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道路橋梁的建設數量以及建設規模也在不斷增加。道路橋梁在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道路橋梁存在任何問題,不僅會阻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嚴重的還會威脅居民的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視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以及后續的維修養護工作。這樣才能確保道路橋梁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鑒于此,本文就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施工處理
1.常見病害種類
從當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的病害情況來看,病害主要可以分為兩個種類,分別是功能性病害和結構性病害。功能性病害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道路橋梁工程在設計時存在問題,導致工程功能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另一種就是工程運行過程中受到損害,導致其正常功能受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道路橋梁工程多暴露在露天環境下。因此無論是工程施工還是后續的運行都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天氣、溫度以及人類活動等。而這些因素就導致工程產生不同的功能性病害,常見的功能性病害包括了裂縫、凸起、凹陷等。相比起功能性病害,結構性病害很難發現,擁有很長的潛伏期。然而,一旦問題爆發,那么就會給工程帶來巨大損害,嚴重的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一旦發現工程可能存在結構性病害,就要馬上進行維修或者是重建工作,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2.常見病害及其產生原因
2.1不均勻沉降
路面發生不均勻沉降是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其基礎層面的設計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對其周邊的環境,沒有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導致施工中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另外,在施工的過程中,管道安裝不符合要求、管道底部及檢查井周邊回填夯實碾壓不規范不到位,綠化帶與路面結合處填土作業不符合規范,灰土拌合不均勻,防水措施不到位,在濕陷性黃土地區管道周邊遇水滲漏后極易造成路面沉陷。橋涵涵臺背防水涂料涂刷不到位,過渡段橋梁臺背回填碾壓夯實未按規范要求分層夯實碾壓,那么在道路橋梁工程長期使用的情況下,路面的承受力超出一定的負荷,從而導致路面發生不均勻的沉降。
2.2裂縫
裂縫是公路橋梁常見的一種病害現象,其其主要表現為公路表面或者橋面出現縱橫向裂縫、不規則網狀裂縫等,如果情況嚴重的化還會造成大面積破裂問題,由于造成道路橋梁裂縫的因素較多,只有針對不同病害原因進行分析,才能找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從根本上降低裂縫問題的產生。從以往的橋梁裂縫來看,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橋面剛度不夠所造成的,在長期的荷載作用下與重力荷載下橋面逐漸出現變形,而引發鋪裝層開裂。除此之外,公路橋梁在建設中經常會應用到鋼筋混凝土材料,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干縮特點,在長期使用中經過時間的推移會產生干縮裂縫,影響整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也是引發裂縫的一個主要方面。綜合來講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與設計、施工材料質量、行車荷載等多方面問題。
2.3橋梁伸縮縫跳車病害問題
在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對橋梁的伸縮縫往往采用切開瀝青體后,把事先制成的結構體插入切口中。但在伸縮縫的施工進程中,多數情況下并沒有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規范,僅僅只進行了簡單的標高測量,之后進行焊接并加入混凝土。這樣的處理方式,對伸縮縫起不到任何控制作用,再加上工期要求比較緊,混凝土并未達到需求的凝固強度就被投入使用。
2.4侵蝕病害
侵蝕病害,其主要是在道路橋梁的表面發生起皮并出現脫落的問題。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侵蝕病害,如果工程技術人員的處理不夠得當,加上風化的侵蝕,會導致工程的墻體結構出現非常嚴重的形變,從而影響到車輛的安全通行。其次,因為侵蝕病害的出現,道路橋梁的橫截面積會有所降低,從而導致橋梁縱向應力會變大,進而對道路橋梁的結構帶來極大的影響。
3.道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的一些處理技術
3.1低壓注漿及灰石擠密樁修復處理方式
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處理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針對其裂縫、不均勻沉降發生的因素,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利用低壓注漿修復處理方式。但是,在修復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其裂縫寬度的大小,制定其處理方式。同時,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處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材料作為灌縫的主要材料。并且在處理的之前,應當對其裂縫的部分,進行全面的清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裂縫修復的緊密性。對路基沉降地段還可以采用灰石擠密樁作業,拌合填料塊狀生石灰2-4cm,碎石屑采用5-10mm,碎石樁夯實,灰石比例1:1,施工時摻入5%粉煤灰。樁頂封口施工,深度在路面下結構層范圍內采用C20水泥混凝土填實封口,深度在路面下面層采用瀝青混凝土AC-20填實密實。
3.2裂縫修補技術
在橋梁病害現象中,裂縫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采取裂縫補救措施,能夠降低裂縫的擴大化發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橋梁構件表面發生較小的裂縫現象時,必須加以重視,采用耐水性較強的施工材料,進行填充修復,降低裂縫擴大發展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不利影響。當裂縫問題較大的時候,需要采取延展性與伸縮性較好材料,確保修補的合理有效。第二,對于大面積裂縫處理,需要對原有混凝土進行鑿除施工,通過加大截面面積的方法進行加固,首先將構件表面的鑿毛處理干凈,采用同一標號的混凝土進行澆筑填充,從而達到加固效果。第三,當采用鋼板材料進行加固的時候,對施工方法及材料要求要有詳細的分析,能夠有效實現橋梁裂縫的處理,通過裂縫修補技術提高橋梁的整體質量。
3.3加強建筑材料的質量管理
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必須加大建筑材料的質量管理力度,檢驗每一批建材的質量和質量檢驗證書,經檢驗合格以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對于部分特別的建筑材料,還必須開展相對應的檢驗分析工作,等到全部檢驗完成,報告單顯示合格后才可以將建筑材料送入施工現場,防范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混入施工現場而影響施工質量。另外,要加大對現場成品和半成品的質量管理力度,從工程建設的起點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3.4剝蝕病害處理技術
從而近幾年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侵蝕病害現象在大范圍的出現,因此施工方需要加大對于工程建設耗材的質量檢測力度。在對工程當中所出現的侵蝕病害進行修補時,工程技術人員需要先將預先檢測工作開展好,并與實際的結構特征相聯系,對極易出現侵蝕病害的區域進行精準的判斷,并及時對該區域開展有效的修補工作,使其表面得到完全的清理,最后使用環氧砂漿對病害區域進行封閉處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侵蝕病害的出現。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的一些病害,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并且針對其病害,提出了一些施工處理技術,通過利用有效的技術形式,以此提升了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的質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病害,增加了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和性能,這對我國社會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參考文獻:
[1] 王曉宇.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8(31):80-81.
[2] 田凱.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及施工處理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18(13):53-54.
[3] 王欣.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20):97-98.
?。ㄗ髡邌挝唬褐貞c瑞達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