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區域產業升級下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電子商務對產業的市場輻射范圍、信息暢通性、產業.集聚發展等的影響在推動區域產業升級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借助電商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成為許多地區的選擇。以福建省為例,分析了電子商務高職教育在推動區域產業升級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高職院校需構建電子商務專業群,滿足電商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并詳細闡述了電子商務專業群構建路徑。
  關鍵詞:產業升級;電子商務;專業群
  1、產業升級的內涵
  產業升級主要是指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具體包括產業鏈結構的優化、生產效率的提高、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產品質量的改善。
  產業升級可以按照宏觀和微觀角度來區分。在宏觀層面,產業升級主要指產業結構的變化,即三大產業的比重變化,產業結構從以第一產業為主過渡到以第二產業為主最后向第三產業傾斜。在微觀層面,產業升級主要指通過新技術的創新應用,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
  影響產業升級的因素包括技術進步、政策變動等,模式主要包括產業結構高度化、加工程度高度化和價值鏈高度化。
  2、電子商務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
  產業升級要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生產效率,就必須依靠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電子商務是典型的技術創新應用,可以促進傳統產業的體制、組織結構和技術的創新。電子商務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具體如下:
  2.1 擴大市場輻射范圍
  《2018年(上)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網購用戶規模達5.69億,快速增長的網購用戶規模為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全天候不間斷的交易突破了傳統商務在時空上所受的限制,隨時隨地交易成為電子商務最特色的亮點。
  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將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以上。隨著網絡交易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經營者開始利用電子商務手段來開拓市場,將產品及服務輻射至全國乃至全球。
  2.2 提高市場信息反饋效率
  由于受信息化水平及企業規模影響,傳統企業在市場、用戶、產品等方面的信息具有極大的不對稱性。而電子商務具有網聯網開放性的基因,使得企業在獲取市場動態、消費者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變得更為高效快捷。
  傳統商業模式中,商品需要經過多層流通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消費者對商品的反饋信息很難達到生產者。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破除了生產環節與消費環節之間的信息壁壘,生產者能夠快速便捷地獲取消費者需求與行業最新動態信息,進而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
  2.3 優化產業鏈結構
  電子商務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可以有效提升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效率,改善上下游企業間的信息傳遞與合作關系,進而優化產業鏈結構。
  電子商務模式中信息傳遞的快捷性與開放性,使得不同規模的企業在面對相同水平的信息時,只能將更多的專注點轉移到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上。高度的競爭壓力迫使企業不斷加大創新投入,用新技術改進業務流程。供需關系的變化也迫使生產企業時刻關注國內外發展狀況,與供應商、服務商等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以便研發生產更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這些都促進了產業鏈結構的優化和產業創新發展。
  2.4 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用戶需求相對穩定,企業為獲取市場競爭力,一般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隨著工業化發展,社會供需結構發生變化,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出現,促進了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這種趨勢迫使企業更加專注于提高用戶需求的響應力,這要求企業生產分工更加精細,傳統的分散式生產開始向產業集群生產轉變。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推進了產業集群分工協作的發展。
  3、電子商務高職教育推動福建省產業升級現狀及問題
  “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于支持福建快速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包括支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等[3],福建省正在經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變革。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福建省資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福建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如《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福州市電子商務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O2O年)》等文件來加強電商支撐體系建設,促進電商產業集聚,以電子商務為核心提升地區的生產效率,促進地區產業升級[4[5]。
  3.1 電子商務推動福建產業升級現狀
  (1)電商行業已具備一定規模
  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福建省電商行業已具備一定規模。福建省位于全國縣域電商發展排行榜上位于第二梯隊,安溪等12個縣在“2017-2018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中榜上有名,福州、廈門、泉州和莆田等四個城市先后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2)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初見成效
  福建省在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等四個城市均建立了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商模式的介入和傳統產業的升級。
  3.2 高職電子商務教育推動福建產業升級存在的問題
  (1)專業人才缺口較大
