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代背景下輔導員的職業定位及角色轉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的領路人,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在新時代背景下,時代在發展,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也促使了學校的環境發生變化,作為輔導員要重新做好職業定位,并對自身的角色重新認知。
  關鍵詞:輔導員;職業定位;角色轉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3-0140-03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s are the leader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y undertake 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ents' daily affairs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times are developing, and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have also prompted changes in the school's environment. As counselors, they have to recognize their professional functions and re-recognize their roles.
  Keywords: counselor; career orientation; role transformation
   高校輔導員這一字眼是中國特有的,出現于上個世紀。在國外,與之相近的詞語被稱為counsellor,即對學生非學術活動、課外活動等方面的管理與指導的人員。國外的counsellor制度出現得較早,具有很長的歷史。意大利、美國、英國、法國等高等教育強國早就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學生事務管理制度、機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理念與方法[1,2]。
  一、中國輔導員職業制度的時代演進
  從時間上來說,輔導員制度在不同的階段表現的形式不同。最早的雛形概念可追述到1921年,當時就有專門負責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工作的人員,這就是最早時期的輔導員雛形。1953年,清華大學率先實施了輔導員制度[3]。1987年“關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任命教師的實施意見”強調,輔導員被定義為大學教師。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的辦學規模等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等方面也做了相應的調整。2004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和原則。2005年,“關于加強高校輔導員和班主任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強調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文件中對輔導員工作、培訓和發展做出了詳細的規定。2017年修訂了“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立德樹人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環節,加強輔導員團隊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是一個重要方面,統籌規劃和建設輔導員隊伍,不斷提高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輔導員的主要職責、工作要求也做了重新的闡述。普通高校輔導員培訓計劃(2013-2017)強調建立健全多級培訓網絡、不斷擴大培訓覆蓋面、加強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課程和教材建設,促進輔導員開展工作和學術研究,積極推動輔導員學歷的提升,加強實踐教育。推進網絡培訓平臺建設,組織海外學習和培訓,為輔導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指導。
  二、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新理解
  輔導員在高校中的作用不言而喻。2004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用輔導員取代了政治輔導員這一稱謂。政治功能已經不能包含整個輔導員的職能,輔導員的職能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隨著大學開始擴招,每年大學生的數量呈現上升的趨勢,管理的要求逐漸提高,輔導員職能也出現多樣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輔導員職能的改變[4-6]。如今,大學生思想上積極進取、個體意識較強,但與此同時,大學生也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責任心嚴重缺乏等負面因素。輔導員作為教育的主體,工作的范圍較廣。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的一項基本職能,旨在加強大學生的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理想信念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質。輔導員另外兩個基本職能是學生事務管理和咨詢服務,這兩個職能從本質上看,更多是體現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高校輔導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涉及的面很廣也很雜,比如獎助學金、黨團建設、宿舍管理、組織開展活動等等。咨詢服務涉及到大學生整個大學生涯時期,學業方面咨詢、心理問題咨詢、情感問題咨詢、日常生活咨詢、職業規劃咨詢,就業指導咨詢和研究生考試咨詢都是輔導員的咨詢服務。學生事務管理和咨詢服務還需要多層次和多樣化的教育,重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輔導員職能轉變最重要的是提倡專業化、專家化、專門化,這也是輔導員自我提升和發展的最終目標,輔導員專項課題、學術論文是著重體現一個輔導員學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9]。此外,輔導員博士專項計劃是輔導員提高自我的一個重要途徑,教育部每年會提供在職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的名額。從以往的統計來看,每年的名額非常有限,國家應該鼓勵輔導員發展學術科研能力,擴大在職輔導員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的名額,讓更多的輔導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領域的專家。努力做到,立德樹人、咨詢服務、學術科研相結合的專家型輔導員。
  三、高校輔導員角色轉變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對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這也就意味著輔導員并不是學生、家長或者社會人眼中的“高級保姆”。新時代輔導員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糾正過去錯誤的角色定位。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內涵包含很多,人生導師不僅僅是在學業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關心,思想上、生活上、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上也需要進行指導。在思想上,輔導員所要做的就是從以往的“保姆”角色轉變為思想的引領者,牢固樹立學生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識,要學會引導學生成長。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和理論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反映了輔導員政治要求的新高度[7,8]。學習上輔導員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方式進行相應的指導,并做好與專業課老師的溝通,重點關注兩頭學生的學習問題。在職業規劃和職業指導中,要糾正過去的錯誤觀念,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生生涯,對學生的四年進行一個長期合理的規劃,讓學生能有計劃、有目的地度過大學四年。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中,師生關系是最重要的關系,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關系。目前,大多數輔導員剛開始工作,特別年輕。他們往往充滿激情和決心做某事。年輕的輔導員面對學生,必須清楚地了解他們在能力,經驗和水平方面的現狀。勤于思考,謙虛學習,關心每個學生。在生活中,師生關系應由傳統的說教轉為師生的朋友、師兄師姐這樣一個新角色與學生相處關系。和學生的相處要以師生平等的關系為前提,改變以往嚴師的形象,對于年輕輔導員來說,努力創建一個積極,健康,團結的氛圍與環境特別重要,也有利于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便于更好的開展學生工作。
  參考文獻:
  [1]楊建義.以制度安排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基于對《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8(01):87-90.
  [2]劉宏達.中國特色高校輔導員制度建設的多維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11):87-93.
  [3]趙海濤.高校輔導員的獎勵制度及優化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7,9(04):30-33.
  [4]李永山.論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職業能力的專業范圍——基于《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130-134.
  [5]楊真.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8):199.
  [6]王媛.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方法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08):77-78.
  [7]劉銀.準軍事化管理制度下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01):158-160.
  [8]吳巧慧.又紅又專:高校輔導員的素質要求與價值引領[J].高校輔導員,2017(05):45-48.
  [9]袁尚會.輔導員專業化的基本內涵及實現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4):59-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8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