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瀆鎮果樹生產和發展方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力發展適合本地的果樹產業,有助于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同時還可以促進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了更好地促進本地農民群眾的收入增加,在文中就筆者所在地區的果樹建設以及發展進行探討,希望可以有效地促進本地果樹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果園建設;觀光農業;果樹
果樹產業是一個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的朝陽產業.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將成世界最具有潛力的產業之一,近年來,世界果品消費量以20%-25%的年增長率不斷發展。在我國果品需求越來越大,大量的進口水果,嚴重擾亂市場,給我們的本地產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木瀆鎮處于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氣候溫和,雨水充足,處于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適度地帶,年平均氣溫15°C-16°C,年平均日2000-2200小時(h),年平均降雨量1025-1200毫米(mm),無霜期220-240天(d)。而且木瀆鎮近于太湖,太湖水體調節十分有利于常綠果樹的生長。
經濟發展形勢有利于發展果樹產業,從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穩定著手,在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推進無公害生產、促進農產品加工銷售、開發觀光果園、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等方面開展工作。我們認為生產上還存在若干問題有待于摸索和解決。首先果品生產的組織化、產業化程度不高;二是一些新技術還不能盡快被接受和應用;三是果農缺乏品牌意識。
1 果樹新品種引進、示范、推廣
從浙江引進東魁楊梅、早熟溫柑,解決現有的實生楊梅不結果問題、提高生態林的經濟效益、改變國慶前后本地只有青桔子上市的現狀、優化和豐富我區果品的品種。從鄭州果樹所引進油蟠桃,引進葡萄種植100畝,引進黃桃種植60畝,引進車里子100畝。為我鎮的觀光果園建設打下基礎。
果桑的鮮果銷售:
目前有果桑面積38畝,近期將陸續進入結果期,在銷售方面要及時拓寬鮮銷渠道、聯系加工企業,做好種植農戶與銷售、加工單位的銜接工作,確保果桑產業的持續開發。果桑前景良好,我鎮可以適當發展。
在果樹生產及技術推廣中,首先組織技術網絡、辦培訓班、農藥具配套供應、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其次結合本鎮的情況、山區面積多,做到合理規劃,科學種植。利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好機會,全鎮著重加強對低產園的管理,改變產量低、小老樹等。為快速恢復和發展果樹生產奠定了基礎。同時隨著鎮、村工業化程度的提高,農村勞動力向工廠轉移,栽果套種勢必要走向省力化之路。由此在管理上,我積極提倡全面“果園全面套種管理”既省力又省工省時,很快得到果農的認可與響應,為維護和發展果樹生產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我鎮現有經濟林3000多畝,其中梅子還可以出口創匯,從粗加工到細加工,可以一次生產多次增值,收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2 無公害果樹生產技術的推廣和培訓工作
今年開展的科技入戶活動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反響。明年要繼續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活動,針對一
些經濟效益好的樹種(如枇杷、葡萄等),要加強無公害農藥的使用、果實套袋、矮化栽培、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訓;對楊梅等特產水果、要加強克服大小年方面的技術培訓。積極篩選推廣新農藥、強化無公害農產品的意識。2011年12月蘇州美林園林新品種開發有限公司的鮮食葡萄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綠色食品。
3 搞好科研,提升果樹生產科技含量
做好各類延續課題的實施工作,爭取新的項目,在果樹病蟲測報上要加強工作,及時發布病蟲信患、推介新農藥、推廣有機肥。
4 生態旅游、體閑、觀光農業的開發
結合果樹生產、自然生態和區位優勢開發我鎮森林休閑觀光農業,順應蘇州市農業發展規劃,不斷完善特色果品基地建設,培育出集生產、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特色果品生產基地-蘇州美林園林新品種開發有限公司、開東生態園藝采摘園。
利用我鎮的地位優勢及原有的山區經濟林,區域特色、城郊優勢,集約各類資源,建休閑、觀光度假的生態觀光園,延長產業鏈。讓游人在欣賞自然景觀時有事可做,樂此不疲,流連忘返。白象灣生態觀光園、穹窿山森林公園。
圍繞我鎮果樹產業的發展要求和針對果樹產業中存在的問題,現要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繼續加大果樹良種化的改造力度,通過推廣新品種,調整樹種結構,淘汰滯銷水果和改造低產園,促使我區的果樹生產更上個新臺階;
努力拓展銷售渠道。通過成立合作社來推動水果產業的組織化、產業化;
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高果農的品牌意識。對外要積極宣傳本地水果品牌,對果農要加強品牌意識教育,做大作強水果產業;
繼續加大四新技術的推廣力度;
根據本區的產業結構特點,自然生態和區位優勢,結合財政項目的實施來開發我鎮休閑觀光農業,不斷完善特色果品基地建設,培育出集生產、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特色果品生產基地,延長產業鏈,使得果農在一產和三產都能得益,切實落實黨的建設新農村和和諧社會的大政方針。
【參考文獻】
[1]白巖,宣景宏,李莉.我國老果園改造現狀及對策[J].北方果樹,2019(03):47-49.
[2]謝繼蘊,付青葉.中國水果生產的集聚動力與省際貿易成本影響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9,35(08):134-138.
[3]金根.地產水果何以打出牌子爭市場?[N].蘇州日報,2018-08-23(A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