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地理課堂的第二語言,地圖可以通過無聲的語言來幫助學生透徹理解、把握所學知識。圖形不僅能夠將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的地理信息呈現出來,也是輕松、高效學習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手段。對此,在實際授課中,為了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相關概念知識,促進學生學習綜合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應重視教材與圖像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一、 前言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科學培養,既可以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也能夠為其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從整體上全面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讀圖能力的高低,對學生高中地理學習質量也有著直接影響。對此,其高中地理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多樣化的培養策略。
二、 全面激發學生讀圖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探究相關知識的重要動力。而對于高中生來講,其在學習地理知識過程中,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但是在地理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未重視起教材中各種圖的靈活引用,進而導致學生讀圖能力也一直都未得到顯著提升,再加上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圖都比較復雜,導致很多學生都對讀圖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但就近幾年的高考題來看,越來越重視學生讀圖能力的考查,所以,為了給學生讀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教師應重視學生讀圖興趣的科學培養。在實際授課中,若能夠給予教學內容、學生特點來引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既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全面激發,也能夠促進授課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宇宙中地球的相關知識點時,大多數高中生對宇宙這一話題都比較感興趣,對此,該教師就充分掌握了這一特點,在實際授課中,為了讓學生對太陽示意圖有透徹理解,就引導其思考:“從這個圖里你知道了什么?”在全面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之后,又以地球的自轉為例,在正式授課前,為學生展示了太陽日、恒星日的示意圖,引導其思考:通過這幅圖,大家能夠了解地球是怎樣自轉的嗎?基于這幅圖教師就能夠快速掌握,大家是否想像教師一樣通過這幅圖就能夠知道地球自轉運動嗎?在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之后,通過相關地理圖的呈現來為學生輕松講解地球自轉的相關知識點,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綜合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也能夠真正發現讀圖的價值與樂趣,進而為今后的地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 注重良好讀圖環境創設
環境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習慣和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重視良好環境的創設,以此來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不斷提升,尤其是對于地理圖較為復雜的高中階段,更需要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對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在教師中粘貼一些比較常見的地圖。如:糧食方面的中國商品糧基地分布圖、中國商品棉基地分布圖等比較常見的圖表;或者是林業方面的中國草原資源等等。但也要注意這些地圖要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來做出恰當調整。比如:某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宇宙》中的“地球”時,就在班級為學生連續兩天展示了太陽系示意圖。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給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能夠對各種地理圖產生深刻認識,切記非讓學生死記硬背,從而盡可能幫助學生節省學習時間,促進其地理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 基于觀察來完善讀圖
引導學生真正看懂圖意也是培養、拓展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途徑。而要想看懂圖意思,觀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怎樣引導學生做出正確觀察便是廣大地理教師應考慮的重要課題,不能單純地通過圖面上呈現的一些線,或者一些點來思考各類問題,而是要善于從整體入手,使得學生真正懂得從不同層面來加強觀察和理解?;邳c或者是線入手,加強對圖上相關內容的整體感知與把握。對于一個地理圖,不能只是注意到其表面的內容,還要將其引申內容全面挖掘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觀察、看圖中,實現相關地理知識的有機整合,才能夠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不斷提升。
五、 有機整合教材文字與圖片
經歷了初中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讀圖基礎,但由于高中地理要比初中地理知識更加深奧,引用的圖也更加復雜。因此,在初始階段,應加強與教材的有機整合,基于此來完善學生讀圖能力的科學培養:首先,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文字來拓展其讀圖能力。但也要認識到,在地理學習中,要想讓學生在通過一幅圖就說出個所以然,顯然是不現實的。比如:針對“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這一知識點的講解來說,若僅通過單純的一幅圖,學生肯定難以將其內容準確讀出來,但是要能夠實現與旁邊文字說明的有機整合,學生就可以將這幅圖要告訴大家什么信息準確地讀出來,尤其是其中蘊含的相關信息;其次,給予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優化讀圖能力培養。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比較抽象的文字內容,學生理解、掌握起來比較困難,還有很多學生看起來很難懂的圖,若給予教材問題也難以實現對圖中所蘊含信息的透徹理解,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恰當引用來將教材上原本枯燥、抽象的文字合理轉變為形象的視頻,通過教材文字、多媒體信息描述方面的幫助,可以為學生讀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廣大高中地理教師在精心設計各項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科學培養,不論是對學生學習興趣、效果的全面激發與不斷增強,還是對地理教學環節與成果的進一步優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其教師應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給予核心素養背景,選擇科學恰當的策略方法來幫助學生構建生動、高校的地理課堂,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文.“圖”有萬千 心有千“壑”——論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157-158.
[2]何乃忠,劉曉紅.例談高中地理教學讀圖能力訓練的有效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4):26.
[3]劉茹.基于微課教學手段的高中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