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護理流程管理改善血液透析護理質量的臨床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流程管理在提高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質量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120例醫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患者,隨機將入選12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采取護理流程管理指導下的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在醫院感染、護理差錯、醫患糾紛等方面的發生情況,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在醫院感染、護理差錯、醫患糾紛等方面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流程管理模式在血透室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從而減少各種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 護理流程管理;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質量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71-01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腎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需要患者在血液透析室中進行一定時間的治療,而此類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免疫力較低,容易出現各種風險事件[1]。因此需要加強血液透析室的護理管理,預防計劃外結果的出現,強調預防措施[2]。醫院需要通過加強血液透析室的管理,預防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因此,文章主要針對護理流程管理在提高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質量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120例醫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患者,隨機將入選12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觀察組6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為32~78歲,平均年齡為(51.6±8.3)歲;其中急性腎衰竭28例、慢性腎炎30例、高血壓腎病2例。對照組6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為34~76歲,平均年齡為(50.6±8.1)歲;其中急性腎衰竭26例、慢性腎炎29例、高血壓腎病5例。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采取護理流程管理指導下的護理模式,具體措施為:①加強醫護人員專業培訓:通過專業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血液透析室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的認知,從而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制定嚴格的血液透析室護理管理制度,對其中的消毒隔離、透析機操作、機器保養以及廢物處理等措施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②嚴格實施無菌管理:透析室每天開窗通風2次,每次30min;每天使用消毒液消毒,若出現體液或血液污染需要立即消毒。工作人員進入透析室前需要更換衣帽,嚴格遵循六步洗手法;患者在進入透析室前需要穿戴鞋套;加強家屬陪護管理制度的執行,除了危重癥患者的家屬可以陪護外,其他患者的家屬需要在透析室外等待;加強患者的病情觀察,做好各方面的護理,減少風險的出現。加強空氣消毒管理,日間和夜間均需要進行空氣消毒。嚴格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行為,透析過程中使用的透析器、管路以及穿刺針都是一次性用品,確保單人單用。③加強透析水管理:透析水對于患者的臨床療效具有較大的影響,若透析水質量不過關,可能引起頭痛、低血壓、高熱等癥狀,甚至出現營養不良、炎癥反應以及脂質代謝異常等問題。因此需要加強透析水管理,定期對水處理設備進行消毒,同時更換設備的濾膜與濾料,確保透析的安全性。④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血液透析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依從性,也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根據患者的原發疾病以及對血液透析的認知水平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從而做好置管的維護,加強飲食控制,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醫院感染、護理差錯、醫患糾紛等方面的發生情況,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指標差異 見表1。
  2.2 滿意度比較 見表2。
  3 討論
  血液透析是治療腎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透析患者往往由于免疫低下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3]。護理流程管理是一種新型護理理論,主要是由美國學者菲利普·克勞士提出,核心概念為首次工作就做好事情[4]。基于護理流程管理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專業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根據護理流程管理的相關標準,將護理過程細分,從而檢查護理流程和護理標準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強護理人員的自我管理[5]。同時開展相應的檢查工作,對目前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進行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醫護人員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遵循六步洗手法洗手,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除了重癥患者外其他患者的家屬需要在外等候,同時加強醫療廢物處理管理,減少職業暴露;此外還需要加強透析水質量管理,確保血液透析的效果。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患者在醫院感染、護理差錯、醫患糾紛等方面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護理流程管理模式在血透室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從而減少各種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總體來說,護理流程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室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能夠降低醫院感染、護理差錯、醫患糾紛等事件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陳文虹,唐林娟,徐愛金等.預防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預見性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2):2869-2871.
  [2] 高菊林,辛霞,車文芳等.應用護理敏感質量指標提升血液透析質量[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8,25(5):67-70.
  [3] 鹿香花.護理安全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5):173-176.
  [4] 周雅虹,趙惠芬,肖娓珠等.血液透析患者臨時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感染的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5):3585-3587.
  [5] 熊玲玲,鄭麗花,吳培清等.分層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926-9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8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