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臨床護理路徑在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尋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從我院2018年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隨機抽取80例,采取雙盲篩選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接受常規護理及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我們應學習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方法,以此來促使精神分裂癥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臨床護理路徑;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212—02
  臨床護理路徑是現階段比較流行的護理模式,其具有流程性、時間性與清晰性特征,基于臨床診斷、疾病或手術實施的標準化、規范化護理流程。通過這一護理模式,可對病情進展予以有效控制,強化臨床治療效果1。精神分裂癥患者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重度精神病,病程較長,病情反復。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常表現為焦躁、抑郁、易怒、妄想等癥狀,依從性較低,無法駕馭。鑒于此,本研究選取特定對象,嘗試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方式,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期間我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排除嚴重臟器疾病者、妊娠者等,并能夠將自己內心訴求正常表達出來。其中男女比例為48:32,平均年齡為(41.3±1.5)歲。以雙盲篩選法把所抽取的病例資料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對于本次研究結果的統計影響較小。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嚴格遵照醫囑服用博思清、奧氮平、利培酮等藥物。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主要是飲食指導、安全護理、用藥指導及康復訓練等。觀察組則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具體操作為:
 ?。?)臨床路徑表
  護理人員廣泛查閱疾病相關資料,并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并立足于醫院實際,為患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臨床路徑表。
 ?。?)實施
 ?、偌毙云谧o理:入院ld內,護理人員應妥善安置患者,并協助患者接受各種檢查,全方位評價患者的身心狀態及病情,采取“三班倒”的方法給予患者持續性護理干預。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應對患者精神癥狀、危急程度予以定期評價,評價內容主要是防跌倒、防外跑、防沖動、防自棄等。同時,對患者的病情予以動態監測,要求患者應嚴格遵照醫囑服藥,并對其進行面對面監督,留意服藥后的反應,一且出現不良反應,應予以有效處理。另外,鼓勵家屬積極參與到患者病情討論分析中,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詳細來講,對于健康教育而言,其內容可從護士、家屬、患者三個角度出發,設計形象生動的宣傳手冊,提高健康教育的規范性;對患者心理狀態予以動態評估,并用心安慰與疏導,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與支持患者。當患者病情趨于穩定,整體狀態良好,生理可自理,且在護理人員監督下能夠按時服藥,安穩睡眠,并對自身病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便可進入下一個階段。②康復期護理:嚴厲禁止患者私自外出,必要情況下由專人陪護,為患者提供1d持續護理干預,注重心理護理,針對出現幻覺、妄想的患者,應分散、轉移其注意力,鼓勵患者多參加醫院組織開展的散步、打太極、閱讀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在這一時期,護理人員應激烈患者盡早參與到康復鍛煉中,逐步提高生理自理能力、人際交際能力及自我護理能力等,基于病情予以針對性心理干預,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若患者能夠對自身病情予以正確認知,積極配合臨床工作,主動參與到康復訓練中便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治療。③鞏固期護理:積極參加到各康復練習活動中,如此便能夠進入到下一個時期的治療中。③鞏固期護理:當患者病情趨于平穩后便可將其轉到普通病房中,給予患者一定的自由,為接下來社會交際活動奠定基礎。同時,對患者服藥及飲食予以科學指導,明確指出不合理用藥的情況,認真宣傳心理衛生相關知識,促使患者正視自己的不良情緒及行為,積極克服不良情緒,對未來充滿信心。另外,加強出院指導,告知患者應遵照醫囑復查,激勵其參加各種形式多樣的娛樂活動。當患者可完全自理、正常服藥,對自己病情持積極態度時,便可出院。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依從性予以統計分析,完全依從:通過臨床護理干預后,無需他人督促都能夠嚴格遵照醫囑服藥;部分依從:通過干預后,無需他人督促而能夠自覺地服藥,但是依然存在不服藥的情況;完全不依從:通過干預后,患者自覺服藥的行為較少,有的甚至不愿意服藥。
  1.4 計學分析
  調查數據值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臨床觀察指標采取%表示,經X檢驗,P<0.05代表有統計學差異(P<0.05)。
  2 結果
  據統計得知,觀察組患者依從率為97.5%,對照組為75.0%,兩組數據對比得知,觀察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的運用,是傳統護理方法的革新,有利于強化護理質量。臨床護理路徑注重護理人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傳統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則是根據規范化的醫囑開展工作,缺乏針對性,護理重點模糊,護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所以難以為患者提供優質、精心的護理服務。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則是明確護理計劃,基于患者疾病情況實施針對性有效的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更細致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本研究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其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充分證實了臨床護理路徑這一護理方式的臨床價值,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參考文獻
  [1]曾愛華。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4):587—589.
  [2]程索華,孫燕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1):28—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