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舒適護理模式在帶狀皰疹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了解舒適護理模式在帶狀皰疹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8至2018.7的80例帶狀皰疹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舒適護理模式組開展舒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滿意度;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護理前后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護理投訴發生率。結果:舒適護理模式組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接近,P>0.05;護理后舒適護理模式組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優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護理投訴發生率更少,P<0.05。結論:帶狀皰疹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效果確切。
  【關鍵詞】帶狀皰疹病人;舒適護理模式;臨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7.8 to 2018.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are, and 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group was used for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cognitive level of the herpes zoster, the comfort of the ward, the physiological comfort; the degree of physiological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the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the degree of pain;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complaints.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omfortable care mode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physiological stres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pain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degree of physiological stres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pain were better in 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comfortable care mode group, the cognitive level, ward comfort and physiological comfort of herpes zoster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are complaints in the comfort care model group was less,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have a precise effect on the comfort model.
  Keywords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clinical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近年來,由于許多因素影響,帶狀皰疹發病率逐漸增加。 在帶狀皰疹發病后, 如果治療不正確,將進一步導致功能受損和影響生命安全[1]。 帶狀皰疹用藥治療是治療帶狀皰疹的理想方法,但多數患者治療依從性低下,因此,在治療期間,病房護理是醫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帶狀皰疹患者容易出現焦慮和緊張等負面心理因素,影響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效果,借助有效護理,可減輕患者的身心負擔,本研究將我院2017.8至2018.7的80例帶狀皰疹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舒適護理模式組開展舒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滿意度;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護理前后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護理投訴發生率,分析了帶狀皰疹病人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護理方法
  1.1 資料
  將我院2017.8至2018.7的80例帶狀皰疹患者隨機分組,舒適護理模式組年齡62-82歲(67.78±4.81)歲。男24例,女16例。體重41-82kg,平均(62.68±2.12)kg。文化程度小學有14例、初中10例、高中7例、高中以上9例。
  對照組年齡63-81歲(67.22±4.24)歲。男25例,女15例。體重41-82kg,平均(62.21±2.11)kg。文化程度小學有14例、初中10例、高中6例、高中以上10例。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舒適護理模式組開展舒適護理模式。第一,環境舒適。為患者安排舒適干凈的單病房,通風,保持空氣清潔,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保持光線柔和,床單被褥干凈。第二,心理護理。根據帶狀皰疹病人的不同表現,醫務人員必須先與帶狀皰疹病人及時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第三,健康教育護理。向帶狀皰疹病人普及有關疾病和治療的相關知識,重點講述有關發病機制和自我保健的知識,使其提高治療的配合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第四,飲食教育。指導帶狀皰疹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增加帶狀皰疹病人自身的抵抗力,積極補充鈣和蛋白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第五,疼痛教育。引導帶狀皰疹病人通過深呼吸、冥想和音樂療法緩解疼痛反應,指導其采取自我暗示和舒適體位緩解疼痛。對于出現疼痛的患者,了解其疼痛閾值,與帶狀皰疹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明確患者心理特點,并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安撫,減輕疼痛。指導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減輕疼痛。第六,治療過程舒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調整病房的溫度和濕度,使患者處于舒適的環境中,以親切的態度和患者輕松聊天,轉移其對疾病治療的恐懼心理。加強患者的保暖護理,減少低體溫的發生。第七,功能鍛煉護理。為帶狀皰疹病人早期功能鍛煉提供科學指導,協助和鼓勵帶狀皰疹病人以正確方法循序漸進開展心功能鍛煉 [1]。
  1.3 觀察的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度;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護理前后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護理投訴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18.0軟件,分別t、卡方統計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滿意度
