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綜合實習”是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為建立有效的“綜合實習”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實踐教學效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在總結以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參與實習的積極性、實習內容的規范性、指導教師的實踐能力、實習成績的評價體系、實踐基地的建設以及校企協作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改革。實踐表明,多項舉措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效果,為培養制藥工程領域新型領軍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改革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7-0033-04
制藥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均很強的學科[1],僅僅通過理論課有限課時的教學很難培養出符合當前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工科人才。專業“綜合實習”是通過深入制藥企業及藥物研發基地,對化學原藥合成工藝、生物制藥工藝及藥劑加工等內容進行實踐,理論聯系實際、把專業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的重要教學過程。專業“綜合實習”課程是專業理論教學的重要支撐和延伸,是基于工科專業綜合性、實踐性強的內在特點而開設的,也是專業培養方案的核心支撐內容[2]。專業“綜合實習”教學的開展,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加強對課堂理論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前三年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也是一次對接和檢驗,有助于學生發現自身專業知識體系中的欠缺和不足之處。另外,學生通過對制藥企業的直接認識以及對制藥行業發展的了解,也有助于其畢業前形成正確的就業觀,為畢業后盡快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及全新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因此,在新形勢下,需要與時俱進地開展“綜合實習”教學探索并進行大膽改革,建立更加有效的“綜合實習”教學體系和模式,以提高工科專業實踐教學效果、培養出制藥工程領域領軍型人才[3]。
一、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在“綜合實習”教學活動中以實踐促理論的學習動力不足
筆者長期參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及對學生實習過程表現的觀察和記錄,發現學生存在以下問題。(1)部分學生認為實踐課程沒有理論課程重要,缺乏從實踐中培養自我發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積極意識和內在動力。(2)部分學生認為“綜合實習”等實踐課程只要按時參加、完成實習報告就可以順利過關,至于實習過程到底有沒有收獲,思想上并不十分重視,放任自己充當“旁觀者”角色,流于形式、不注重實效。(3)通過從小學到大學數十載在“象牙塔”中的學習思維,少數學生追求畢業后就業崗位 “高大尚”目標,對制藥企業、生產基地存在片面認識,認為自己畢業后不可能去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作,因此沒必要花費太多精力在這上面。綜上原因,學生參與“綜合實習”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實習收效不大。
?。ǘ熬C合實習”計劃、方案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
制藥工程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涵蓋化學制藥、生物制藥兩個方向,涉及化學、化工、藥學、生物和工程學等多個學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以學校優勢學科農藥學為專業建設背景,被定位為學校特色專業?!熬C合實習”教學,也因此要求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上述各主要學科內容。實習教學內容包括化學原藥合成生產工藝、生物農藥發酵及分離純化工藝、藥劑及農藥制劑加工工藝,涉及藥物研發中心和農藥終端銷售市場、農業合作社及現代農業示范園等。因牽涉多家實習單位,而這些單位生產活動又是根據市場需求機動調整安排的,故造成了實習內容不統一,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另外,新老教師的更替、承擔實踐教學任務教師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實習內容存在差異和不穩定性。
?。ㄈ┙處熌挲g組成偏年輕化、青年教師專業實踐
能力欠缺
青年教師在高校教師隊伍中普遍占有較大比例,是活躍在教學一線的主力軍[4]。不少高校存在青年教師比例偏大、職稱結構不合理,教學團隊建設和發展不足等方面的問題。以筆者所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2016—2017年教師隊伍為例,24名教師中,1970—1979年出生的教師占到總數的54%,1980—1989年出生的教師占總人數的29%,而1969年之前出生的教師只占17%,正高職稱僅占25%,博士占比92%。青年教師一般是從高等院?;蜓芯吭核鶓獙貌┦慨厴I生中選拔招聘,從“學校到學校,從博士生到教師”,其理論知識方面較豐富,但相對缺乏生產一線實踐經歷,導致專業實踐能力不高、較長一段時期內不能很好指導學生“綜合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5]。目前,盡管高校一般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有較規范的教學能力方面的培訓,但主要是針對課堂理論教學方法進行的,而對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則基本是空白。因缺乏相應的教師實踐能力方面的培訓機制,青年教師自身也很難主動到生產一線合適的崗位進行系統鍛煉和實踐技能培訓。
