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管理體系的建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醫學高校為我國培養大批的醫療人才,關注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有助于提升醫學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其道德素質和思想境界,以抵御走向社會后面臨的種種誘惑,進而保證我國醫療行業的道德水準。目前醫學高校德育檔案管理并不完善,主要是由于沒有充分看到德育檔案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國家、高校需要從德育檔案的管理體系和監督評價體系出發,共同建構和優化醫學高校的德育檔案,為我國的醫療道德水平提升做好基礎工作。
關鍵詞 醫學高校 德育檔案 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 G275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 2018-09-24
Abstrac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medical talents for our country. Thus, paying attention to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rchive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level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and ideological level, which can help them resist the temptation in the society and ensure the moral standards of China's medical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manag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rchives in medical colleges is not perfect, mainly because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archives are not fully see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tate and colleges to construct and optimize the moral education archives of medic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archives, 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edical ethics in China.
Keyword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ral educ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
高校是德育教育的最高階段,在高校中的大學生經歷前幾個階段的德育教育,因此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社會意識,并且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由于高校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其德育教育的方式和程度不相同,進而導致學生的三觀也各為殊異,為了方便了解學生的德育情況,建立高校德育檔案至關重要。醫學院是我國高校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醫學生的德育情況不僅關系著學生本身的綜合道德素質,更可能影響未來我國醫療體系從業人員的社會影響與評價,需要著重研究醫學院的德育情況。為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我國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管理體系的建構與優化。
一、高校德育檔案及其管理概述
1.高校德育檔案的概念。高校德育檔案,即針對學生在學校教學和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和心理各方面的內容,高校對其個人未來發展中可能具有保存價值的活動,以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形成的歷史記錄。
2.高校德育檔案管理的內涵。高校德育檔案只是高校德育體系中一個靜態的概念,而若要德育檔案真正發揮作用,則需要德育檔案處于動態之中,即德育檔案的管理。這一過程主要是指體系化的運作,包括與德育檔案相關的一切因素,以高校學生德育內容為載體,以德育檔案為中心,對其進行有效的記錄、保存、轉移和使用,最大程度真實地展現學生的德育程度和水平的過程。
二、醫學院學生德育檔案的特殊性
1.醫學職業道德的特殊性。醫學職業在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與醫學相關的職業幾乎都是人命關天的行業,具有極大敏感性,必須予以高度關注,國家和社會也給予了很高的要求。只要是在這個行業中發生的事件,毫無例外會引起重大輿情的跟進,最典型的如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和2018年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等。這些事件都體現了醫學職業道德缺位所造成的社會恐慌,也從側面反映了醫學職業道德的敏感性。
2.醫學生道德內容的特殊性。醫學職業道德最初根源于醫學院的教育,那么在校期間醫學生的德育教育將影響其未來職業的道德水準。醫學生職業德育工作需要按照社會主義醫德要求,對照醫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對醫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教育,培養醫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其將來從事醫務工作的職業道德素質[1]23。
3.醫學生德育檔案管理的特殊性。根據以上醫學職業的特殊性和醫學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兩個重要的因素,可以分析出醫學生德育檔案管理的特殊性。醫學高校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對醫學生德育檔案進行完善和合理的管理,以方便時時掌握醫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情況。根據不同的醫學生的德育檔案記錄,來規劃調整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其能夠應對社會醫學道德發展的需要。
三、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的建構和管理現狀
