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班主任對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引導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職生人數逐年遞增,而中職學生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占據了很大比例。這些孩子大多都是“問題學生”,行為品德差、學習成績落后、心理問題嚴重,這就要求中職班主任深刻認識到對單親家庭孩子進行心理引導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對占班級人數比例較大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付出更多愛心和教育,做好心理引導,使他們心懷感恩,不斷進步,身心健康成長。
[關 鍵 詞] 中職班主任;單親家庭;引導作用;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52-02
知識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很大變化,隨之我國的離婚率迅速上升,與日俱增的“單親”孩子,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缺少了監護人的管理,行為品德、學業成績、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孩子中的絕大多數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失敗者”。而職業教育的發展,使這些“失敗者”自然步入中職學校的大門。這就要求中職班主任認真洞察單親家庭孩子的表現,分析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深刻認識到對單親家庭孩子進行心理引導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對占班級人數比例較大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付出更多愛心和教育,做好心理引導,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一、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特征
絕大部分單親孩子的表現令人擔憂。單親家庭是指由于喪偶、離異、分居或者構成家庭主體的成員不齊全的家庭,由母親或父親單個撫養的孩子即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單親家庭的組成結構是殘缺的,也是不穩定的,在這個小環境中最大的受害者,是親情缺失了的孩子,這種家庭環境對孩子們的打擊和心理壓力就可想而知了。經過調查、研究,我認為單親家庭學生主要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一)孤僻冷漠,漠不關心,不思進取
單親帶給孩子心靈上的創傷是難以撫平的,家庭結構的殘缺變化,給孩子心靈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在這種缺乏愛和責任的環境中,孩子漸漸變得孤僻冷漠、不善言談、不愛與人交流。有些孩子認為父母離異是很不光彩的事,同學會看不起自己,所以對同學具有盲目排外和敵對的心理。有些該子對父母的離異不但不理解,甚至充滿怨恨,這種不理解和怨恨久而久之對心理發展產生不良作用,進而對一切人和事漠不關心。有些孩子由于消極的家庭環境影響,學習不主動,上課聽講不專心,參加活動不積極,尊敬長輩不愿意,對家庭中的人和事不管不顧。
(二)自卑消極,敏感多疑,不善交際
單親家庭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自卑心理,做事不積極,思維不靈活,嚴重阻礙了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總覺得自己干啥都不如別人。對許多人和事非常敏感,總懷疑別人在議論自己、或者說自己的環話或者不信任自己,這種心理怪病影響了正常的人際交往。
(三)自由散漫,放任逆反
單親家庭中,有些孩子是由于家長過分溺愛,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時間久了,不受管教,唯我獨尊。有些孩子是由于家長缺少監管,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做事好壞無人問津,得不到肯定和鼓勵,逐漸開始散漫自由,行為習慣養成越來越差。有些孩子由于對父母產生怨恨心理,覺得自己在這個家庭中是個累贅,開始放任自流,不受約束,一旦受人管教,就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發生攻擊行為。有些缺少關愛和監管的孩子,目中無人,家長管不住、老師不敢管,不如意就暴跳如雷,心理扭曲。
(四)意志薄弱,成績下降,厭學、逃學
單親家庭的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和自信心,自覺性差,生活習慣不良,意志力薄弱,經不起挫折的考驗,平時學習缺少家長的檢查、督促、支持,學習習慣差,拖延癥嚴重,成績下滑,進而產生厭學、逃學現象。
(五)孤獨失衡,生活、學習、行為習慣差
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各方面缺少關愛、缺少幫助、缺少監護,因而養成了不良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
二、造成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單親家庭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很多,有家庭方面的、社會方面的、孩子自己方面的,我認為根本原因是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不和睦或夫妻感情不和,家庭氣氛冷漠、尷尬,本來是溫馨港灣的家卻經常處于硝煙彌漫的“戰爭”狀態,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我班有個女孩,經常與班上同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執,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會“遭受”她的無理狡辯。之后我了解到,他父親是個爛酒鬼,母親經常遭受家暴,在她小學畢業那年母親離家出走了,父親酒后經常將不滿情緒發泄在女兒身上,打罵現象時有發生,稚嫩的心靈在變態的父愛和缺憾的母愛中不斷掙扎成長,孩子的心理嚴重扭曲,性格怪異,做事極端。我班還有一個孩子,因爸爸媽媽長期分居鬧離婚,孩子沒人管,像一個“游離體”一樣,爸爸家、媽媽家、姥姥家,都可以去,但都不像自己的家,這個孩子不愿意與人交往,膽子特別小,不敢大聲說話,我特別關注這個孩子的各個方面,用愛去呵護,漸漸地孩子與我很親近,有一天到我辦公室,送來手工玫瑰花一束,并且抱住我叫了一聲“媽媽”,我當時不知所措。有的孩子因父母離異,缺少關愛,試圖從別人那里得到一點安慰,所以隨便接受別人的施舍,容易受到欺騙。
社會方面,由于人們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存在一些偏見,甚至有歧視現象,這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學生產生自閉心理,不愿與人交往,自暴自棄,脫離集體。 另外,孩子方面由于愛的缺失,人生觀、價值觀缺乏正能量,做事缺乏理性思考問題,孩子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后,自我調控能力太差,過早陷入一種茫然和無助的情緒之中,討厭一切,不能自律,甚至破罐子破摔。
三、中職班主任的教育引導作用及其重要性
