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析我國中學德育的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進一步強調了以政治、思想、道德為核心的德育,國家、社會、學校方面應該繼續對中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水平。通過列舉中學生德育發展現狀,分析影響中學生德育發展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切實提高我國中學德育教育水平。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現狀 原因分析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145-02
  德育在狹義上指的是道德教育,廣義上是指包括道德、政治、思想、法律在內的大德育。在國際、國內形勢多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德育應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但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德育從實施到貫徹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應該對德育有足夠的反思,使我國的德育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我國中學生德育發展現狀
  當下,大部分中學生思想先進,道德感強,努力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刻苦學習,有著牢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個人的思想道德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甘愿把自身的奮斗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其中一部分學生個人主義思想嚴重,能夠基本服從于法律法規以及校紀校規,他們個人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漠不關心;還有少量中學生,不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沒有正確的法律觀念,也不遵守社會主義公民應有的道德規范。所以,中學德育主要是對后兩類學生加以引導與正面教育,使他們形成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素質、道德品質。
  二、我國中學生德育現狀及原因分析
  1.資本主義國家價值觀的滲透
  當前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的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資本主義國家價值觀的影響,導致對金錢的盲目崇拜,進而產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輸出文化產品來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國中學生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的認識和理解,這對我國中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
  2.網絡的發展對中學德育的開展造成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個人及社會生活領域,逐漸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觀念。網絡對于中學生的影響尤為顯著,網絡能提供給學生學校里不易學到的內容,成為中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很多中學生上網主要為了玩游戲而不是為了查閱學習資料,網絡完全成為他們游戲的場所,致使他們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3.德育形式主義盛行
  當前在應試教育觀下,學校普遍輕視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只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對學生形成堅定的政治信仰、遠大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質卻缺乏重視。一些學校只注重講解有關思想道德的理論知識,沒有結合實際開展實踐活動,忽視了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為等因素的培養,造成嚴重的知行分離。針對這種現象,學校要樹立正確而科學的教育教學觀念,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切實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個別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低下和家庭環境不良
  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要用自身的模范行為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但是個別老師思想道德素質低下,在他們的教導下,很難培養出思想道德素質高的中學生。家庭環境對于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一些家庭的父母本來就沒有接受過很好的教育,所以,他們不能很好地對中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培養,任由孩子發展,這樣是很危險的。一些家庭的父母本身的思想道德素養就很低下,在平時的生活中對自己的子女造成很多不良影響,久而久之,這些中學生的道德素質也會下降。
  三、促進中學生德育發展的措施
  1.國家層面
  國家層面是中學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國家應從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入手,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國家要加強對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如果一個人不愛國,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將無從談起。愛國教育要從學生時代抓起,讓愛國教育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骨髓里。國家要對德育有明確的要求,在社會方面,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要對德育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要教育中學生熱愛祖國,以擁有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而自豪,宣傳革命先輩和時代先鋒的事跡。
  (2)國家要加強對中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遠大理想則不能自立,國家如果沒有宏偉的目標則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學生理想教育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而遠大的理想。理想可分為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等,其中社會理想制約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國家教育方針的執行者,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課上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結合具體的案例來講解知識,把知識理解透徹。此外,盡可能地利用一些課外時間,讓中學生參觀訪問,從中受到陶冶、啟發,進而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國家要加強對中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
  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除了法律的強制作用外,道德教育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們在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更應該引導中學生遵守社會主義道德。在對待個人方面,要教育中學生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勇往直前,不甘于滿足現狀;在對待他人方面,要教育中學生正直、善良、樂于助人、心存善念,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在對待社會、國家方面,要教育中學生堅持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心懷祖國,甘愿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2.社會層面
  社會是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的重要場所,也擔負著保護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任,所以,社會應與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發揮合力,努力消除網絡對中學生的消極影響。  ?。?)社會應加強對網絡的管理
  社會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的存在對學生產生的一系列重要的影響,應根據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采取嚴厲的措施:首先,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一些網絡管理規定并落到實處,從法律層面上對網絡的管理作出相關規定;其次,社會應該禁止未成年人在網吧中上網,對違反規定的網吧加大處罰力度;再次,應該加大對網吧的準入審查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對網吧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定期對網吧從業人員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最后,無論是在家庭里還是學校里,社會上應該采取措施屏蔽不利于中學生觀看的網站,使他們免受網絡的不良影響,從源頭上制止網絡亂象。
  (2)社會方面應該建設一批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精品網站
  中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網上內容蕪雜,很多并不適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所以,應該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組織有關專家,根據我國現階段中學生發展的具體特點,建設一批適合學生發展的精品網站,突出網站內容的新穎性、趣味性、創新性、時代性等特點,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中學生在學校里、家庭中學到的知識形成互補,使社會、學校、網絡等各方面產生教育合力。
  3.學校層面
  學校在中學德育中起著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當前中學生缺乏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等現象突出,因此,學校要把中學生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擺在重要位置,切實提高我國中學德育的實效性。
 ?。?)學校應加強師德建設
  《論語》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深刻地說明了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中學德育發展的重要性。學校要嚴格規范每一個老師的行為,嚴厲禁止教師有償家教,讓教師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種種問題,使教師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都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校要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考核,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學校應該推廣模范教師等正面案例,同時對于道德考核不合格的老師,取消評獎評優資格并作出嚴格的處罰。
 ?。?)學校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校提高中學生道德素質、理想信念、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課外活動具有課堂教學沒有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將自己平時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學校要把開展課外活動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把它們落到實處,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植樹、敬老院等社會公益活動。并進行一定的評比工作,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學校應該設立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定期地給中學生開展法律講座、并組織中學生進行討論并制作黑板報作為他們的隱性課程。
  四、結語
  德育教育的成效事關一個人的前途、一個民族的未來。國家、社會、學校必須把德育放在全面發展教育中的突出位置。只要全社會對德育工作有足夠的重視,采取相應的措施并常抓不懈,我國的德育一定能取得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臘生,龔萱,閔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2]杜赫.我國中學道德教育的偏差與糾正[J].教學與管理(德育),2008(30):66-67.
  [3]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楊國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777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