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之具備能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激發學生自身巨大潛能,并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成績進步的教學活動。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值得一線數學教師認真探討的一個話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核心素養下的有效課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推進。
一、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確保教學有效進行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鳖A習可以使得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比如,在預習六年級下冊圓柱表面積時,可以布置學生在家找一個實物圓柱體,然后用卡紙圍出一個圓柱體,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如何計算?并做好預習記錄表,提出疑難問題。這樣結合實際動手的課前預習,使學生有目的、帶著疑問聽課,激發了求知欲,提高聽課效率。
二、教師深研教材,精心設案,是實現有效課堂的根本保證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首先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和深入了解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根據要授課的內容設計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教學方法。
其次,利用專業軟件精心制作適合本節課的課件。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能充分保證所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需要借助課件來實現目標。如講授《圖形的旋轉》時,可以通過動畫功能,動態形象,生動演示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旋轉,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與區別。因此,生動有效的課件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吸引他們更專注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實現有效課堂的關鍵
1.激發學生主體意識。核心素養視角下,強調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以人為本”,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再配上教師優良的教學策略,從而打造出一座以核心素養為主旨的高效課堂。
2.精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講授《圓柱的側面積》時,先讓學生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圓柱形紙盒,通過剪一剪,看一看,想一想,各自探究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有的學生剪切展開后是長方形,有的展開后是平行四邊形,不管剪成怎樣,都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鼓勵學生把圓柱的側面由曲面轉化成平面圖形,再引導質疑:圓柱的側面展開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展開后的圖形各部分與圓柱的各部分有什么關系?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并在組內交流自已的看法、做法和探究的結果。
最后,老師以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整合、梳理,學生能自主地總結出圓柱側面積公式是S側=Ch=2πrh=πdh。這樣,學生對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印象特別深,有利于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解題能力的培養,讓課堂有效進行。
3.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課堂上,鼓勵學生通過“類比猜想”—“實驗驗證”—“得出計算方法”三個步驟來檢驗公式的正確性。如講授《圓錐的體積》時,我首先引導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大膽猜想,圓錐的體積該如何計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然后用課件演示:將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里裝滿水后,倒入圓柱形容器里,倒了3次正好把圓柱形容器裝滿。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驗證:是不是所有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都有這種關系?問題一提出,個個學生都躍躍欲試,紛紛拿出自己準備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學具。通過動手實踐,驗證了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概括總結,歸納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v=sh。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實驗、觀察中獲得知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取得有效的課堂效果。
4.巧設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課堂有效提問,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更能起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在提問上,教師應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面向全體學生,分層設計問題,給優秀學生設計難度較大的問題;給中等生設計難度一般的問題;給學困生設計比較容易的問題,分層提問,因人設計,起到充分啟發全體學生有效思維的作用,順利實現教育教學目的。
5.鼓勵小組合作,營造競爭氛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通過小組內的討論和交流,學生可以充分地表達自已的意見,取長補短,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及時糾正。例如:在全班分成4組,比一比哪一組的學生舉手答題多,解法多,計算最準確。每位學生答對或做對1題得1分,以組為單位積分,看看下課后哪組的積分多,選出優勝小組老師加以獎勵。通過這樣的小組競賽,學生的興趣、積極性更高,每個學生都爭著為組爭分。
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良性的竟爭意識,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與人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高效的小組合作進一步提升了課堂的有效性。
6.及時評價,讓“錯誤”展示魅力。對課堂提問的回答給予肯定或必要性的引導,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做恰當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數學核心素養。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以學生的真實錯誤為教學內容,引導他們比較、思辨,讓他們自己明確產生錯誤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讓課堂更有效。
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膽創新和實踐,通過各種途徑來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在自主有趣的課堂中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