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路徑在輕度燒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輕度燒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80例輕度燒傷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10.5±2.9)d短于對照組患者的(13.3±4.8)d, 住院費用(8416.7±336.1)元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的(9783.2±417.5)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2.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輕度燒傷患者的治療中, 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護理相比, 可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其住院費用, 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因此該護理模式可廣泛應用于輕度燒傷患者的護理中。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輕度燒傷;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88
燒傷為外科常見的癥狀之一, 一般指因熱力或熱液(如水、湯、油等)、蒸氣、高溫氣體、火焰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 主要傷及皮膚或黏膜, 嚴重者也可導致皮下組織、肌肉、骨、關節等器官損傷。根據燒傷面積及深淺程度, 可分為Ⅰ度燒傷、淺Ⅱ度燒傷、深Ⅱ度燒傷、Ⅲ度燒傷及Ⅳ度燒傷[1]。臨床上輕度燒傷通常指淺Ⅱ度燒傷, 且燒傷體表面積<10%。雖然此類燒傷程度較輕, 但如果不及時處理治療, 極易引起燒傷創面感染, 輕者留下瘢痕, 影響美觀, 重者中毒性感染, 危及患者生命[2], 因此, 對輕度燒傷患者的治療及護理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80例輕度燒傷患者進行研究, 證實了臨床護理路徑對輕度燒傷的患者效果顯著?,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治療的80例輕度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 女22例;年齡25~62歲, 平均年齡(41.72±13.1)歲。實驗組患者中男24例, 女16例;年齡22~58歲, 平均年齡(38.61±9.9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進行創面處理, 同時實時檢測基本生命體征等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 主要內容包括[3]:①醫務人員根據每例患者的情況制定相關的臨床護理路徑及表格, 表格內容包括入院檢查、健康講座、基礎護理內容、心理安撫、康復訓練及出院注意事項告知等。②對護理人員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專業化培訓, 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到治療中。③患者入院初, 根據實際情況判斷該患者是否滿足臨床護理路徑的適應證, 同時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 在保證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護理治療。④護士長應及時督促各項護理路徑操作的實行。
1. 3 觀察指標 護理2周后,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度。
1. 4 判定標準 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評估患者對其護理的滿意程度??偡?lt;60分, 表示患者不滿意;總分61~90分, 表示患者很滿意;總分>100分, 表示患者非常滿意[4]。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 + 很滿意)/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10.5±2.9)d短于對照組患者的(13.3±4.8)d, 住院費用(8416.7±336.1)元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的(9783.2±417.5)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5例(62.5%), 很滿意12例(30.0%), 不滿意3例(7.5%), 護理滿意度為92.5%;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8例(45.0%), 很滿意10例(25.0%), 不滿意12例(30.0%), 護理滿意度為70.0%。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輕度燒傷為臨床常見癥狀之一, 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 如處理及時得當, 愈合較快, 預后良好, 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如處理不當, 極易引發患者感染, 使患者全身出現異常狀況, 嚴重者可累及全身重要器官, 對身體健康產生巨大的危害,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燒傷需要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進行治療[5], 因此, 對患者早期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保證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之外, 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仍然必不可少。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合理的護理干預保證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 可最大程度避免燒傷所引發的創面感染等一系列不良癥狀, 從而減輕患者因燒傷多引發的疼痛感, 同時保證燒傷患者情緒穩定、維持其身心健康。目前許多醫療機構對輕度燒傷患者的護理主要以清理創面、預防并發癥為目的, 但經常忽視患者心理、情緒變化, 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某些心理疾病[6]。有關研究顯示:燒傷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高額的費用及劇烈疼痛極易使患者出現情緒波動, 這對燒傷的治療效果影響巨大[7, 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10.5±2.9)d短于對照組患者的(13.3±4.8)d, 住院費用(8416.7±336.1)元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的(9783.2±417.5)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2.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與常規護理相比, 臨床護理路徑可縮短輕度燒傷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另外, 臨床護理路徑可根據燒傷患者的特點實施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還強化了心理護理。在保證了護理實效性的同時, 也考慮到了花銷的合理性。因此, 該護理模式可廣泛應用于輕度燒傷患者的護理當中。
參考文獻
[1] 陳孝平, 汪建平.外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139-141.
[2] 王祺, 賀光照, 薛斌. 燒傷患者細菌感染特征分析及相關因素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6):904-906, 910.
[3] 陳會芳. 臨床護理路徑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臨床研究, 2018, 26(8):192-194.
[4] 馬興云. 路徑護理對重癥燒傷患者急救期輸液及營養效果的影響. 社區醫學雜志, 2017, 15(19):73-75.
[5] 劉彬. 輕度燒傷臨床路徑實施的效果評價及變異因素分析. 寧夏醫科大學, 2018.
[6] 劉群英. 燒傷患者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及其與生活質量的關系.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6, 41(7):896-899.
[7] 董文菊, 李開芬, 段柯旭. 臨床護理路徑在燒傷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25):3040-3042.
[8] 黃娜, 李寒. 臨床護理路徑在重癥燒傷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5):257-258.
[收稿日期:2018-09-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