我擔任職教中心幼師班班主任將近八年的時間內,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我特別關注每一個孩子,在不斷的探索中與孩子們一起成長。我堅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單親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不和諧、不正常的家庭環境中,缺少的是關愛,充滿硝煙味的家庭“內戰”在他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陰影,甚至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上是多余的。在與這些孩子的交流中,我非常謹慎小心地打探他們的內心世界,充滿愛心地細心呵護、關照,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引導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現在我班單親家庭孩子將近一半,孩子們剛入校時,渾身的缺點、毛病,我給每個孩子建立了個人檔案,包括家庭情況的方方面面、個人身體狀況、入校成績等,而且制定個人量化考核細則,考核從出勤、學習、勞動與衛生、文明與紀律、出操、集會、升國旗、好人好事等方面,實行個人獎懲加減分。每周公布、每月匯總、每學期選優。時時刻刻洞察單親孩子的表現,通過心理引導、鼓勵表揚、愛心幫助等措施,第一學期結束時,孩子們各方面的表現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好轉,尤其單親孩子的表現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我幾年如一日,細心“照顧”孩子們,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孩子們成長了、成熟了、進步了,我也更有經驗了。中職生涯是“問題學生”差轉優的最好時機,如果學校及老師缺乏足夠重視,方式方法上不夠科學與藝術,不因材施教,不循循善誘,班主任心理引導工作做不到位,這部分學生將很容易受到二次受害,產生冷漠對立的心理,也將會又一次失去改邪歸正的機會。因此,我認為中職班主任對單親家庭孩子進行心理引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班主任做好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引導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了解情況,建立個人檔案
開學第一周我對學生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和掌握,我認真查閱了學生的戶口本、身份證、報名信息、中考成績等,并進行分析,以達到初步了解。接下來,我利用兩節課時間讓學生寫“真實的自我”,內容包括家庭成員、經濟來源、監護人、愛好、想對我說的話等,并承諾我絕對保密,于是學生都很認真地寫起來,有幾個學生寫著寫著哭了,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孩子們內心里是有故事的,我必須以此為線索進一步了解孩子們的情況。
后來知道哭的幾個孩子就是單親孩子,我給每個孩子建立了個人檔案,除了以上了解到的情況外,還有每天日常行為獎懲記載等。
(二)心理引導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比如,在一次上課前,我走進教室時亂糟糟的,紙屑、瓜子皮到處都是,真像一個菜市場。我知道值日生是一個由奶奶撫養的孩子,當時,我沒有訓斥這個孩子,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拿起掃把掃起來。我的這一舉動,使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學生爭先恐后地拿起掃把行動起來。此時真是無聲勝有聲,我想,這就是師德的力量。
(三)挖掘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
我對待學生,始終把欣賞當作教育的主旋律,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去引導,幫助孩子們走出困境,走出心理陰影。所以,當發現學生哪怕是有一點點進步、做了一點點好事時,就及時表揚,鼓勵孩子再次或多次“閃光”。我鼓勵孩子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只不過閃光點不同?!蔽野嗪⒆釉谶@樣的鼓勵下,不斷進步,做好事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學習上進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遵章守紀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因此,我認為欣賞的眼光和恰當的表揚,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重要的。
(四)搭建溝通橋梁,感受“家”的溫暖
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給予每一位學生以希望,使學生的人生更加絢爛多彩!正如新加坡國家教育部頒發給校長的委任狀上所寫:“在你手中是許許多多正在成長的生命,每一個都如此不同,每一個都如此重要,全都對未來抱著憧憬和夢想。他們都依賴你的指引、塑造及培養,才能成為更好的個人和有用的公民?!?
單親孩子的心理失衡主要是家庭的變故造成的,學校和老師沒有能力復原孩子的家庭,但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皫煇邸睂斡H孩子來說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老師用愛心與責任搭建與孩子們溝通的橋梁,打開單親孩子塵封的心靈,參與到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中,用愛的陽光照射每一個孩子的心房,讓他們變得陽光、自信、上進,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給學生的寄語是:既然確定更遠的飛翔,就別再收回已經張開的翅膀,永不言棄,突破黑暗,就會看到黎明的曙光、成功的花環!
(五)發揮家訪作用,爭取家長配合
多與家長交流,及時反饋孩子們的表現情況,采取合適的方式,讓家長明確責任,盡量減少家庭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多為孩子著想,配合學校老師共同教育引導孩子,使他們健康成長。
總之,單親孩子的心理引導教育,是職業學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關鍵,要管理好班級,首先要做好單親學生的心理引導教育。班主任要了解單親學生的詳細情況和內心世界,采取恰當的心理引導教育方式,用愛心、耐心、責任心打開和感化孩子們的心扉,使他們心懷感恩,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高杰.淺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4,4(30).
[2]劉麗麗.講授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6):20.
[3]王嘯.道德教育的三個追求[J].中國德育,2012(2):8.
[4]欒麗華.要從學生的“不可愛”中看到可愛[J].華夏教師,2018(9):21.
[5]杜慶深.淺談師德在學生道德形成過程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09(12):3.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