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功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學生處在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作為中學班主任,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德育功能,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機制。本文從探尋中學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具體內涵出發,對如何發揮中學班主任的德育功能,進行了措施探討。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 德育功能 工作要點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166-01
對中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指的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引導教育,使其向著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促使其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與行為習慣。在學生的中學階段,對其進行德育教育較為關鍵,中學班主任應認識到自身的德育教育功能,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實現對學生的科學德育教育。
1.中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功能
?。?)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成長
中學階段的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其思想還處在較不成熟的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的作用較為重要。班主任應開展對學生全面的德育教育工作,從學生的思想情感上加以引導,使其具備積極向上的生活與學習態度,能夠在遇到困難時不逃避,勇敢面對。同時學生應擁有較強的民族自信心與愛國情感。在實際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采取多種德育教育手段,將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等思想與實際的德育教育環境相融合,重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自信心,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成長。
?。?)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狀態
中學生在面對挫折時,由于其自身思想不成熟且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會導致在面對問題時失去信心,并產生挫敗感。會使學生處于較差的精神狀態中,久而久之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班主任應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及時的幫助學生排解不良情緒,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德育教育,避免不良精神狀態阻礙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基于此,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班主任要將心理教育作為教學重點,充分關心與尊重學生,幫助其形成良好的精神狀態。
2.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具體路徑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中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對班主任的依賴程度較高,班主任對于中學生而言,是一個引導者與幫助者,能夠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加以規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到關鍵的助益作用。中學班主任要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從自身出發,加強自身道德規范,形成更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更加明確的道德標準。學生可以通過班主任對自身行為加以規范,班主任要通過自身為學生指明道德發展方向,并形成清晰的道德意識。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在學生向自己詢問問題時,做到耐心指導、認真解答,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這樣學生才能夠以更加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別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做到遵守工作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導師形象,讓學生在培養自身道德素養時擁有良好的參照物。
?。?)全面了解,因材施教
中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要以學生為本,并具有因材施教意識,要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精神狀態與心理健康狀態,并對學生的相關價值觀念進行評定,為后續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要確保工作開展的針對性,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則要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與性格特征等,要對其制定有效的道德觀念的養成策略。班主任要重視教育的藝術,要向學生傳輸積極的、健康的情感與價值觀念,使學生擁有基本的是非判別意識,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好的人格、什么是壞的人格,并能夠積極主動地朝著人格培養與自我成長的目標邁進。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注重采取激勵性的話語,讓學生感覺到向上的力量。班主任還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實現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對學生的雙向了解,有利于幫助孩子創設出更加有利的成長環境與學習環境。
?。?)加強實踐,合理引導
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要關注教育實踐,班主任要積極的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實踐方式,來幫助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德育教育課堂之中。班主任首先可以積極的組建班級活動,并確定活動主題,活動的開展應定期進行,以消解學生對德育教育工作產生的枯燥感。班主任可以采取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德育教育實踐之中,讓學生對某一個事件中人物的表現加以評定,教師要注重引導,從而更加直觀的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進行糾偏與強化。班主任還應該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播放法制視頻、道德事件音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此外,班主任還應該適當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采取體驗式教育方式,讓學生對特定時期社會期待的道德品質有充分的感知,可以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樂于助人社會實踐活動等,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包括文化展覽館、博物館等,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樹立社會責任感。對于學生而言,其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愛社會、幫助他人,在奉獻中提升自我價值,并不斷形成更好的道德觀念。
3.結語
對于中學生而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夠一定程度上決定其身心發展狀態。中學班主任必須正視自身擔負的責任,從自身做起,加強道德規范,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并通過開展各種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劉亞娜.信息技術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J].文學教育(下),2018(11)
[2]姚悅,齊麗.關懷——班主任德育工作專業化實現路徑選擇[J].現代交際,2018(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