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68例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他們隨機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34各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護理的滿意度和不良心理反應評分結果: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82.3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尿毒癥患者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中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減少不良情緒,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臨床護理路徑;效果
治療尿毒癥患者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持續性血液透析,因為此病由入院到出院,都需要持續性的血液透析,由于此病需要長期的治療,這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1]。因此在治療期間需要給予更多的護理,本文就臨床管理路徑在尿毒癥患者持續的血液透析的護理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68例患者參與本次研究,將這些患者按照隨機均分為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33~65歲,平均年齡(47.15±3.6)歲,病程為0.6~9年,患者的平均病程(3.4±1.2)年;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32~63歲,平均年齡為(48.36±2.8),病程為1~8年,平均病程(3.6±1.5)年,用分析軟件將他們兩組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①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讓其了解有關透析的相關知識;②透析前心理護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讓其臥床休息,給患者及家屬講解透析方面的注意事項,患者由于久病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護理人員盡可能多的安撫患者,多交流、溝通,減少患者的不安情緒[2]。③透析中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每隔30min,對患者體溫、血壓、心率進行測量,并且觀察穿刺部位是否疼痛、腫脹以及滲血,若發生不良情況、及時告知醫師。④透析結束后護理,抽血檢查患者的肌酐、K+、Na+、尿素氮、CL-等,根據透析結果進行分析,然后制定下一次透析方案,并給以患者飲食指導。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滿意度,總滿意度=(滿意+很滿意)/總例數*100%,對比兩組的不良情緒評分(焦慮、抑郁、恐懼),評分越高,則情緒越不好。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來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主要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用c2檢驗,若P<0.05,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的滿意度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82.35%,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不良情緒評分對比
3.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護理在其中給予了輔助的作用,可以把可以幫助患者減少因為透析而產生的不良情緒[3]。目前,常規的護理方式根本無法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全面的、標準化護理程序,它把透析前、中、后的護理中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和心理情緒控制相結合起來制成一種護理工作表,依據表的內容對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在實際應用中,不僅提高護理的質量,也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4]。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82.35%,且觀察組患者經過護理后不良情緒如焦慮、恐懼、抑郁等有所降低。兩組比較差異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還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丹霞.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1):172-173.
[2]王麗.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3):124.
[3]任靜美.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11):68-69.
[4]陳超,牛青青,王會苗,等.臨床護理路徑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生活質量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25-27.27-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