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隨機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按照常規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監測并記錄透析中、透析前后體重,以及抗凝劑的使用、透析機的各項壓力指標等。觀察組則采取以心理舒適護理、血液透析前舒適護理、血液透析過程中舒服護理和血液透析后舒服護理為主的舒服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結果:經過護理,觀察組透析知識掌握48例,掌握度96.0%;治療護理完全依從47例,部分依從2例,不依從1例,依從性98.0%;護理滿意46例,比較滿意3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8.0%。對照組透析知識掌握33例,掌握度66.0%;治療護理完全依從34例,部分依從7例,不依從9例,依從性82.O%;護理滿意35例,比較滿意5例,不滿意10例,滿意度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明顯提高了患者的治療護理依從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對血液透析知識的掌握度,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舒適護理;血液透析;依從性;滿意度
血液透析是將患者的血液引流到體外,再通過透析器,對患者體內的代謝廢物及多余水分進行清除,并使酸堿、電解質等平衡得到維持[1],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舒適護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2],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會等方面達到愉快的狀態,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而進行的一系列護理活動[3],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療,降低并發癥,促進早日康復的目的。近年來,我們在血液透析患者方面也實施了舒適護理,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男女之比1.3:1;年齡32 - 71歲,平均(46.6±2.8)歲,病程1-28年,平均(7.8±1.5)年;持續透析時間1-5年,平均持續透析時間(2.2±0.4)年。2016年之前收治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23例,男女比1.2:1;年齡31- 74歲,平均(46.8±2.5)歲;病程1- 28年,平均(7.8±1.5)年;持續透析時間1-5年,平均(2.3±0.5)年。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按照常規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對透析中、透析前后體重,以及透析機的各項壓力指標、抗凝劑的使用等進行監測和記錄。觀察組則采取舒適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即:①心理舒適護理:首先要了解患者心理狀況,有的患者由于其腎功能多為不可逆性損害,往往產生恐懼、絕望的心理;有的患者由于透析費用昂貴,負擔沉重,擔心無法支付治療費用而隨時面臨生命危險,心情郁悶,在病痛和折磨中極度絕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有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導致自身形象變化,如身體水腫、萎縮、脫發、口腔異味、皮膚蒼白、性功能減弱等,感覺失去了生活本色,表現為悲觀失望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與之交流,介紹血透常識及注意事項,消除恐懼心理,降低患者的緊張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還要做好家屬的配合工作,要給予患者情緒上的支持,使患者積極配合透析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②透析前舒適護理:首先要為患者提供舒適的透析環境,透析室要合理布局,溫濕度適宜,干凈整潔,保持空氣新鮮。護理人員要在患者進入透析室后對其熱情接待,主動交流,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合理對穿刺點進行選擇,護理人員要技術嫻熟,確保穿刺一次成功,對難度大的穿刺,應多安慰和鼓勵,讓患者輕松愉快地接受透析前的準備。③透析過程中舒適護理:由于透析時間較長,要幫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定時更換體位,期間適當給予按摩。透析過程中,要嚴密對病情進行監測,對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注意觀察電解質和體液變化,對液體出入量進行記錄,主動詢問患者生理體征反應,對水腫嚴重者給予干預治療。④透析后舒適護理:透析結束后,要妥善處理血管通路,內瘺包扎需松緊適度,并確保內瘺干燥,每日檢查1次,若發現穿刺部位紅腫熱痛,要及時報告醫生。術后加強鍛煉,但不能做太劇烈的運動,指導患者可以早晚到戶外散步、打太極、做廣播體操、慢跑等[4]。鍛煉應循序漸進,適量。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為減輕腎臟負擔,飲食原則:控制水和鹽攝入量,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給予豐富維生素、優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鹽、低磷、低鉀飲食,如牛奶、蛋、魚、瘦肉等[5],注意口腔清潔和情緒變化,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情。
結果
兩組患者透析知識掌握及治療護理依從情況和護理滿意度比較:經過護理,觀察組透析知識掌握48例,掌握度96.0%,治療護理完全依從47例,部分依從2例,不依從1例,依從性98.0%,護理滿意46例,比較滿意3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8.0%。對照組透析知識掌握33例,掌握度66.0%,治療護理完全依從34例,部分依從7例,不依從9例,依從性82.0%,護理滿意35例,比較滿意5例,不滿意10例,滿意度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慢性和急性腎衰竭是腎內科常見病,隨著近年老齡化的加快,老年腎衰竭發病率出現快速上升趨勢。當下,對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便是血液透析,其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治療,這對患者生命維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長期血液透析易導致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尤其對于老年患者,其臟器功能普遍衰退,嚴重并發癥會伴隨出現,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神經內分泌功能下降,若接受長期透析則常會出現耐受性急劇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作為一種全方位護理模式的舒適護理,其是基于患者4個因素需求而形成的,即生理、精神、心理、社會方面,以“舒適”為核心,進行個性化、整體的護理,使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實現多層面的愉悅和放松,包括生理、心理、心靈,使不良應激反應弱化和消除,使治療耐受性增強,提高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
綜上,舒適護理可明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對血液透析知識的掌握度,提高護理和治療的依從性,增加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袁中敏.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4):628-629.
[2]李莉平.血液透析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7):32-51.
[3]汪萍.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8-29.
[4]張紅梅.舒適護理服務在血透室的應用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4):66-101.
[5]景衛健.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9):123-1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1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