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由來已久,又被學界稱之為“臨鏡”技術,可以搭建虛擬環境,再現出真實、立體的情境,受到了教育、醫學、藝術界的高度重視,在醫學教育領域中,也得到了初步使用。本文從“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的教學目的出發,分析了虛擬現實(VR技術)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虛擬現實(VR技術) 人體解剖生理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R32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基礎教育內容,研究對象是人體形態、人體功能,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由于學生在此前并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知識,面對抽象的書本,很難理解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為此,我們嘗試在這門授課內容中采用虛擬現實技術,解決了書本內容抽象的問題。
  1虛擬現實技術(VR技術)的概念與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是建立在計算機、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而來,能夠對各類模型做出仿真,實現“身臨其境”,彌補了傳統三維動畫的不足,交互性、表現力更為理想。“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教育”、“多媒體教育”并稱之為新時期教育領域的代表技術,相比于其他兩種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讓學生直接“觸摸”、“操作”,在人體解剖生理學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模擬人體結構,通過其固有的“交互性”、“多感知性”優勢,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好的輔助。
  2人體解剖生理學應用虛擬現實技術(VR技術)的教學改革研究
  2.1在課程內容中的應用
  2.1.1在心血管解剖中的應用
  心血管解剖是人體解剖生理學中的難點,在血液流動過程中,心臟的狀態又會發生變化,這一內容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在“心血管解剖”內容的傳授上,即可應用“VR技術”來建立模型,幫助學生通過肉眼清晰觀察到血液流動過程,還有心室、心房等內容的變化過程。除了能夠直觀看到影像變化,聽到心音,還能學習心音內容,理解心血管解剖的相關知識。
  2.1.2人眼生理教學中的應用
  人眼是人體中結構最為復雜的一項內容,由于人眼尺寸小,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效果不佳,平面解剖圖無法幫助學生從系統上理解人眼生理結構。在人眼生理教學中,也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來構建“玻璃體”、“細角膜”、“晶狀體”、“鞏膜”的等結構,對人眼生理過程進行仿真,讓學生在物理模型中觀察各項內容。對于無法掌握、理解的內容,學生可以在課后重復學習,不會受到課堂環境和課堂學習時間的約束。
  2.1.3人耳教學中的應用
  人體耳部結構復雜、體積小,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構建耳部三維模型,通過其中漫游功能的應用,學生可以清晰觀察到人耳結構,顯示耳部空間關系。
  2.2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在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中,實驗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實驗類型有兩類:(1)課堂演示實驗。這是配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現實驗現象、實驗原理,幫助其掌握實驗過程,深刻理解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內容;(2)實驗室操作。實驗室操作是配合課堂教學開展的實驗活動,由學生自主操作,掌握步驟、了解原理、分析現象。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既有運動狀態、空間結構,也有難度較高的數量分析,要讓學生對這些結構熟記于心,必須要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實驗正是調動形象思維的有益方法。傳統實驗教學對場地、時間等均有嚴格要求,加上器材、設備的限制,很難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操作,與之相比,虛擬實驗室成本低廉、節約了藥品、實驗、設備費用,省去了實驗者的簡單重復勞動,利用各類新技術的優勢發揮出實驗室的共享學習功能,且容易維護,有效解決了傳統實驗室的種種問題。
  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構建虛擬實驗,在操作前,學生可以先通過虛擬實驗來掌握實驗過程、原理和具體內容。在逼真的虛擬實驗環境中,學生可以操作各類儀器,觀察實驗狀態,得出結果,對于在真實實驗室中不便于演示的實驗,也能借助虛擬實驗室來模擬。在課后,通過網絡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接入,學生可以通過點擊網站來進行實驗,師生之間實現了即時交流、互動以及數據設備的共享,即便學生畢業后離開學校,也能借助這種方式學習,滿足了終身學習的要求。虛擬實驗室讓靜態的內容變得動態化,簡化了復雜的問題,也降低了人體解剖生理學的教學難度,如“人腦外觀”、“顱的組成”、“側腦室位置”、“側腦室分布”、“背側丘腦、內囊之間的位置關系”等等,此類內容,直接講解,學生很難實現立體認識,通過虛擬實驗室,即可通過立體化的模式來強化實驗教學的視覺呈現質量,讓學生在頭腦中構建立體概念。
  實踐顯示,虛擬實驗室的構建,能夠將學生左腦、右腦相結合,改變了以往人體解剖生理學中的照本宣科教學問題,刺激學生的創造性,實現“感知”、“認知”之間的融合,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的獲取信息。
  3結語
  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在教育、醫學、藝術領域有深遠應用,通過在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這門課程中的推廣,可顯著增強學生興趣。虛擬現實技術具有真實、精度高、人機互動性理想的特點,但是,目前來看,很多虛擬現實設備還不完善,處理能力、數據建模能力還有待提升,在下一階段下,需要加強研究,完善現有的圖像處理技術,讓虛擬現實技術在人體解剖生理學上的應用能夠朝著“形象”、“智能”、“開放”的方向發展,提高醫學教育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唯唯.VR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探究和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8(10).
  [2] 樊亞麗.基于VR技術的攝影仿真實驗室的開發與建設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16).
  [3] 辛允東.基于VRML的幻燈機虛擬實驗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8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