(四)教師參加“綜合實習”教學積極性不高
高校綜合實力排名在全球歷年都有多家機構發布,而評價體系和依據中以發表高影響因子的“SCI”論文為指標的科研和學術水平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高校在對教師考核指標制定中也受此影響,往往片面的以“SCI”論文多少或影響因子高低來評判教師的綜合業績,而包括“綜合實習”在內的實踐教學部分則占比例較低,甚至無從體現。在這種大指揮棒的導引下,青年教師的科研壓力十分沉重[6]。為了達到職稱評審對文章的要求,多數青年教師把大量工作時間花費在了科研實驗室里,從而喪失了參加實踐性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在“綜合實習”環節積極性不高。 (五)考核學生“綜合實習”效果的評價體系不完善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筆者所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考核主要針對學生提交的實習總結報告。教師在評定成績時,主要依據實習總結報告的內容給出分數或等級。而學生的參與度、實踐動手能力等方面則因為缺少“抓手”和難以量化,一直不能被反映在最終評價體系中。這種過于單一的成績評定模式,導致不能有效評價學生對實習內容的實際完成度,也不能有效對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考核。
(六)實習基地建設亟須加強
“綜合實習”是工科專業人才培養、輸送到社會前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專業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高低以及正確就業觀的形成。而功能健全的校內外實習基地則是實習順利開展、實習最終取得預期成效的前提保障[7]。筆者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目前高校實習基地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實習基地功能單一,不能同時滿足多個專業學科的實踐教學需求;(2)實習基地偏遠、較分散,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太白教學實習基地”在陜西西南部秦嶺北麓下的寶雞太白縣,而“斗口試驗站”又在陜北長武縣,一南一北、地理位置偏僻,路途遙遠;(3)實習基地只能滿足“綜合實習”教學中的部分內容,例如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一般需要到多個實習基地才能全部完成。此外,隨著各個學科的快速發展,實習實踐教學課程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和擴充,而實習基地建設的不足和滯后,也嚴重影響了高?!熬C合實習”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目前高校應加強頂層設計,啟動和建設一批綜合性、多功能性實習教學基地,以滿足當下“綜合實習”教學的需求。
(七)高校和地方企業協同育人積極性不高、合作
機制有待完善
制藥工程是一個強調實踐性的工科專業,單靠高校自主建設的實習教學基地遠遠不能滿足綜合實習內容的要求,因此社會制藥行業就成為開展“綜合實習”教學的重要場所。筆者在近年實習教學參與中,發現少數地方企業因擔心學生到廠區影響其正常生產管理或存在安全顧慮,而委婉拒絕高校學生進廠實習,導致“綜合實習”教學經常更換地點,甚至不能按計劃開展。事實上,這反映了一些地方企業缺乏與高校協同育人的意識,缺乏人才危機感?,F代制藥產業科技含量高,工藝技術是核心,而人才又是新技術、新工藝的設計和創造者,因此人才是現代制藥企業的靈魂和命脈。企業與高校聯合育人的結果,將有助于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型人才。具備過硬專業素質的人才充實到企業生產研發中,將反哺企業,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和動力源。
二、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教學改革實踐
和探索分析
?。ㄒ唬嵙暻胺e極動員、明確實習目標,提高學生
積極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從2012級學生開始,每年“綜合實習”教學開展前一周專門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學院主管領導、年級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全部實習指導教師和當年參加實習的全體學生均參加大會。會上,一是就“綜合實習”的目的意義進行重點解讀;二是就實習方案和內容進行周密布置與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對實習過程的每個環節都一清二楚,提前做好各項準備;三是專門就此次實習要達到的目標和效果進行強調。為了保證實習效果,需嚴格要求實習紀律,即實習期間實行“早晚簽到、隨時查崗”的制度;學生任何一個實習任務段不參與,實習總成績“0分”制。實習動員大會在最后階段會預留一些時間,學生對實習期間有任何疑惑或個人困難,均可在動員會上提出,參會教師給予現場解答或給予必要幫助。綜合實習在改革前,學生對實習重要性認識不夠,思想上不夠重視,學生中產生“參不參加都行”的想法;部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 “身在曹營心在漢”,充當“打醬油者”角色,心不在焉;此外,千方百計找理由請假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改革后,學生認識到了“綜合實習”是對大一到大三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檢閱,是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前的一次大練兵,尤其對自己未來就業或者讀研方向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學生思想上不再存在任何抵觸情緒,反而全程積極參與,整個實習環節表現主動活躍。比如在化學原藥合成車間認真觀察各個反應釜設備布置,以及主動和車間主任溝通,鉆研反應工藝路線。2016—2018年連續三屆學生,無一人缺席實習。
