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輿論影響力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字信息時代,網絡新媒介迅速發展壯大,傳統媒體不斷地受到新媒體的強烈沖擊,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地位成為輿論監督的引領者。文章主要就新媒體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媒體如何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進行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融媒體;輿論影響力;分析
數字信息時代,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互聯網與手機等新型媒體成為人們的新寵,電視媒體與新型媒體的差異得以顯現,新型媒體具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市場活力,電視媒體具有新型媒體所不及的輿論公信力和引導力。電視新聞要想增強競爭力,獲得市場份額,必須充分發揮出其自身的權威性、現場感等特點和優勢,并且對互聯網等新媒體中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才能使其重新成為輿論監督的引領者。
一、新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
顧名思義,社會輿論對媒體播報的新聞引起的關注、產生的反響、激起的共鳴就是影響力。抑或是媒體借助特定的傳播手段向受眾傳遞相關信息而對社會發生的作用力度。影響力有大小之分,如果媒體播報的新聞毫無影響力,那它是不可能發展的。影響力注重傳播的結果,傳播力越大產生的影響力就越大;影響力大小與感召力有著密切的聯系,媒體的影響力越大,那么具有的輿論動員的力量也就越大,可以利用自身具有的感召力將受眾召集參與相關的社會事務,從而對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影響。
二、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提升
1.優化媒體選題 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與新型媒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電視新聞要在融媒體時代占有一席之地,必須發揮優勢。熱點、焦點以及難點問題是電視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電視媒體的全面介入,電視媒體的記者深入到老百姓當中,不但全面地了解了矛盾產生的根源,同時將群眾更加緊密的團結在基層,激發出了民眾對公共事務關注的熱情,并自發形成互動。電視新聞在選題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小故事承載大問題的作用,記者必須用鮮明的問題意識形成自己的問題單,才能更好地把握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出電視新聞媒體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2.增強電視新聞媒體的時效性 電視媒體必須具備敏銳的發現輿論監督熱點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后及時制定應急預案,快速應對處置。在面對重點的熱點問題時進行及時的監督,保證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信息的一致性與及時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輿論監督傳播的速度與效果,同時要求采訪記者在事件發生的各個階段及時與網民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電視對網絡平臺加以利用,順應媒體新的發展趨勢,利用相關新媒體的技術對監督信息進行動態的跟蹤、更新和披露,實現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互動性與電視新聞的深度和專業化、權威性的緊密結合。
3.提升與受眾的互動性 利用新媒體實現輿論監督的目的,隨著網絡運營的不斷普及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中更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將網絡作為了解新聞的首選媒介,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發表自身對社會以及相關事務的觀點與看法?;ヂ摼W在當前的傳播中極大地拓寬了信息傳播的手段,成為群眾參政議政以及真實表達訴求的重要平臺。新媒體時代已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在信息傳播中更加順暢了傳播通道,更好地為公民提供更加公開透明的信息,更好地對我國當前民主政治提供民意直通車。而電視新聞這種較為簡單的傳統傳播模式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對其收視率和受眾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另外,以往電視新聞的市場正在不斷被網絡新聞所吞噬,電視新聞市場在這種環境中,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地位,分析自身優劣勢,轉變電視媒體的傳統觀念,只有在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前提下,并且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才能在目前媒介融合的全新形式下,發揮自身優勢確保電視媒介的市場地位。
4.拓寬傳播渠道 現階段,社會一些矛盾和經濟擴張使得突發事件不斷增多,受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日趨高漲。相關的利益團體在社會語境中也出現了更多的利益訴求,從而使輿論表達越來越分散,這些對于目前以電視為主導的傳統媒體輿論引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為在這樣的媒介語境之下,才更加需要電視等傳統主流媒體營造出具有自身特點的輿論監督傳播形式,不然就會嚴重地削弱電視媒體的輿論監督的作用。沒有話語權就無法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因此只有將自己權威的新聞網站和相關的論壇迅速的建立起來,并且通過構建相關的網絡平臺進一步優化電視媒體的影響力,才能從根本上掌握輿論的話語權以及主動權。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電視媒體已經意識到融媒體的趨勢下網絡互動平臺的重要性,其建設力度也在不斷加強,而這也是電視新聞充分利用新媒體應對輿論監督要求,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和輿論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數字信息時代,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互聯網與手機等新型媒體成為人們的新寵,電視媒體與新型媒體的差異得以顯現,新型媒體具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市場活力,電視媒體具有新型媒體所不及的輿論公信力和引導力。電視新聞要想增強競爭力,獲得市場份額,必須充分發揮出其自身的權威性、現場感等特點和優勢,并且對互聯網等新媒體中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才能使其重新成為輿論監督的引領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發展的機遇,進一步推動社會和諧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璐.新媒介情境下電視深度報道欄目發展思路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
[2] 王菲菲.當代中國輿論引導路徑探析[D].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