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PBL教學法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目前,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本文結合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闡述了該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PBL教學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 應用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授課為基礎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更趨向于應用型,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牢固、更系統地掌握理論基礎知識,但缺乏自主創新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會有很大差異。PBL(Problem法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現實世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PBL教學法概念
PBL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醫學教育,并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多種學科領域中,它已成為一種國際流行的教學方法。PBL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它給學生設定混亂的、結構不良的情境,讓學生掌握情況,自己分析問題,逐步解決問題,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學習。學習解決該問題所需的知識。教師將實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作為教學素材,用問題不斷激發學生去思考、探索、最終解決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學,老師幫”。
二、PBL模式應用于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優勢
1、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環境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有豐富的操作內容,對學生有較高的吸引力,如果教師能夠營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學生在課堂上就會積極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將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PBL教學模式下,為了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往往會創設特定的問題情境,創造一個相對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
2、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由于計算機基礎知識薄弱,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能針對遇到的問題及時與教師交流。隨著PBL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有更多的機會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師生平等的氛圍環境下,學生及時提出問題,從而消除知識盲點。此外,教師還可以把重心放在重難點知識上,設定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更深刻地了解知識。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PBL模式以問題為導向,直接從實際問題人手組織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暴露出學習疑問、思維、障礙,另一方面,可以顯示學生獨特個性、才智與創新,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尋找和分析問題,獨立查閱信息,與其他學生和教師交流,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并通過自己的解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構建和遷移。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有效的提高查閱信息資料能力、科研能力、表達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外語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等。
三、PBL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PBL教學法的實施包括提出問題;制定目標;解決問題與總結評價四個環節。首先,提出問題。教師應針對重點學習內容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并積極引導學生分析與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同時,課堂教學內容應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如制作廣告銷售頁,制作個人簡歷,分析考試成績表等等,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學習內容。第二,設定目標。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各個小組在進行討論和研究的過程中,選擇成員感興趣的問題,然后為問題設定一個有針對性的目標。以制作個人簡歷任務為例,教師要保證學生分組的合理性,確保小組有較高的學習主動性,選出領導小組工作的組織者。經過小組討論,選擇制作的內容,比如簡歷封面、目錄、個人簡歷、自薦信、技能證書等,確定工作目標并進行詳細的分工。第三,問解決題。根據每個小組的工作目標,教師應積極引導他們進行積極學習,通過協作方式來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新的問題,因此應合理地調整原有的計劃目標。在運用PBL教學法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處于主動地位,他們可以積極思考、分析和探索等,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小組工作的總體方向和進度,引導與監督小組完成工作任務。小組內部的成員需要進行分工并進行工作,如果遇到問題需要利用書籍或網絡、討論的方式來尋找解決方案。如果小組的工作不能順利開展,教師就要進行有效地協調工作,確保學習任務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第四,總結評價。由小組和師生共同進行總結評價,每個小組組織實施完成任務,教師巡查協助指導。任務完成后,各小組組長展示學習結果進行總結匯報。教師驗收各小組完成的任務,指出學生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并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此外小組之間相互評價,交流學習經驗,共享學習成果。在整個過程中,既要進行總結性評價,又要進行過程評價。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動態的跟蹤和指導,及時發現各小組的問題,激發學生在下一個任務實施時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教師在進行點評的時候,則要詳細、全面地總結問題所涉及的知識,以確保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便于理解和記憶。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和小組,教師應相應獎勵他們,不斷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同時為PBL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更好應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結束語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提出適當的問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通過問題的討論過程,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PBL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需要以項目或任務為載體來掌握知識,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局限性,并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會因為學生自身原因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中過程中,PBL教學法應不斷改進完善。如何運用PBL教學法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是今后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