?。ǘ┲贫ā熬C合實習”課程標準,規范實習內容
隨著國內外制藥行業發展形勢的變化,制藥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內涵及外延均在發生變化[8]。為了順應時代需求和學科發展趨勢,切實提高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培養質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2014年修訂了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修訂前相比,變化較明顯的是開設課程總門數明顯增加,課程學時卻有所縮減。在此背景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調研部分國內綜合院校同類專業的基礎上,對“綜合實習”內容進行了完善和規范,最終制定了《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實習方案、計劃、內容等進行了標準化。此外,還組織長期參與“綜合實習”的教師編寫了《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指導手冊》(以下簡稱《指導》),對各實習環節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和說明。自此,實習指導教師按照《標準》組織實施綜合實習,實習學生人手一冊《指導》。學生在“綜合實習”教學開展前可以提前預習做好充足準備,明顯提高了實習效率和保證了實習內容的系統性和穩定性。
(三)多項舉措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
“綜合實習”教學改革中,為了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掌握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紙上談兵、面對實踐教學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首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規定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實行“導師制”,即在剛入職1—2年必須跟隨一名經驗豐富的教授或研究員進行“跟班”學習。在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習過程中,參與的青年教師和導師分在一個大組,讓青年教師跟隨一線實踐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結束后要進行考核。其次,學校鼓勵剛入職的青年教師每年抽出1—3月時間主動到各個教學實習基地駐點參與一線生產實踐工作,也鼓勵教師在實習基地完成相關科研課題。此外,學院或教學系也根據情況組織青年教師到各制藥企業進行培訓和交流學習,或者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相關教學研討會學習提高。例如分別于2014年、2016年在廣州和貴陽舉辦的第十四屆和第十五屆《全國農藥學科教學科研研討會》,制藥工程專業80%青年教師參加了研討會,并在研討會上交流分享了綜合實習等實踐課程的教學經驗。通過上述舉措,既提高了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青年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環節的積極性。 (四)完善“綜合實習”教學成績評價體系
實習結束后,每個學生既要提交詳細的實習總結報告,還要提交記錄每天實習內容的實習日志。實習總體成績(滿分100分)由三大部分組成:實習參與度(30%)、實習報告(40%)、實習操作(30%)。實習參與度又包括四項指標:實習準備、實習考勤、實習表現和團隊合作;實習報告則包括實習日志和實習總結兩項指標;實習操作包括完整性、規范性和準確性三項指標。各項具體指標均占有一定的分數比例。學生總評成績分為不合格(低于70分)、合格(70—79分)、良好(80—89分)、優秀(90分以上)。通過對近三屆(2016—2018屆)實習成績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近幾年實習改革,學生成績100%達到合格以上,達到優秀的學生比例分別為77.1%、80.2%和87.5%,呈逐年上升的良好趨勢。
(五)加強“綜合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制藥工程是一個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針對工科專業的特點,可統籌“林產化工”“生物工程”等相關專業建立具有“多重功能”的實踐教學基地,既能一方面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實習、實踐教學環節需要,同時又能保障部分教師開展相關科學研究項目[9]。目前學校在楊凌已建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藥學中試教學基地”,在寶雞眉縣建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農藥安全應用示范基地”,可供制藥工程專業開展綜合實習教學。這些基地除每年接納本校相關專業實習學生外,還可接納省內外其他高校的學生開展教學實習,同時還承擔著部分省部級科研課題任務,實現了教學和科研共用,拓展了教學基地功能,提高了綜合利用率。此外,還有一批為制藥工程等工科專業實踐教學規劃的基地建設項目,目前已陸續啟動。
(六)建立高校和地方企業協同育人的機制和模式