  舒適護理模式組的滿意度是40(100.00),對照組則是30(75.00),P<0.05。
  2.2 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
  護理前兩組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接近,P>0.05;護理后舒適護理模式組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3 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
  舒適護理模式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優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分別是96.11±3.06分和94.89±3.11分、94.22±3.01分。對照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分別是86.81±7.88分和82.80±3.83分、86.21±7.82分。
  2.4 護理投訴發生率
  舒適護理模式組護理投訴發生率更少,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護理投訴發生率是1例,而對照組有8例。
  3 討論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皮膚病。水痘發生在對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感染后。一些患者感染了沒有癥狀的病毒。由于病毒是神經性的,它可以在感染后長時間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當抗性低或疲倦,感染或被捕獲時,病毒可以生長并繁殖并沿著神經纖維移動到皮膚。引起受累神經和皮膚的強烈炎癥。皮疹通常以根據神經節的單側性和分布為特征,伴有疼痛。患者年齡越大,神經痛越重。這種疾病發生在成人中,在春季和秋季更為常見。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顯著增加。目前主要有藥物治療,如可以使用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或泛昔洛韋。當嚴重疼痛藥物難以控制時,應考慮直接和有效的感覺阻滯治療。阻滯位置的選擇應取決于病變的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一般原則應該從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從尖端到神經干和神經根。
  而射頻熱凝是神經損傷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神經損傷治療還包括內側丘腦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伽瑪刀或X刀),硬膜下脊髓背根破壞的手術治療,垂體損傷,交感神經干神經節損傷。帶狀皰疹患者心理壓力大,刺激身體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影響治療效果,導致并發癥增多。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改革,臨床護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護理模式也開始向生理 - 心理 - 社會醫療模式轉變[2]。常規只監測病情,未能有效滿足帶狀皰疹患者的精神層面愉悅度和舒適度提高的需求。舒適護理模式的出現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帶狀皰疹患者的生理,心理甚至社會需求,使帶狀皰疹患者能夠積極而自覺地投入治療和護理。舒適護理的實施可從身心方面減輕帶狀皰疹患者的不良應激,促使帶狀皰疹患者愉悅程度提高,并提高合作度和滿意度,減少并發癥,加速康復進程[3]。舒適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積極意義[4-5]。包括簡單的舒適護理;舒適意味著舒適的活動讓患者感到舒適。影響手術舒適度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被動位置因素和手術疼痛。舒適的護理將貫穿整個手術過程,主要是為了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并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醫院領導應充分支持技術和管理,以改善醫院環境,設備和人力。重視“以病人為中心,以舒適為基本標準”,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體驗,讓患者感到舒適,使治療工作順利進行。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具有顯著的整體性,創造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其目的是促進患者在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實現輕松愉快的狀態。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舒適護理模式組開展舒適護理模式。結果顯示舒適護理模式組的滿意度是40(100.00),對照組則是30(75.00),P<0.05。護理前兩組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接近,P>0.05;護理后舒適護理模式組生理應激程度、心理應激程度、疼痛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優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分別是96.11±3.06分和94.89±3.11分、94.22±3.01分。對照組患者對帶狀皰疹的認知水平、病房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分別是86.81±7.88分和82.80±3.83分、86.21±7.82分。舒適護理模式組護理投訴發生率更少,P<0.05。舒適護理模式組護理投訴發生率是1例,而對照組有8例。
  綜上,帶狀皰疹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減少投訴的發生。
  參考文獻
  Burgos, Ruben,Ordonez, Graciela,Vazquez-Mellado, Janitzia et al.Occasional presence of herpes viruses in synovial fluid and blood from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xial spondyloarthritis[J].Clinical rheumatology,2015,34(10):1681-1686.
  葉鳳清.舒適護理模式在帶狀皰疹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焦慮與抑郁的緩解評價[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7(03):149-150.
  劉捷,杜凈紅,汪延斌.舒適護理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5):52-54.
  董慧,陳敬濤.舒適護理模式在帶狀皰疹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2):243+245.
  Anthony J Perissinotti,Alison Gulbis,Elizabeth J Shpall Joshua Howell et al.Characterizing human herpes virus 6 follow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Journal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tioners,2015,21(2):85-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7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