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PBL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PBL教學法已成為國際上廣為關注的一種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在藥劑學教學過程中,用PBL教學法改革現有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調動積極性非常有意義。然而,PBL教學法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PBL教學法進行改良,將其與多元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各取精華,旨在提高教學質量,為探索更有效的培養高素質藥學人才的教學方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藥劑學;創新型PBL教學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9-0177-02
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技術學科,實踐性、操作性極強,其理論教學內容繁多,且重在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1-3]。傳統的課堂教學受學時和資源等因素限制、無法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單一的“灌輸式”授課方式,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究知識的能力。因此,本課題組在《藥劑學》理論課教學中引入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4]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消除課堂內外的限制、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發現了一些弊端,如:該法實施中缺少對知識掌握的全面性、系統性;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技巧和全面掌握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知識都有很高要求。因此,本課題組將單一的PBL教學模式改良,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取長補短,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一、創新型PBL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創新型PBL教學法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性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4]。因此,教師首先要設計出適合學生自學的問題,同時該問題要符合授課內容,又要貼近生活,使學生對提出的問題產生興趣。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交流、研討,使得學生能夠加深理解,而教師可針對學生不理解的內容再詳細講解。其次,將人數較多的大班重組為小組形式,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班內小組討論,并將其與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對比教學及現場教學靈活結合運用,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創新型PBL教學法有益于營建主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思考,通過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及合作能力,有利于克服、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記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促進作用。
二、創新型PBL教學法在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預習。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目的,運用啟發式教學,將設計好的案例及問題提前發給學生,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推理和分析,鍛煉自學能力。
2.提出問題。問題是創新型PBL教學法的核心,如何精心設計問題是運用創新型PBL教學法的關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所提問題應具有啟發性、趣味性、實用性,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藥劑學的大多數問題來源于生活,比如片劑、注射劑、膠囊、貼劑等,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各種疑問,如:為什么制劑有口服、注射、外用等給藥方式?為什么口服制劑有的是片劑、有的卻是膠囊劑?可以不可以將注射劑改變劑型以方便給藥?有哪些方法可以實現緩控釋釋藥?哪些緩控釋片可以掰開服用,哪些不可以?如此設疑可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
3.分析與解決問題。在問題分析中,教師要盡量把學生引入到問題中去,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這樣的學習思考必然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意識到他們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還需要獲取哪些信息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檢索學習材料及信息,查閱專業期刊、數據庫等資源,如各國藥監局網站和藥學專業網站。針對學生對制劑生產及應用缺乏感性認識,教師僅通過板書和語言反而讓學生感到抽象和枯燥。我們以“哪些緩控釋片可以掰開服用,哪些不可以?”為例,讓學生進入藥店調研并查閱藥品說明書,通過檢索相關信息提交答案,教師組織學生講解與討論。另外,我們還結合案例教學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欣弗事件被廣泛作為藥劑學課程的案例進行無菌制劑的教學。在“欣弗不良反應病例出現的根本原因?”問題基礎上,學生通過調研,并進行案例分析,加深對無菌、無菌制劑概念的理解與記憶,從而加強了教學效果。
4.歸納與總結。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探討中,教師可順勢引導進行歸納總結,如:如何根據原料藥的理化性質合理地選用輔料及確定用量,合理設計工藝流程及選用適當的制藥設備,最后制備出質量合格的片劑。例如,我們需要做緩控釋制劑,其效果是否成功,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輔料的選擇特別關鍵。常用的藥用輔料就有羥丙甲基纖維素、聚乳酸、黃原膠、殼聚糖等。教師對重點內容進行總結,對非重點內容簡要概述,使得內容主次一目了然。教師在歸納總結時,可通過對比教學與學生討論比較各種劑型之間的異同,有助學生區分、記憶和掌握。
三、創新型PBL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
該模式在我校藥物制劑2015級1、2班的《藥劑學》教學中實施,本課題組從期末考試和問卷調查兩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了評價。
1.期末考試。對藥物制劑2015級1、2班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匯總,將成績與藥物制劑2014級1、2班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對比(試卷題型相同,難度與知識點覆蓋面相似),并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結果可見,與上一屆專業學生相比,經過創新型PBL教學的學生成績得到了明顯提高(P<0.05)。
2.問卷調查。從興趣、理解記憶、思維啟發及創新思維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實驗組(2015級藥物制劑專業學生)均優于對照組(2014級藥物制劑專業學生)(P<0.01),且實驗組96.8%的學生認為創新型PBL教學法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見表2)。
四、結語
創新型PBL教學法作為一種參與式的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將PBL教學法結合多元模式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此外,全體師生參加課堂交流,教師需要查閱資料,預見到學生學習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并作充分準備,敦促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創新型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綜合了協作學習、發現學習、綜合學習以及范例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特點,在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強調適用性知識傳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信息運用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但是,創新型PBL教學法仍存在如下問題:(1)教師經驗不足;(2)無現成教材;(3)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學生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因此,要完善創新型PBL教學,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業務素質,方可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劉穎,馮年平,林曉,等.藥劑學教學中“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探討[J].藥學教育,2016,(32):53-55.
[2]陳琳,袁宏,岳偉,等.PBL教學法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31-33.
[3]盛瑞,朱益,張慧靈.PBL結合CBL教學法在留學生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6,(32):35-38.
[4]馬少華,應志國.PBL、TBL、CBE三種教學方法的比較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0):109-1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