盡管高校啟動了一批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但是因為基地建設經費投入大、周期長,固定教學科研人員少,故綜合實習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尚需借助社會制藥行業的支持。改革前,與社會制藥領域的聯系主要是依靠實習指導教師個人與生產企業的關系進行溝通聯系,確定具體實習時間、地點、內容。因企業自身人力資源調整,相關部門負責人變動較快,給指導教師與企業順利溝通帶來一定的困難,有時甚至因企業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變動導致溝通異常艱難。針對此種情況開展的改革措施為:首先從全學院或兄弟院系科教人員中收集梳理與制藥行業領域的合作與聯系線索,從中篩選出行業內生產發展良好、管理規范、能保證“綜合實習”教學高質量完成的制藥企業和公司;其次由學校或學院統一委派實踐領導工作組前往相關企業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和商榷溝通;最終簽訂校企協同育人協議,并掛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多方面努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工程專業于2016—2017年春季分別與陜西麥克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西安恒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諾普信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等多家制藥企業建立了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掛牌成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建立了學?;驅W院與制藥企業官方正式的合作關系,就有力保障了“綜合實習”教學環節在相關企業的順利開展。
制藥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均很強的工科專業,以化學制藥和生物制藥的生產工藝過程、設備為主要研究內容,是一個涉及生物學、發酵工程、化學合成、藥學和工程學的交叉學科。專業綜合實習是制藥工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實習”教學效果的優與劣直接關系著高校最終能否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盡管部分高校通過對“綜合實習”教學環節的改革和實踐,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國制藥工程學科的不斷發展以及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斷提高,對高校實踐教學環節必將提出新的要求,故今后仍然需要對“綜合實習”教學進行不斷探索和改革。各個高校也應該與時俱進,對 “綜合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課程進行認真梳理和總結,找出其中關鍵制約因素,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各項措施,積極探索發展途徑、大膽改革和實踐運用,力爭培養出符合新時代制藥領域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推動我國制藥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劉慧,張珩,祝宏,等.制藥工程專業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的 初建[J].藥學教育,2015,(1).
[2]顏雪明,肖新榮,譚倪.制藥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1).
[3]李瀟,洪海龍,景慧萍,等.制藥工程專業綜合實訓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6,(24).
[4]陶勤.被代表與弱勢化——高校青年教師角色地位的教育社會學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8,(2).
[5]羅曉燕,任福正,劉宏偉,等.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人才 培養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1).
[6]姜捷.論高校青年教師的壓力問題及其緩解對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7]周靖靖,羅杰,梅莉,等.林學專業綜合實習改革與實踐 ——以華中農業大學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7,(17).
[8]張起輝,徐溢,何麗,等.制藥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人才培養新思路[J].化工高等教育,2013,(4).
[9]金林紅,羅亮指,薛偉,等.農藥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實驗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實踐[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
收稿日期:2018-11-16
作者簡介:李永強(1978—),男,陜西南鄭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農藥系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農藥學教學與研究。
基金項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制藥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與建設”(JY110201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教研融合、企業合作的農林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Y17010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