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臨床路徑結合問題式學習(PBL)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于2017年6月~2018年10月時段到我方醫院外科實習的120名護理人員,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依據,劃分為對照組(n=60)以及觀察組(n=60),對照組實習護理人員接受傳統帶教模式干預,觀察組實習護理人員接受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干預,觀察統計兩組護理實習生出科成績(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案例分析)、對護理帶教的評價以及對帶教的滿意度情況,并予以對比分析。結果:(1)護理帶教之前,兩組護理實習生對比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案例分析得分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帶教之后,觀察組上述成績得分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2)觀察組認為可提高學習積極性、可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可掌握實習內容評價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3)對照組與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分別為85.00%、96.67%,組間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更高(P<0.05)。結論:在外科護理帶教中,進行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等出科成績,并更加認同護理帶教工作,提高對教學的滿意度,在臨床中值得進一步推廣與借鑒。
【關鍵詞】:外科;護理帶教;臨床路徑;PBL教學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 combined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mode in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A total of 120 nursing staff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as the grouping basi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6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60), the internship nursing staff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ternship nursing staf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the clinical path combined with the PBL teaching mode intervention, and observed the stat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case analysis), Evaluation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1) Before the nursing teach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case analysis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eaching, the scores of the above observa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P<0.05); (2)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lieved that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could be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ship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3)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terns with teaching work was 85.00% and 96.67%,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P<0.05). Conclusion: In the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the clinical path combined with the PBL teaching mod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nursing interns, and more agree with the nursing teaching work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reference in the clinical. Key words: surgery; nursing teaching; clinical pathway; PBL teaching mode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在臨床實習工作中,是將在學校所學理論知識并同實踐進行有效結合的一種活動。臨床實習質量同醫護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實踐技能等之間存在緊密聯系,所以,對于護理實習生而言,需要為其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服務,從而確保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患者[1]。臨床路徑更加針對特定的一種疾病,并制定出治療模式以及程序,具有較高的標準性特征,且將循證醫學指南以及循證醫學證據作為理論基礎,能夠對醫療行為進行規范,從而提升教學質量[2]。PBL教學模式是一種對學習情境進行設計的方式,又有問題式學習之稱,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將問題作為導向,將學生作為中心。目前,關于上述兩種方式進行結合教學的相關研究報道還較少?;谏鲜銮闆r,本文就我院外科護理實習生帶教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進行干預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7年6月~2018年10月時段到我方醫院外科實習的120名護理人員,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依據,劃分為對照組(n=60)以及觀察組(n=60)。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護理實習生分別59名、1名,年齡最大26歲,年齡最小20歲,平均年齡(2.08±0.76)歲;觀察組中均為女性護理實習生,年齡最大27歲,年齡最小19歲,平均年齡(2.10±0.7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習護理人員接受傳統帶教模式干預,主要內容包括:帶教老師帶領護理實習生參觀并熟悉科室環境,并自行制定學習計劃,主要包括教學實踐以及帶教內容等,并根據制定的計劃開展教學等。
1.2.2 觀察組