  由于高校培養滯后于行業的快速成長,致使大量電商企業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影響了企業的持續增長。雖然福建省已在電商產業占據一席之地,但仍極度缺乏具備綜合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運營、推廣等方面。
  (2)專業設置與經濟結構不匹配
  目前,高職院校主要根據畢業生在人才市場的就業信息進行專業的設置,但這只能反應當下產業結構的人才需求,不能很好地把握未來趨勢,導致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不匹配,契合度不高的現象。  ?。?)專業建設存在片面性
  部分高職院校在新增就業時往往片面追求就業熱點,導致專業設置存在一定盲目性,且專業建設相對滯后,導致畢業生就業難,不能很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專業內涵建設不明,專業定位不清
  部分高校受限于師資力量和實訓條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與電子商務專業實質相差較遠,導致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與企業崗位不相符,缺乏專業設置評估與調整機制。
  4、福建省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路徑
  當前,福建省在處于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期,必然要求轄內高職院校的專業結構設置能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一致,培養的人才符合區域經濟人才需求。針對現有高職電子商務教育在推進福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建立以電子商務專業為核心的專業群,通過加強相關專業的關聯交叉,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專業群優勢,增強市場適應性,更好滿足福建產業升級的需要,是福建高職電子商務教育的必然選擇。
  4.1 建立電商人才預測與專業調整機制
  電商人才預測與調整機制指以區域經濟發展人才需求為導向,定期對電子商務專業設置情況進行評估,并指導專業群的課程設置、師資配置、專業設置。定期進行深度調研,采集電商企業人才需求信息,對崗位分布、人才結構進行分析,并對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跟蹤,綜合形成調研報告,預測電商企業緊缺人才結構。
  依托電子商務行業專家、專業帶頭人設置分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電子商務專業群動態調整機制,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辦法對已有專業及課程進行評價,計算與產業結構需求匹配度,對專業群專業結構、課程結構進行新增、改造、撤銷等調整,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服務區域經濟。
  4.2 改革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最核心的問題。由于電子商務領域人才需求的實踐性與復合性,必須打破原有的學校主導的培養模式,積極引入校外資源,引導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工作。
  電子商務工作室教育模式主要指以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為基本教學功能單位,校企深度融合,工作室承接企業實際商業項目,雙創型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完成實際項目,將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該模式讓學生參與半市場化工作室的實際運轉,以實際項目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避免了以往重理論講授,缺乏實踐操作的缺陷,可以實現校園和企業的無縫對接,培養出一批高素質復合型現代電子商務人才。
  4.3 構建分層次的專業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由于電子商務專業群是多學科交叉的專業群,這要求電子商務專業群課程體系必須打破原有專業課程體系的局限和壁壘,同時又要避免主次不分的情況。
  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時,應該結合企業崗位設置和教學實踐安排,采用“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擴展課程”的分層級模式,以保證專業課程體系能夠滿足電子商務領域不同工作崗位的人才培養需求。基礎課程為專業群中具有共性、基礎性的課程集合,培養學生通識能力;核心課程為電子商務等專業性、核心型的課程集合,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電商人才的技能專業化很重要,但電商人才也是復合型,因此應當設置一定比例的擴展課程,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創新創業課程、人際交往課程等。
  4.4 開發共享實踐教學資源
  實訓體系以及配套的實訓項目,是電子商務專業群的重要優勢。電子商務專業群中各專業培養目標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得專業群共享實訓資源成為可能。開發電子商務專業群共享實踐教學資源,就是要改變以往以專業為單位建設的孤立的教學資源庫模式,將原來分屬于不同專業的實訓資源按照專業群設置有機組合成一個整體的實踐資源。
  許多高校已經建立了如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單專業實訓基地,現在可以根據電子商務業務流程對各實訓基地進行整合,形成一個電子商務專業群綜合實訓基地,增強實訓基地的專業性和集中性,保證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的正常開展。
  形成的專業群實訓基地,可以有效匹配校企合作,使實訓基地最大限度模擬企業真實環境,設置真實崗位和商品流通,滿足專業群內個專門化的教學需要。通過校園網絡形成資源共享,可以節約辦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
  4.5 建立雙師型實訓指導教師團隊
  電子商務專業群的實踐特征,要求教師隊伍應該是具備深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隊伍需要通過引入行業專家來擔任導師和自己培養相結合的方式來建設。學校聘請行業專家來擔任教師授課,不僅可以借鑒企業專家的行業經驗,引入企業項目來更好培養學生,還可以幫助企業提前儲備人才資源。
  同時,高職院校也要加強自身復合型教師培養的造血能力,鼓勵教師積極到企業實踐鍛煉,參加各類專業培訓,以提升專業教師的實戰經驗和實操水平。形成校內外、兼專職教師隊伍長期建設規劃,保證學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專業性與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肖鴻晶,肖燕,鄒文健.電子商務促進產業升級的作用機理研究[J].科技廣場,2016(10):148-151.
  [2]許慧珍,轉型升級形勢下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研究——以廣東省汕頭市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49-165.
  [3]李小穩,黃騰華.“互聯網+”與福建產業升級轉型研究[J].海峽科學,2017(3):53-56.
  [4]游天嘉福建省電子商務產業園現狀分析[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14-18.
  [5]曹懷虎.電子商務促進京津冀地區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實踐路徑研究[J].電子商務,2018(5):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8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