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區中職中醫美容專業規范化課程設置初探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美容行業發展迅猛,但市場亂象叢生,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長此以往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美容職業教育目前缺乏規范,不能較好滿足行業發展,立足廣東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從現有美容專業建設基礎及校企合作模式出發,探索更規范有效的課程建設,以期促進中職美容專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關 鍵 詞] 中職中醫美容;專業課程;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4-0110-02
一、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的美容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起步晚,但發展很快,已成長為萬億級潛力的消費市場。隨著美容行業從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分工的發展和轉變,企業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精細化,同時帶來了很多問題,如人才需求量大,但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從業行為存在不規范;市場監管機制不明確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容保健市場的正常發展。作為醫藥衛生背景下的中職中醫美容專業,應該是為中醫保健美容行業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最正規出口,而當前大部分院校的中醫美容專業,由于專業建立時間短、缺乏直屬行業協會或直屬監管教育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方面都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出現教學內容不夠實用化、不夠專業,手法技能不夠扎實等問題,導致中職中醫美容學生畢業后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市場口碑不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個中職中醫美容教育在為行業輸送規范化標準化人才的步伐。規范中職中醫美容專業的課程設置的問題亟待解決。
二、中職中醫美容專業課程研究基礎
目前,國內的美容職業教育90%以上都選擇的是校企合作模式?;葜菪l生職業技術學院梁菁老師認為:中醫美容專業是一個實踐操作性極強的專業,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實踐教學課占總課程的50%以上。為突出“職業性、應用性”的職業教育培養特色,使學生掌握將來進入美容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符合崗位要求,并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必須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分析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模塊;以典型任務為方向,重構教學實施模式[1]。
傅杰英教授認為:在中醫美容教學內容的編排上,根據服務人群的差異,將中醫美容劃分為中醫保健美容和中醫治療美容兩大部分,并明確各自的實際應用體系。這兩個培養方向也決定了學生的培養層次,高職教育中中醫美容是培養美容保健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美容師資格證,所以培養方向應該是面向中醫保健美容。同時,培養層次和培養方向也直接決定了課程設置的具體情況。好的課程設置應該能滿足其培養層次的需求,同時又不拔高或超越該層次的培養目標,做到緊密結合臨床、養生、生活、市場,使中醫美容實用化[2]。
馬婷婷認為:中等職業學校應在中醫美容人才的培養上密切聯系我國的國情與服務業的發展,人才培養目標除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應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繼續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能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考慮到中醫學的特殊性,中醫美容從業人員需要具有基本的古文素養、醫學素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熟練掌握職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還具有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3]。
另外,對于中職中醫美容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質量評估發現,學生對本專業認同度不高。很多學生選擇中醫美容專業是為了一時的興趣,希望通過學習化妝之類的知識使自己變美。然而開始專業課學習后,發現事與愿違,過不了多久就放棄了。此外,社會對美容行業評價不高,家長不太認同這個行業,所以很多學生不愿意從事本行業[4]。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對口就業率低、職業滿意度不高以及行業人才流失,需要我們在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中,做好行業企業認知教育、心態教育、企業文化教育等。
三、廣東地區中職中醫美容專業課程建設分析
2014年3月由廣州衛生職業教育協會發起成立廣東省中醫美容/美容美體教研會,我校為副組長單位。2015年12月協會和教研會聯合發起,由17家關聯美容保健企業及11所開設美容專業院校共同參與成立了“廣東省醫學美容技術產教研聯盟”,筆者任聯盟副秘書長。依托教研會及聯盟資源,筆者對廣東省內衛生類院校中職中醫美容專業課程建設做了資料收集及分析。
通過對9所院校美容專業的資料分析發現,這9所學校都采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其中5家是和多企業合作,主要是在實習階段介入,4家是和唯一企業合作,企業從入學教育就介入,屬于深度合作模式,4家中有1家學校是委托企業辦學,課程及教材由企業開發。
從課程設計上看:
1.專業基礎課
出現頻次5次及以上的有:正常人體學,中醫基礎理論、形體、禮儀;出現頻率少于5次的有:美容藥物學、生理學、化妝品化學、臨床疾病概要、微生物與免疫、美容皮膚科學、中醫內科、中醫婦科、中藥與方劑、美術基礎。
2.專業核心課
出現頻次5次及以上的有:中醫經絡學/針灸與美容美體、化妝與造型、美容美體技術、中醫美容技術、中醫養生學;出現頻率少于5次的有:科技美容技術應用、企業職業素養、企業特色美容技術、美容項目營銷與管理、美容企業管理、中藥食療、婦女衛生健康、化妝品銷售、芳香療法、美容師培訓教程。 從以上資料分析可以發現:大部分院校專業基礎課會開設:正常人體學、中醫基礎理論、形體、禮儀;專業核心課會開設:中醫經絡學/針灸與美容美體、化妝與造型、美容美體技術、中醫美容技術、中醫養生學。
同時發現,各校的課程開展情況差異很大,很多課程只是個別學校在開展,課程設置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據調查發現有以下兩個原因:(1)一些學校出于“因師設課”情況,如醫學基礎老師希望多上課,所以安排了生理病理、微生物與免疫、內外婦兒科等;(2)合作企業的個性需求,如合作企業從事化妝品銷售,所以課程中有銷售、營銷、化妝品學等內容。
四、崗位職業能力調研及課程梳理
在2017年4月及6月,我們先后在香港雅姬樂集團公司及佛山伊麗莎白美容機構開展了“行業企業崗位職業能力調研會”,在12月召開了校企聯合專業論證會,邀請企業專家代表8名及職業教育專家8名參與。得出以下結論。
(一)中職中醫美容專業的目標崗位
中級美容師、培養期美容顧問、培養期美容導師、保健按摩師、化妝品銷售。
(二)目標崗位職業能力需求分析
除了以上崗位專屬職業能力需求外,還需要補充通用的且非常重要的素養能力,以適應行業及企業發展、熱愛崗位工作,勝任崗位工作并快速成長。這些通用素質培養課程應包括行業企業文化認知、服務意識與禮儀等。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中醫美容專業的人才培養和課程設計中,需要明確身份,是校企合作還是自辦專業。目前來說,基本上美容專業教育都會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既然是校企合作模式,則需要進一步考慮兩個要素:培養目標崗位定位,以及企業需求個性。確定目標崗位后根據所需要的崗位職業能力點,用具體課程去實施培養,中職課程選擇應以“實用”為度、突出“技能第一”,同時素養類課程也需要兼顧,甚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企業的個性需求也要滿足,可以用“方向課程”加以滿足,或者導入企業師資開展講座或實戰課程,讓學生在校內培養過程中獲得行業企業陶冶,為今后的實習就業做好技術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梁菁.基于工作過程的“校企共育”中醫美容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20).
[2]傅杰英.中醫美容教學體會[J].中醫教育,2003(1):52-53.
[3]馬婷婷.中職中醫美容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5):88-89.
[4]王華,馬婷婷,蘇積英,等.中職校企合作中醫美容專業人才流失原因及對策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5):27-28.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