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中音樂類課程培養模式新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千差萬別,側重點各不相同,音樂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正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科學構建學科體系、優化生源、注重技能與實踐的教學效果,加強教師科研能力,提高教師素質,以滿足新時期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需求。通過“全面發展+音樂特長”模式的研究,系統的梳理音樂教育的作用,通過音樂的力量串聯其他各領域相關點,形成完整的人才教學模式。
關鍵詞 學前教育 音樂教育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1音樂教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法國小說家雨果把語言、數學和音符視為開啟人類智慧的三把鑰匙。這也說明了音樂在智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據分析,音樂教育能夠有效的開發右腦的潛在能力,目前也有很多專門機構針對右腦開發,采用的重用輔助方式就是音樂。
1.1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記憶力在學習和生活中非常重要,記憶力是積累文化知識、積攢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也是從感知到思維的橋梁。沒有記憶,就很難進行思維與判斷。特別是學習階段,我們除了需要大量的涉獵知識,很重的一個過程就是檢驗,即考試??荚嚮揪褪菍W習內容的再現及推理,沒有記憶就很難做到有理有據。已經有證明,音樂能夠有效的提高記憶效果。目前歸納有兩種音樂記憶法:內在音樂記憶法和外在音樂記憶法。
內在音樂記憶法,就是每天在休息時間、學習之前和睡覺之前,有規則的聽幾分鐘到二十分鐘優美的音樂,在聽音樂的時候,必須做到集中精力,然后再進行記憶學習。音樂促進大腦中肽物質的釋放,這種物質可以使大腦變得清新,并系統的整合我們所需要記憶的知識,然后封存在大腦的記憶細胞中,使其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僅提高了記憶效率,也使記憶的內容在腦中保存的時間更長。
外在音樂記憶法,是利用學習中的空余時間,聽一些節奏優美的音樂,使身心全面放松,并且跟著音樂進行有節奏的呼吸。然后再開始進行記憶學習。運用音樂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提高記憶力。這種方法對學生沒有任何的要求,無論智力高低,年齡大小,都可以使記憶力大大提高。
1.2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音樂可以提高人們觀察事物,發現事物本質的能力,特別是通過觀察新鮮事物。對身邊原本熟識的事物進行全新的認識,并通過觀察提高我們對事物內在認識的能力。
音樂可以豐富生活的色彩,能夠讓生活充滿節奏與律動。音樂能夠培養人體三大感覺中的聽覺,并對視覺、運動覺起到鍛煉作用。
1.3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學習成績與智力直接相關,而智力與注意力關系密切,善于協調自己注意力的同學,智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碎片化的知識,只能形成短暫記憶,連貫的知識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音樂可以緩解人的情緒,提高注意力,學生把音樂的興趣遷移學習功課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認真聽音樂的時候,外受外界干擾小,能夠逐步養成抗干擾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4音樂影響思維和想象
思維是人智力結構的核心。想象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人腦分為兩半球:左腦承擔著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右腦承擔著我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當下的教育往往表現出注重抽象思維的鍛煉和開發,從而對形象思維的發展就忽視了,這就造成了左腦超付,右腦空閑的現象,這種情況直接削弱了人大腦的整體功能。
國內外許多科學教研究認為,人類的智慧只開發了不到十分之一。我們可以大膽的想一想,如果我們的智力開發到十分之二或者更多,社會的發展將步入一個新的層次。愛因斯坦的經歷告訴我們,音樂可以更多的挖掘出人的智慧。他四歲時都還不會說話,被很多人認為是低能兒,剛進學校的幾年中,也是成績平平,因為第一次高考的落榜,她的母親開始讓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豐富多彩的音樂激發了他的潛在智力,使他成為了當時注明的科學家。
2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課程使學校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使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評價、教師“教”的行為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的方式發生變化。
在這個新的時代,我們要丟掉陳舊的教育思想,用新的教育理念搞好素質教育,挖掘出他們的潛能,從德、智、體、美等全方面發展,培養出當代所需要的全面性人才。
3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實施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的工作不管是直接面對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從事相關幼教工作,都離不開音樂。每個小朋友在成長初期都對音樂有本能的反應,特別是現代社會環境下,父母特別注重幼兒初期教育,從胎教到早教都有非常多的音樂以供幼兒情感表達。學前教育這個專業的學生過程中音樂也起著重要的串聯作用。
3.1實施切合學前教育專業實際的音樂教育
在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優先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既要符合教育原則,又要有專業特色。特別是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注重實用性及發展性,也就是選用幼兒音(下轉第15頁)(上接第9頁)樂,而不是專業音樂。
3.2以為學生學習音樂打基礎為出發點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聽覺能力是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高等教育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自主學習,應該充分利用這部分時間。所以教師應該在充分開展課堂教育之余,為學生開啟第二課堂。對于教學資源庫的建立,音樂素材有其獨特的先進性,因為社會的需要,非常多的音樂平臺都做得非常好,只要引導好,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自由探索。聽覺訓練能夠為基礎較差或者說零基礎入學的學生進行較為系統又基礎的培訓,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
3.3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為主要訓練方式
節奏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節奏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音樂素養,還能提高記憶力以及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貫通力。節奏的訓練現階段的教學方式方法也比較多,其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是比較完善系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合理的打拍身體、地板及周邊器材就能夠演奏成為音樂作品。
3.4以組織音樂游戲活動為主要檢驗手段
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音樂游戲活動,讓音樂融入到游戲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審美能力,對其創造力的培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這些音樂游戲,可以讓他們從中體會美、感受美、創造美,能促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更全面健康的發展。
總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音樂,讓學生生活在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能夠更好的提升綜合素質。學前教育的學生應該掌握充分利用音樂教育來培養學生智力的發展和提高的能力。我們強調音樂教育部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音樂能力,我們并不是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而是通過音樂教育來激發思維、培養興趣,以音樂教育作為一種方法、一種新的媒介,來挖掘學生智慧、開發學生智力。
參考文獻
[1] 欒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技能課程改革探析[J].文教資料,2012(31):81-82+87.
[2] 張群明.幼師音樂教學課程體系建設之思考[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8.
[3] 李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思考與研究[J].時代教育,2014.
[4] 于佳.淺論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