1.德育檔案內容層面。德育檔案的內容記載著醫學生在校期間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紀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教育,體現了醫學生學習期間的發展變化,是其道德素質不斷變化最基本最真實的記錄。而醫學生相關的德育檔案記錄的德育事件應該有相應的原則,也就是應以其在校期間發生的真實的有價值的行為作為記錄才有意義,這樣才能完全呈現學生的德育教育狀況。但現實中我國醫學生德育檔案的記錄大多是無關痛癢的陳述,缺少重大事件的記述,更沒有相關的評價。更有甚者,我國醫學生的德育檔案純屬學生自我撰寫,這就導致部分德育方面存在瑕疵的學生可以美化自己,造成真實的德育情況與德育檔案不相符的現象,也降低了德育檔案的可信度與意義。 2.德育檔案管理方面。不僅在德育檔案內容方面存在問題,而且德育檔案的管理方面也有諸多的不足之處,尤其體現在管理人員和管理體制兩個方面。在人員方面,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校德育檔案部分管理人員并不具有專業背景,有些只是后勤人員管理,還有部分管理人員雖然有專業背景但是流動性較強,難以保持管理人才的穩定性;在體制方面,由于現階段在高校中學生的德育檔案管理工作主要分為兩種,即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2]91。這就造成了在管理方面的混亂,管理檔案的標準不統一制約著德育檔案的高效利用。
3.德育檔案監督評估方面。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在監督評估方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評估的理論知識、評估價值和評估方法三個方面。在理論知識方面,評估主體缺少必備的評估的知識儲備,不知該從哪些方面和從何種角度進行評估;在評估價值方面,評估的目的不明確,不知為何而評估,評估的意義是什么;在評估方法上則缺少科學的方式,只是走馬觀花地看材料,缺少真實性的對比。
四、建構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管理體系的意義
1.方便建立醫師職業準入制度。任何從事醫療職業的醫師都需要具有相關的資質,而德育檔案則承載著醫學生在校期間的德育歷史記錄,具有可借鑒的職業道德價值。因此在審核相關人從事醫師職業時,可以全面審查其德育檔案,對其是否勝任醫師作出判斷。這樣便可以從行業準入的源頭提高醫師的職業準入的專業性。
2.有利于提高準醫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下,因為考核標準單一,醫師的職業道德和素質教育受到嚴重影響,這也使青年醫師的工作熱情、自我認同感、職業自豪感明顯下降,同時也變得更為功利,定位出現偏差,而在極少的醫療貪污、受賄等行業亂象的刺激下,也更能使其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出現問題,使整個醫院的和諧氛圍受到威脅[3]72。例如,社會上不斷曝光的醫生收紅包的案例,以及諸多醫院的以藥養醫現象,都折射出現代社會在物質利益誘惑之下,部分醫師職業道德素質缺失造成的社會弊端。從這些扭曲的社會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初的醫學生德育檔案的初始價值,將過去存在德育瑕疵的醫學生排除在醫療體系之外,有助于提高我國整體醫師職業道德素質。
3.有助于提升我國醫療職業技術群體的整體德育水平。在整個醫療體系中,以源頭控制從業人員準入制度,于從業過程中進行德育監督,將有利于我國醫療職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我國傳統中醫就特別重視醫療職業的道德水準,著名醫學大家唐朝孫思邈在其《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開宗明義地講到《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弊怨乓詠?,醫療職業就有較高的道德要求,因此現代的德育檔案將有利于提高現代醫療職業的整體水平。
五、我國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管理體系的建構方案
1.明確德育檔案管理原則。醫學院學生德育檔案應根據醫學生的教育特點和職業特點進行管理。根據現實的需要,可以確定為政治原則、真實原則、高效原則以及長期原則等四個方面。在政治原則方面,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融入德育檔案管理體系的構建中去,即要求德育檔案的管理必須符合我國的基本治國方式?!耙粋€試圖逃避意識形態教化的人只可能是自然存在物,而不可能是社會存在物,也就是說,掌握一種意識形態正是人們任何特定的社會中從事任何實踐活動的前提?!盵4]49在真實原則方面,在德育檔案管理中,檔案材料必須符合實際情況,不能任由其他無關人員杜撰,這既是對醫學生未來職業負責,也是檔案管理的基本職業態度。在高效原則方面,德育檔案的管理必須能夠高效地反映醫學生德育情況,既能夠快速方便需求人的查詢,也能夠及時反映醫學生某一段時間內的德育狀況。在長期原則方面,則要求檔案保存時間的長期性和承載學生德育狀況的長期性。
2.制定德育檔案管理內容。德育檔案管理可以從形式內容和實質內容兩個方面來看。在形式內容方面,德育檔案可以書面材料、圖像、錄音以及錄像等其他多媒體材料甚至數據材料的方式而存在,這些形式的材料都需要按照分門別類的方式進行科學管理和運用,保證德育檔案能夠在任何時間方便使用。在實質內容方面,醫學院學生德育檔案內容需要包括醫學生在校期間的道德表現和成績表現。在道德方面,比如社會公德、集體責任感、個人品德以及家庭美德等社會倫理方面的記錄;在成績方面,則需要包括學科成績和社會實踐成績。這些都是能夠真正反映醫學生道德水準最真實原始的材料。
3.規范德育檔案管理程序。德育檔案的建立、保存、記錄、增添、查看、轉移以及銷毀都需要嚴格的程序規范,否則檔案就有可能被人肆意造假,影響德育檔案的真實性。對待醫學生的德育檔案,則更加需要謹慎。德育檔案建立的步驟,保存的地點、時間、環境,記錄人員資質、時間、地點、周期,增添的方式、申請,查看的條件、地點及監督人員,轉移的方式、條件和轉移人員,銷毀的條件、人員以及備案等等,都是德育檔案管理程序需要嚴格要求的。對醫學生德育檔案的規范管理程序,還應具體體現在檔案社會使用方面,即在醫學生從事醫療行業之前,把德育檔案納入考察因素之內,用人單位可以提請查看德育檔案,以保證醫療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
4.嚴格德育檔案管理制度。在規范程序之中,針對醫學生的德育檔案還應有具體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保證德育檔案管理人員在具體操作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例如在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過程中,就要相應地建立并完善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將其細化到立檔部門和立檔人員的崗位職責中,使大學生誠信檔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5]47。在整個德育檔案管理制度中,應具備檔案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管理條例、管理分工、人員配備、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工作程序、管理具體內容等等,這些皆屬于德育檔案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此方可構建規范化現代化的管理體系。
