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PBL教學法在顱腦損傷帶教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PBL教學法在顱腦損傷臨床帶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5月,將58名接受顱腦損傷帶教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29名,為參照組運用常規方法展開臨床帶教,針對研究組運用PBL教學法展開臨床帶教,觀察比例兩組學生的學習結果滿意度指標,理論知識考試成績指標,以及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指標。結果 研究組的學習結果滿意度指標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的理論知識考試成績指標和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指標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為接受顱腦損傷帶教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運用PBL教學法,能獲取較好結果,值得在臨床帶教工作實踐中加以推廣運用。
  [關鍵詞] PBL教學法;顱腦損傷;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118-02
   顱腦損傷屬于臨床中常見的外科損傷,既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外科損傷性疾病合并發生[1]。從分類學研究視角闡釋,通??梢曰诰唧w所處的顱腦解剖學位置,將臨床中接診收治的顱腦損傷患者具體劃分為頭皮損傷患者、顱骨損傷患者,以及腦損傷患者3種具體表現類型[2]。顱腦損傷帶教是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帶教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切實擇取和運用適當教學方法,對于確保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顱腦損傷帶教工作獲取到良好效果具備重要意義[3]。該文以該院部分接受顱腦損傷帶教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為其運用了PBL教學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3月—2018年5月,將58名接受顱腦損傷帶教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29名。參照組男生12名,女生17名,年齡介于20~23歲,平均(20.2±0.6)歲。研究組男生13名,女性16名,年齡介于20~22歲,平均(20.4±0.4)歲。研究組學生與參照組學生,在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帶教方法
   為參照組運用常規方法展開臨床帶教,針對研究組運用PBL教學法展開臨床帶教,要指派具備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副主任以上級別醫生擔任本組學生的帶教老師,帶教老師應當結合自身在以往參與臨床工作過程中獲取的相關經驗,為學生講解介紹顱腦損傷患者的發病原因、臨床病情表現,以及治療處置原則等基礎理論知識,且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系統開展顱腦損傷患者臨床處置干預方法的教學訓練環節。臨床帶教老師應當結合自身在參與顱腦損傷患者救治工作過程中面對的實際情況,借由為學生布置專業化的臨床實踐問題,督導被帶教學生,能夠直觀且深入地認識和理解自身以往學習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的實際應用價值,繼而切實實現對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治療處置技能的充分掌握。
  1.3  臨床評價觀察指標
   觀察比例兩組學生的學習結果滿意度指標,理論知識考試成績指標,以及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指標。
  1.4  統計方法
   擇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的學習結果滿意度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學習結果滿意度指標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試成績指標和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理論知識考試成績指標和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指標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所謂顱腦損傷(craniocerebral injury),指的是因交通事故因素、墜落因素,以及意外跌倒因素作用而引致發生的腦部組織損傷性疾病,是外科臨床醫學實踐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損傷性疾病類型[4]。在過去若干年間,盡管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診治工作,以及基礎研究工作均獲取了一系列進展,但是其實際因病致死率和因病致殘率卻長期處于較高水平[5]。
   從基礎性分類學理論角度展開闡釋,因外界施加的暴力因素作用而引致的顱腦損傷,通常可以被劃分為直接性顱腦損傷和間接性顱腦損傷兩種具體化的表現類型[6]。所謂直接性顱腦損傷。指的是外界暴力因素作用于人體頭部位置引致的顱腦損傷;而間接性顱腦損傷,指的是在外界暴力因素作用于人員其他部分,經由傳導作用誘導發生的顱腦損傷[7]。
   在臨床醫生接診收治顱腦損傷患者后,應當在做好患者的入院查體環節和病史詢問環節基礎上,借由為其選擇和運用X線平片影像學檢查方法、CT影像學檢查方法,或者是MRI影像學檢查方法,具體分析和確認顱腦損傷患者的發病部位、癥狀表現,以及病情嚴重程度,借由為其制定科學化且針對性的救治方案,確?;颊吣軌蝽樌@取到最佳臨床治療處置結果[8-9]。
   所謂PBL教學法(問題導向教學法),最早是在1965年,由美國著名神經病學家Howard S Barows創立并且推廣運用的,在具體化的教學工作實踐過程中,PBL教學法主要特點,是以特定化的問題為中心,督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結合具體的病例展開自主化探究學習環節,繼而在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行為主動性條件下,有效改善和擯棄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應用背景之下長期所處的被動地位[10]。
   基于現有的基礎性臨床醫學研究文獻報告資料,PBL教學法在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在校學生顱腦損傷帶教工作過程中的引入運用,能夠督導和促進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在校學生,結合顱腦損傷患者臨床診斷和救治工作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具體問題,自主完成顱腦損傷疾病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救治操作技能的學習探究環節,獲取到良好優質的綜合性教學工作成果[11-12]。    為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在校學生,運用PBL教學法展開顱腦損傷帶教環節,能獲取較好教學效果,確保學生實現對顱腦損傷基本理論知識,以及臨床救治操作技能的有效充分學習掌握,繼而獲取到最優化的學習成長發展效果。
  4  結語
   對于接受顱腦損傷帶教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而言,運用PBL教學法為其開展臨床帶教,相較運用常規方法為其開展臨床帶教,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結果滿意度,優化學生的考試成績獲取水平,相關經驗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張偉,侯茹.早期氣管切開結合呼吸機過度通氣在急診重型顱腦損傷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民間療法,2018(10):91-92.
  [2]  劉穎斌,張麗興,彭俊隆.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肺部感染應用纖支鏡灌洗吸痰術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8(10):93-95.
  [3]  郭慧玲.系統性急救護理程序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救治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5):213,215.
  [4]  陳艷霞.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腦氧代謝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8,26(11):36-38.
  [5]  朱慧娟.重癥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后下呼吸道感染不同護理方法的療效比較[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0):4226-4227.
  [6]  侯軍華.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術后采用不同護理模式下康復指標評分比較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26):168-169.
  [7]  張亮.有創顱內壓監測技術應用于去骨瓣減壓術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評估的價值[J].名醫,2018(10):27,29.
  [8]  楊蘭.壓力抗栓泵配合護理干預預防顱腦損傷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8,31(20):185-186.
  [9]  湯朱驍,劉偉賢,石曉勇,等.輕度顱腦外傷患者尿液中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神經絲蛋白(AD7c-NTP)變化的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8(5):851-853.
  [10]  舒俊斌,周永剛,童建峰,等.監測中重度顱腦外傷患者的凝血功能對指導臨床治療及判斷預后的價值[J].浙江創傷外科,2018(5):902-903.
  [11]  王星,隗麟懿,陳奎屹.控制性階梯式減壓與傳統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對比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18(10):773-776.
  [12]  朱創業,余強,張曉聰.針刺聯合通竅活血加減方對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神經功能、肢體運動功能及社會利用度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10):1204-1207.
 ?。ㄊ崭迦掌冢?018-12-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