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圖書館的智慧服務模式及其實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智慧圖書館是利用先進科技構建的、融合了海量信息和知識的新型服務平臺,不但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而且服務方式更為靈活多樣,服務范圍也更加廣泛,已經成為了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在分析智慧圖書館特點基礎上,提出智慧圖書館實現智慧服務的有效路徑,以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促使其為廣大用戶提供更為全面、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智慧服務;實現路徑
智慧圖書館是一種新型圖書館,它是以數字圖書館和物聯網為基礎的,具有這兩者的雙重特性。智慧圖書館也是以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為技術基礎的,它的核心構成是人物互聯。最重要的是,它的精髓在于一種服務的提升,這種提升是知識向智慧的服務提升。智慧圖書館預示著一場革命的到來,它對于未來圖書館轉變管理形態、創新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技術有重要意義。因為,智慧圖書館不僅能通過現代的網絡技術隨時提供各種方便的服務,還能隨著人們日益不斷增強的文化需求,在提供知識、信息等服務以后,提供一種智慧服務,而這種服務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體現。
1智慧圖書館的特點
智慧化圖書館的特點是以人為本。智慧化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主要是以資源集成為基礎,從而進一步實現信息資源和人的相互聯系。這其中包含圖書管理員與信息資源的互相連通、用戶與信息資源的互相連通。通過采用這種強大的集成化服務和智慧化管理,能實現管理員和資源、用戶和資源的緊密互聯互通。以現代發達的技術為依據,滿足各種用戶的不同需求,智慧化圖書館時時刻刻展示以人為本的中心原則。
2智慧圖書館提供智慧服務的實現路徑
2.1 積極構建智慧服務技術平臺
要想實現智慧圖書館的智慧服務,構建智慧服務技術平臺是基礎。從信息管理與應用的角度來看,智慧圖書館建設可分為信息匯集、協同感知和泛在聚合三個階段。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的構建必須具有異構性、開放性、移動性、協同性、融合性等特點。在建設過程中必須關注用戶的實際信息需求,通過構建、整合各種信息資源、網絡平臺,提供讓用戶放心且安全的使用環境,使用戶能夠跨越時空、無障礙使用圖書館的資源,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各種信息需求。而對于計算機水平較低的用戶,他們可能無法獨立完成操作,智慧圖書館還設有專業的智慧館員實時為其服務。
2.2 加強技術標準和制度建設
由于智慧圖書館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面臨的運行風險相對較高,為了保證智慧圖書館的運行穩定、安全,就要加強成本的投入和技術的研發。智慧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這是圖書館建設和運行的必要前提條件,失去了物質資源強有力的支撐,智慧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將會無法順利開展。在技術方面,我國尚未研發出智慧圖書館的關鍵技術,從國外引進的技術不符合我國的國情,關鍵技術的研發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智慧圖書館建設的主要工作,而且在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形勢之下,如何保證智慧圖書館的運行安全也將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網絡安全體系的構建已然迫在眉睫。
除此之外,智慧圖書館的制度建設也不容忽視,健全的制度能夠為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和管理提供標準依據,同時還能有力的約束館員的行為,使其明確自身職責,將崗位工作落實到位;相反,若智慧圖書館的工作制度存在漏洞,不但不利于數字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導致投入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智慧圖書館在運行、管理、服務等方面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圖書館的信息和用戶的隱私都存在著暴露的風險,這顯然制約了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因此,要結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制定完善的智慧圖書館工作制度,從而為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和運行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2.3 培養智慧圖書館員
智慧化圖書館要求圖書管理員具有優秀的職業道德和廣博的知識文化素養,優秀合格的圖書館員永遠是圖書館寶貴的財富和資源。要實現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圖書館應擁有精通某一方面而又擅長多方面的綜合型人才,其更優于只擅長某一方面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目前,很多圖書館存在的問題是很難嵌入到消費者“轉知成慧”的需要當中去,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圖書館管理員自身知識的狹隘與固化。智慧化圖書館要求圖書館管理員一定要與時俱進地具備全面的知識體系,要有對相關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全方位判斷的知識與能力。他們應不斷挖掘自身潛能,充分發揮、發現和獲取智慧,高效地構造智慧化圖書館服務平臺。
2.4 強化智慧服務過程中的人文關懷
人是智慧圖書館重要的組成元素,也是智慧圖書館服務的主要對象,所以智慧圖書館要重視服務過程中的人文關懷,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為圖書館用戶服務時要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每個用戶,對于用戶的簡單要求不能敷衍塞責,即使用戶提出的要求過于苛刻也要耐心、細心、高效的完成,讓用戶感受到關懷和溫暖,體驗到智慧圖書館與眾不同之處,從而提升用戶對智慧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這樣智慧圖書館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占得先機。另一方面,在嚴格要求和約束圖書館員的同時也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豐厚的薪資待遇,以增強館員對圖書館的歸屬感,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的為用戶提供服務,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從而實現智慧服務的智慧性、技術性和服務性。
3結語
總而言之,智慧圖書館理念的提出為圖書館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也將圖書館的服務帶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隨著用戶對知識應用、知識創新、知識轉化的需求的不斷增大,知識也就不斷地“轉知成慧”。伴隨著對圖書館智能化、自動化的“超越知識本位,培育智慧主體”理念的形成,伴隨著公共智慧化服務理論源源不斷的創新、實踐與探索,公共智慧型服務與管理和圖書館的轉型必定產生質的飛躍,從而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出來,前景是可觀可望的。
參考文獻:
[1] 王世偉.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J].圖書館建設,2011(12):1-5.
[2] 吳海茹.智慧圖書館的構建與服務路徑探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9):169-171.
[3] 姜永常.基于知識構建的知識服務實現機理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1(2):76-81.
?。ㄗ髡邌挝唬何渚賹W院訓練基地圖書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