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臺的案例教學法和PBL教學法在醫學檢驗教學中的聯合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醫學檢驗專業在臨床學科中具有實踐性強、專業知識廣泛、與臨床緊密結合的特點。醫學檢驗對學生要求較高,既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將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并有較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操作之中,培養出具有較高的臨床思維能力以及臨床溝通能力的醫學檢驗人才。傳統的單純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講授模式單一,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往往達不到預期,教師不但沒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有抵觸情緒,難以主動接受學習。
關鍵詞:微信平臺 案例教學法 PBL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4(a)-0226-02
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法[2]。PBL教學方法是以臨床病例作為導向,設計并提出問題,通過學生、師生之間的討論、總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運用到實踐中去。微信(WeChat)是中國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在線聊天、語音聊天,具有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功能。在用戶使用的社交應用中,微信使用率達到87.3%,位于三大社交應用軟件之首。本文擬將這兩種教學方法結合,并使用微信平臺,充分發揮各教學方法的優勢,達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案例教學法以及PBL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案例教學法最初于1870年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首次引入法學教育[3],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根據課程的理論課內容選取臨床常見的病例作為本次課學習的中心點,圍繞該病例,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在課上與同學、老師進行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4]。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是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最初是1969年美國學者創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強調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學習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的學習模式[5]。PBL教學法圍繞病例設計若干相關問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通過組員之間的討論,使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提高了臨床思維、團隊協作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 應用微信平臺進行案例教學法以及PBL教學法的微信平臺在知識交流中應用的優勢
隨著智能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普及,微信成為了人們通訊交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高等學校學生普遍具有智能手機依賴現象[6]。將微信作為學習平臺,在學習時間和空間上不受限制,而且更容易被學生群體接受,提升學習興趣。教師可通過微信群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搭建教學平臺,將本次課要討論的案例以及相關問題以文字、圖片、視頻或者語音的形式提前發給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有效實現資源共享,操作便捷,教學內容傳播便利。在每一堂課后,學生可以自行使用手機微信群在教學內容不熟悉的地方停頓,反復觀看,有助于課后復習,拓展知識面。
3 應用微信平臺進行案例教學法以及PBL教學法的不足與展望
在課堂中以案例為中心展開教學內容,圍繞設計好的問題進行討論,將理論課知識與實際操作融會貫通。案例的質量和設計要以學生興趣和社會熱點出發,案例的相關問題圍繞教學大綱、教學重點以及學生常見的問題提出。教師應該勤于學習,交流,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多總結學生在實踐中的常見問題,與學生勤于溝通交流,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積累教學經驗,以便持續改進,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教學水平[7]。
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有限,網絡資源廣泛,有的學生也容易接觸不良網站,這就需要任課教師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通過教材、圖書館書籍或文獻、網絡等資源進行相關資料的查找,可以通過微信及時與小組內成員分享討論,互相交流問題,教師在群內可以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態,作為以后的考核成績,教師可以在微信群及時給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和修正,學生也可以參與問題的討論和糾錯,以此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習和實踐能力提高。
微信平臺具有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點,不需要拘謹于固定教室,不需要固定時間,屬于移動性教學模式。使用微信平臺可以更容易的共享學習資源,任何時間都可以回憶反復學習,也提高了教師時間的利用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非常便捷。不過由于學生與教師不一定處于同一教室、同一上課時間,因此微信學習平臺帶來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容易引起學生的惰性,因此教師對教學法的認識和應用有待于提高,比如課后留下作業,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在醫學檢驗教學中以微信作為平臺開展病例教學法以及PBL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再是傳統單純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加豐富,實踐與理論有效結合,對待臨床問題得到有效分析、解決,臨床思維能力提高,通過學生之間互動,師生互動,提高了溝通能力,加深了師生友誼,也為臨床溝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礎,是一種具有廣闊發展潛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霞梅,曹昭,張福勇,等.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法在醫學檢驗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24):3798-3800.
[2] 曹向紅,彭傳梅,王佳,等.案例教學法在醫學檢驗實習教學中的實踐與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138-139.
[3] 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 姚忠義.案例教學法在兒科麻醉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1):108-109.
[5] 崔曉陽,李益,廖虎,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醫學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6] 王歡,黃海,吳和鳴.大學生人格特征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社交焦慮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4, 22(3):447-450.
[7] 海洋,康慧穎,殷波.多種教學方法在臨床醫學專業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0):88-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