5.形成德育檔案管理層級。在醫學生德育檔案的管理體系下,建立德育檔案的管理層級相當必要??傮w的原則是統一管理分級運作。在學校層面,需要在檔案室(館)中成立專門的機構,由分管檔案工作的校領導負責,由相關專門人員具體協調和分配全校檔案資源,做好德育檔案頂層設計。在院系,同樣需要設立與校德育檔案室相對接的院系德育檔案室,其具體功能就是按照校檔案室要求管理、保存、收集需要由院系保存的檔案,同時負責記錄和核實醫學生相關的德育活動和事件,確保其真實性。 在班級層面,由輔導員負全面責任,并安排班級具體的人員負責班級基礎檔案的管理,其主要的工作在于及時發現班級成員的道德活動、思想狀況、學習成績、課外表現等等,并把這些分類記錄在班級檔案中,接受輔導員的調查。同時,班級具體負責人必須及時與班級成員溝通,以保證記錄真實性;接受班級成員的審核與監督。輔導員在班級德育檔案管理中需要及時審核和詢問,以防止管理人員的杜撰和保證檔案管理公平性。
6.培養德育檔案管理人才。檔案管理具體工作需要人來完成,人才的綜合素養與知識背景成為德育檔案管理的重要變量與因素,尤其是醫學高校學生檔案的管理,更需要具備醫學知識背景的專門人才從事相關的工作。在面對我國醫學院校學生德育檔案管理人才兼職多、流動性較強、業務不熟練、知識背景匱乏的情況下,一方面,醫學高校的領導要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與銜接,同時要保證檔案管理人員的待遇、晉升和相對穩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加強管理人才的素質培養,包括政治素養和業務素養。在政治素養方面,加強思想培訓,尤其是保密意識的培訓,防止學生德育檔案信息的泄露;在業務方面,通過定期的技能培訓,使其能夠熟練管理檔案材料,保證檔案的有效利用。
六、管理體系的保障機制建構:優化評價機制
1.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主體即為有權監督和評價的相關組織機構和個人。由于之前德育評價主體的單一性,不能夠全面展現德育標準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在醫學高校中,有權評價德育檔案的主體必須具有全面性和多元性,這樣才能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因而主體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國家、社會和個人。國家層面即為負責管理醫療機構的部門,社會層面包括信用機構、學校以及工作單位,個人層面則比較多,與學生具有相關性的人員都可以成為評價主體,例如輔導員、思政教師、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企業人員和同學等。以上主體共同構成評價多元性的組合,以保證德育檔案的客觀性。
2.評價內容實踐化。醫學高校學生德育檔案對于未來職業和社會具有潛在的影響能力,同時醫學生的未來職業將是醫師等,這些都將會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力,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個醫療體系。面對如此特殊性,評價主體對評價內容必須依照實踐化的標準進行評價。醫學生的德育狀況主要來自于社會、學校中的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體現醫學生的思想狀況、道德品質、知識能力以及技術水平,這些都會成為其職業準入的標準。評價的實踐化就是在評價過程中依照相應的標準,判斷醫學生德育檔案是否符合社會現實實踐的需要,是否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3.評價形式規范化?,F階段醫學高校德育評價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德育課程的考試或考查,直接用分數對學生進行德育評價;二是班主任(或輔導員)對學生平時的行為規范作出總的評價,用一些近似雷同而枯燥的詞語對學生進行德育評價[6]23-25。這種千篇一律的評價并不能顯示醫學生真實的德育狀況,學生則可能隱藏了部分非道德事件,所以目前兩種評價形式不能展現真實性。為此積極拓展多樣化的評價形式,將德育評價工作與德育課程、學校人才教育的各環節有機融合,從而形成過程與結果有機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結合的多樣化的德育評價形式,實現德育評價體系真正反映學生德與能的綜合素質的目的[7]53。
總之,面對我國醫學高校德育檔案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不足,不論是國家、高校還是社會組織,都有義務和責任從各方面去監督和評價醫學高校德育檔案的完善與建構。醫學高校承載的不僅是醫療行業未來從業人員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是建構醫學生和未來醫師良知和德行的殿堂,醫學高校的醫療戰略地位十分關鍵,為此加強和完善德育檔案的管理應該成為醫學高校關注的內容,也應該成為國家衛生事業重點關心的問題,而當下的醫學高校需要從學生德育檔案源頭開始重視,形成良好的德育檔案管理動態體系。
參考文獻
[1]薛蕾.醫學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以內蒙古醫科大學、包頭醫學院為例[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張燕.學生德育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職業技術,2017,16(7):91-92.
[3]莊傳偉.試論加強青年醫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醫學信息,2011,24(11):72.
[4]武曉華.當前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論戰線,2009(9):49.
[5]謝怡.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與管理[J].蘭臺世界,2006(20):47.
[6]林韌卒.高職院校德育體系整合創新[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7]吳亞東,馮金麗.高職學生德育評價體系創新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5):53.
★基金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專業優選生—企業校內studio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201602028039);濟寧醫學院2017年思想政治研究專項課題(201722大數據時代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評價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魏紅艷,濟寧醫學院醫學工程信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創新;孔慶磊,濟寧醫學院醫學工程信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政教育、高校黨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