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走過了四十年的歷程,我們的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也在不斷提升,改革開放令我國實際生產力也發生了質的飛躍。但是,在這四十多年來的高速發展之中,我國的自然環境也在被不斷破壞當中,因此強化建設自然保護區在林業發展道路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何有效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如何對我們的林業資源環境進行保護,已經成為林業資源發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這些舉措也都是為了實現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自然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
當前隨著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是我國森林資源的生態系統也受到了不利影響,保護自然資源已經發展為全球化的關注點。森林資源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而且在保持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最新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生態文明建設已經作為重點被納入政治報告當中。為了實現我國列入世界強國之夢,我們不單單要發展經濟建設和文明建設,還要著重將生態文明建設一起抓,而且同樣兩手都要“硬”。當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結合我們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現狀,著手增加自然資源中的森林覆蓋率,提高全民族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恢復良好的生態環境。
1 當前對我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現狀分析以及存在的問題
1.1 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缺乏科學性的認識
在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當中,有一些不好的現象存在。人們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對大自然的向往程度更加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親近大自然的旅行,但這無形當中為林業系統帶來了傷害,一些相關的生活垃圾,人工污染和破壞隨之而來,甚至要有一些人為因素導致的森林火災等等,這些都直接給森林資源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這就要求了我們要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引起公眾的重視,同時相關部門可以加強監管懲罰措施,嚴厲處理違反保護規定的人群。另一方面,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加大工業化的生產,這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污染了生態環境,影響了自然保護區中林業資源的正常發展。因為企業會認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是不需要任何生產成本的,所以更加肆無忌憚的對資源進行無償占有、盲目開發,甚至直接損毀自然資源。比如,在某農業大學對森林多種效益的研究中發現,人們為了獲取9.8%的直接產品效益,卻是間接以犧牲90.2%的林業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代價的。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這種毀滅式的自然資源開發,并且這種現象在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中比較常見。
1.2 缺乏科學的協調機制,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法律不完善
相關的環境法和資源保護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態破壞的惡化,但是由于有些法律法規太具有行業傾向性,導致在執法時出現空白、內容重復甚至是相互沖突。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無法進行科學的協調保護[1]。比如,在我國的《森林法》中,對相關森林資源的采伐量提出了控制制度,但是卻沒有對大量森林資源的生態環境做出不利影響評估,也沒有提出相關的防治措施。這樣會導致對相關自然資源的分配規則中,出現森林資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相關的自然環境保護中,森林資源在不斷
被濫開發。
2 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
第一點,要不斷加強宣傳和培養對生態環境和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的,從而提高全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公眾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會改變大家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環境保護大使形象,讓公眾在不知不覺中就參與到保護自然行動中來。同時,在學校的基礎教育當中,也不斷培養良好的保護意識,從小抓好環境保護的教育。
第二點,加強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中相關林業資源的監管力度。為了更為有效的保護林業資源,相關部門可以開展對林業資源的監管工作,加強森林間的巡視,增設多個巡視崗位,防止再對森林資源做出額外損害。與此同時,教育游客要養成自我保護和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嚴查一些游客可能隨身攜帶的危險易燃物,以免造成森林火災。另外,針對企業而言,要提高其認識高度,認清企業長遠發展的方向。在保證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的同時,企業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大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力度,將企業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良好結合起來。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也是一種保護生產力的方式。要想保證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就必須走持續協調的發展道路,不要做出一些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破壞經濟長期發展的舉動[2]。
第三點,加強對自然資源中林業資源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因為病蟲害的發生對自然資源來講是一大威脅,加強對這方面的防治工作,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護我們的林業資源,保障林業系統實現良性發展的模式。合理搭配森林物種的多樣性,加大監管制度,以保證森林資源不受外來物種侵害,從而保證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
3 結語
以上是筆者就目前的生態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不均衡的關鍵問題,并且對如何解決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提出探究性建議,希望對科學化、可持續化的生態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于朋良.淺析土地整治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9(3):5.
[2]張敏.河北省自然資源配置效率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9(6):1084-10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