實習護理人員接受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干預,主要內容包括:由帶教組中的帶教老師制定出臨床路徑平臺,并同教學大綱中的要求等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制定出PBL教學計劃,本次以闌尾炎疾病作為例子。(1)帶教老師為護理實習生講解闌尾炎所致原因、特點、患者在臨床中的表現、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方式等,完成講解之后進行提問。(2)在帶教老師的引導下,護理實習生需要對闌尾炎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程序以及治療模式等一系列臨床路徑流程進行有效掌握,接著帶教老師結合實際情況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分組,然后在各自帶教老師的教學以及指導下開展問診以及查體等工作,從而參與到病例的診斷以及治療當中來,在參與過程中,護理實習生能夠將教科書中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有效應用,并標注遇到的問題,課后可通過查找資料或者咨詢帶教老師進行解答;此外,帶教老師需要要求實習生在知網等多個權威平臺中下載最新關于闌尾炎治療以及護理的期刊論文,并認真閱讀,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自主學習積極性。(3)護理實習生需要將臨床路徑的步驟作為基礎,并由帶教老師進行指導,更好的進入到臨床護理狀態中來,之后還需要對學習結果進行檢查,患者的治療方案由主管醫師進行制定,然后護理實習生開展相應工作,并提前將病例討論工作內容做好準備。(4)病例討論會由帶教老師組織開展,并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回答完畢之后由組員進行補充或者糾正,并有效結合臨床路徑定出相應方案,探討護理工作措施,例如,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間的護理方式,若患者接受保守治療應當如何開展護理工作等,然后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建議、予以指導。(5)帶教老師需要指導護理實習生開展闌尾炎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工作,術前主要包括:指導患者更換手術衣,并做好備皮以及禁食等準備工作;若患者接受保守治療,則需要幫助適應病房環境,并做好健康教育、環境護理、指導用藥、心理指導等工作,從而提升其實踐能力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兩組護理實習生出科成績、對護理帶教的評價以及對帶教的滿意度情況,并予以對比分析。
1.3.1 出科成績: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案例分析,每一項分值為0~100分,60分為及格線,分值越高,代表帶教學習效果越為理想。
1.3.2 對護理帶教的評價:包括可提高學習積極性、可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可掌握實習內容三項。
1.3.3 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判定,問卷分值范圍0~100分,有非常滿意、較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級別之分,分值分別對應90~100分、60~89分、0~59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21.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結果
2.1 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等得分情況比較
護理帶教之前,兩組護理實習生對比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案例分析得分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帶教之后,觀察組上述成績得分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對帶教工作滿意度情況比較
對照組與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分別為85.00%、96.67%,組間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2。
2.3 對護理帶教的評價情況比較
觀察組認為可提高學習積極性55例(91.67%),可提高自身綜合能力54例(90.00%),可掌握實習內容58例(96.67%);對照組認為可提高學習積極性46例(76.67%),可提高自身綜合能力44例(73.33%),可掌握實習內容39例(65.00%),組間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x2=8.443,P=0.004)、(x2=9.279,P=0.002)、(x2=32.371,P=0.001)。 3 討論
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其教學框架非常清晰,且所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將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兩者進行了有效結合,有利于護理實習生提高工作能力以及考核成績。對于帶教老師,此模式需要其根據實習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規范等制定出教學方案,一方面有利于護理實習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能夠確保帶教老師順利執行教學計劃[3]。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將循證醫學作為理論依據,所以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能夠有效結合病種以及個體差異等情況,有利于建立更為科學的思考模式。PBL教育模式是將問題為導向,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帶教老師可囑咐學生通過知網等權威平臺查找資料,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主學習性,并拓寬知識層面。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帶教老師能夠在特定的場合中,為護理實習生示范操作技巧等,并進行指導以及鼓勵,從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出科成績(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案例分析)、對護理帶教的評價以及對帶教的滿意度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外科護理帶教中行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進行干預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本次研究將闌尾炎疾病作為例子,并指導護理實習生開展心理干預、環境干預、健康知識教育等護理工作,從而幫助提升多個方面能力,之后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傳統帶教模式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將臨床路徑同PBL教學模式進行結合之后,充分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開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變被動為主動。且帶教老師結合患者病情實際特點進行提問,學生可自行查找資料并尋找答案,之后由帶教老師進行補充,從而培養主動思維能力[5]。臨床路徑同PBL教學模式進行聯合之后,能夠將教學流程進行規范,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具有系統性,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除此之外,由于帶教老師本身文化層次以及工作經驗不同,而臨床路徑同PBL教學模式結合之后,能夠規范教學內容,帶教老師能夠結合實際以及教學大綱開展教學工作,從而規范教學程序,也對帶教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更好的教導實習生。
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帶教中,進行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等出科成績,并更加認同護理帶教工作,提高對教學的滿意度,在臨床中值得進一步推廣與借鑒。
參考文獻
宋理, 張獻玲, 劉媛. 淺談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6):177-179.
孔麗, 宋杏花. PBL教學結合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急診護理本科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4):103-106.
陶榮. PBL結合臨床路徑教學法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8, 25(10):174-176.
張小霞, 趙栓枝, 張月鮮. PBL結合臨床路徑教學在婦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 2017, v.39(S1):93-95.
繆月琴. 臨床路徑式帶教法聯合PBL教學法在手術室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 v.15(15):118-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