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情感護理療法在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情感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92例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對兩組護理陰性癥狀改善情況及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SANS量表在意志缺乏、情感淡薄、思維貧乏、情趣/社交缺乏及注意障礙5個項目中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5%(44/4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43%(37/46)(P<0.05)。結論:情感護理療法可根據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癥狀分析結果查找病因,針對性開展情感交流,幫助患者排解困難、疏導情緒,使患者重新學會表達情感和意愿,科學調節情緒,改善陰性癥狀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關鍵詞】 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情感護理;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emotion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negative symptoms. Methods: Ninety-two patients with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negative symptoms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SANS sca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six items of lack of will, low emotion, lack of thinking, interest/social deficiency and attention disorder. The degree of 95.65% (44/4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43% (37/46)] (P<0.05).Conclusion: Emotional care therapy can find the cause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and symptom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conduct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to help patients solve difficulties and ease emotions, so that patients can learn to express emotions and wishes, scientifically adjust emotions and improve negative symptoms to restore normal life.
  [Key words]Negative symptoms; Schizophrenia; Emotional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精神分裂癥是最為常見的精神類疾病之一,病因追溯尚不明確,臨床癥狀表現較為復雜,在病情遷延下陰性癥狀表現逐漸明顯,出現有行為懶散、思維缺乏、情感淡漠,缺乏社會交往,興趣缺失,生活技能退化等癥狀,對患者自身及社會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1]。在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中,單純使用抗生素治療療效甚微,單一抵抗這種精神功能的衰退,需要聯合以高效的護理辦法開展精神護理和情感指導,幫助患者恢復社會功能以回歸社會[2]。本文作者將選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分析不同護理模式下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改善效果及滿意度差異,探討情感護理療法的實施內容及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92例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齡33~70歲,平均年齡(53.06±7.14)歲。將92例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采用常規護理的設定為對照組,施以情感護理療法的設定為觀察組,每組患者4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者經確診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遵醫囑指導患者每日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適當開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導,幫助患者宣泄情緒,使患者了解并正視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觀察組患者采用情感護理療法,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心理干預,情感支持,興趣培養、生活指導和社交訓練等。1)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和癥狀進行綜合評估后,對致病因素進行分析以了解病因,在護理中與患者拉近距離,指導并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想法及情緒波動,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和疏導,以糾正患者的負面情緒[3]。2)情感支持。在院期間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患者,給予其關懷,每日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及時察覺患者難以言表的困惑、擔憂和煩惱,引導患者進行宣泄,實現情感的疏通[4]。3)興趣培養。每周定期組織患者開展開展娛樂活動,根據患者的興趣表現情況安排下棋、唱歌、閱讀、乒乓等趣味活動,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表現情況進行打分,根據打分結果給予鼓勵和物質獎勵,充分激發患者的主動性及積極性,豐富其興趣[5]。4)生活指導。包括對日常自理行為、社會交往等能力進行培訓,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計劃地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患者生活的意志力。在生活能力的訓練中制定獎勵制度,根據患者的完成情況給予零食、生活用品等獎勵,在生活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后將標準適當提高,循序漸進,以建設性方式幫助患者恢復社會行為[6]。5)社交訓練。護理人員根據分工情況設立專職護士進行社交能力指導,每周由專職護士帶領患者外出學習,進行交流、購物、探訪親友等練習,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有禮貌的接觸,正確進行社會交往,使患者良好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盡快重新融入社會[7]。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陰性癥狀改善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陰性癥狀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SANS量表在意志缺乏、情感淡薄、思維貧乏、情趣/社交缺乏及注意障礙5個項目中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的比較
  統計92例患者的滿意度評價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0.43%(37/46),評價為滿意的有31例,比較滿意6例,不滿意9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5%(44/46),評價為滿意的有40例,比較滿意4例,不滿意2例,觀察組95.65%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43%(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受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精神分裂癥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根據患者的精神表現不同以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進行區分,陽性患者表現為亢奮,而陰性則表現為消極[8]。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的損傷殘疾會導致患者的一些社會功能缺失,不再適應正常的生活、工作和活動,持續性的消沉和低迷也會使患者逐漸與社會脫軌,形成惡性循環。在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中以藥物為主,但僅藥物治療效果甚微,需要聯合護理干預進行輔助治療[9]。情感護理療法作為新興的護理模式之一,在護理中要求護理人員規范護理服務流程和質量,為患者提供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的護理,幫助患者平衡心理狀態,在護理交流中放下戒備,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功能的學習和訓練中,穩定病情,自主進行情緒調控,使得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各項陰性癥狀都得到明顯的改善,控制患者社會功能的衰退和病情發展,促進患者身心健康[10]。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SANS量表在意志缺乏、情感淡薄、思維貧乏、情趣/社交缺乏及注意障礙5個項目中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5%(44/4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0.43%(37/46)(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情感護理療法可根據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癥狀分析結果查找病因,針對性開展情感交流,幫助患者排解困難、疏導情緒,使患者重新學會表達情感和意愿,科學調節情緒,改善陰性癥狀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在情感護理療法中,護理人員緊扣人性化服務的原則,幫助患者解決處理生活和社交的難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思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自身的社會價值,以更高地配合治療護理,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曹允貞,陳澤群,黃菊娟,等.情感護理療法在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6):198-200.
  [2] 費惠慧,王強,張蓉.積極心理學在住院精神分裂癥病人護理中的運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02(12):244-245.
  [3] 陳潔.精神分裂癥陰性和陽性癥狀患者認知功能的差異對比[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5):135-136.
  [4]陳健,陳柳利,許錦泉.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陽性與陰性癥狀的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21):77-78.
  [5] 王曉絲,沈棫華,朱文禮,等.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沖動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7,24(14):48-51.
  [6] 陳少芬,梁鳳珍,龍少冬,等.精神分裂癥采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06):169-171.
  [7] 盧勇花,張玉蘭,潘貴春,等.精神分裂癥采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5):176-177.
  [8] 曹麗華,杜興水,張超敬.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9):83-85.
  [9] 吳麗.心理干預在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09):81-82.
  [10]包愛倆,張偉,季顯瓊.激勵式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及社會功能的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2,19(14):74-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3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