析了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推理能力的主要內容,以及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具體方法,以此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推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36-01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二是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推理能力能夠實現新舊知識點的連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內容
演繹推理能力是指從一般性的前提中推出特殊性的結論,要求學生能夠將每一種具體的情況視為是一般情況[1]。舉例來說,在認識四邊形時,老師告訴學生由“四條線段構成的圖形叫做四邊形”,之后帶領學生一起觀察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等,學生們數過后發現這些圖形都有四條線段,由此可知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而三角形、圓形,不是由四條線段構成,所以他們不是四邊形。
歸納推理能力是指從特殊的前提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在原有幾個概念的基礎上,繼續學習一個抽象、概括的概念,需要分析之前學習過的內容共同點,進行歸納總結概括出具有一般性、包容性的新概念,此時適用于歸納推理。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從中抽取一些具有特殊性的特例,通過典型的例子退出一般性的結論,之后再利用一般性的結論去分析和處理具體的問題。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乘法交換律的知識時,老師先是在黑板上寫下了幾組等式:1×2=2,2×1=2,所以1×2=2×1;2×3=6,3×2=6,所以2×3=3×2;3×4=12,4×3=12,所以3×4=4×3。老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等式的特點,學生發現“當兩個數調換以后再相乘,與之前得到的結果一樣”。學生也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的概念:左、右兩邊因數相同,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歸納出乘法交換律。
類比推理是特殊的前提溢出特殊結論的推理或者從一般前提推出一般結論的推理。當新舊知識之間既不是從屬關系,也不是上位關系,但是新舊知識點同時包含著某一種吻合的關系,此時可以應用類比推理。比如整數和分數,他們在運算時的方法是一樣的,但是分數的計算方法更加復雜,可以用整數的計算思維帶入到分數的計算中,實現類比推理[2]。
二、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具體措施
老師一定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意識到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定式,意識到填鴨式教學的不足。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推理習慣,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的推理行為,即使有時學生的推理結果可能是錯誤的,也一定要對學生表示贊揚,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性的作用[3]。
在教學時,老師要給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不要將問題的答案直接說出來告訴學生,而是要帶領學生分析之后,引導學生自己說出得到的結論,這樣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推理方法。這主要是因為一些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觀察以及學習能力都還沒有達到很好的水平,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很可能得到錯誤的結果,導致數學教學事倍功半,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在每次教會學生一種推理方法之前,可以先由老師自己進行示范,然后再讓學生模仿老師的推理方法和行為。
比如在學習互質數時,老師告訴學生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比如說2和3,它們的公因數只有1,所以他們是互質數。學生根據老師的方法,學生自己總結,發現3和5、7和8、14和15他們都是互質數。并且總結出,在提到互質數時,代表著除0之外的所有自然數,而且互質數的公因數只有1,并不代表沒有公因數。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多引入情境教學,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樣能夠讓學生憑借自己的學習經驗通過推理得到結果。比如在學習《圓的認識》的相關知識時,老師讓學生們模擬體育課上做投籃游戲的場景,老師站在中間點,學生圍繞老師圍城體育課時候的圓圈狀,告訴學生這就是一個圓,老師站的位置就是圓心。分別選擇三個學生,測量老師和與他們的距離,得到距離相等,由此可知,圓心到圓周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這也就得到了圓的半徑的概念[4]。
還要多帶領學生做一些動手實踐,幫助學生將抽象化的思維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事物的共性和規律。比如在學習《空間域圖形》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制作模型,幫助學生理解空間的概念,老師和學生一起在教師的角落里用鐵絲搭建了一個一立方米的空間,學生親自進入到空間內,老師告訴學生這就是1立方米的空間,它不再是單純的一個平面,而是涉及了長、寬、高的多重概念,學生也通過自己的思考,在腦海中大致勾勒出了2立方米、3立方米的空間大小,還估計了整個教室的空間大小。
結語
綜上,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老師要注重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青.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8.
[2]張茜.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8(31).
[3]林曉峰.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培育數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合情推理”能力培養的實踐與反思[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
[4]金雙發.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