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常態下建設幸福企業文化的實踐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幸福企業文化是新常態下,企業文化的核心?;诖耍疚闹饕獓@幸福企業的建設進行分析,明確在企業幸福文化指導下,員工職業幸福特征,以及建立幸福企業文化的意義,然后結合職業幸福特征和新常態下職業發展要求,提出完善、建立新常態下幸福企業文化的措施,推動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幸福;企業文化;建設實踐
建設幸福企業是實現我國發展建設的具體行動,對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和員工幸福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新常態下,建設幸福企業就必須重視幸福企業文化的影響力,積極性尋找新的文化立足點,鼓勵員工主動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打造適用于企業發展和健身的幸福文化。
一、幸福企業文化中的職業幸福特征
通過對國內的一些知名企業進行調查,可以發現人們對在對職業幸福進行詮釋時,會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具體來說:一是,企業可以為員工帶來良好的職業發展途徑,幫助員工實現職業生涯規劃。二是,員工工作環境具有公正公平性,并予以員工足夠的尊重和信任,三是,企業可以為員工帶來歸屬感。四是,企業可以為員工提供更多的機遇,幫助其實現自我價值,并提供更多福利待遇,滿足員工在生理、安全、情感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方面的需求。
二、新常態下建立幸福企業文化的意義
企業文化包含的內容很多,是企業長期經營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適用于企業的管理思想、方式,以及意識、行為等。企業文化是其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推動力,也是職工精神根之所在。企業要想不斷發展壯大,建立更好的精神文化,就應從精神文化入手,建立統一且具有實效性的文化,然后在文化相應精神文化引導下,共同推進企業發展[1]。
對于企業而言,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保證員工的“幸?!保岣呗殘觥靶腋8小?、“幸福指數”可以提高職工對企業的認可度和歸屬感,促使員工可以更好的貢獻自身力量。因此,在進行幸福企業文化建設時,將職工幸福作為重要內容,既有助于推動良好企業文化建立的效率,又可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同時在企業中建立幸福文化,還可以產生良好的經營成效,對競爭企業和企業客戶都可以贏得產生多贏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幸福企業文化,要求滿足員工的多層次需求,并在堅持“以人文本”原則下,幫助員工營造和諧、友愛和團結的發展氛圍。對員工而言,幸福企業文化的不僅可以提高其滿足感,而且可以為其提供合理價值回報。
三、幸福企業文化功能
幸福企業文化是企業實現自身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體現在企業人中,其具有的功能可以對人產生極大影響。而幸福企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導向功能。企業幸福文化可以通過給員工帶來幸福感,引導其思想,而員工對企業幸福文化的追求,則可以反映出企業職工的意愿。企業根據員工意愿提供相應的福利待遇,可以使員工更加認可企業,有助于統一企業員工價值觀。
第二,激勵功能。幸福企業文化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價值觀,通過對員工的關注,為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并使其了解公司發展前景,可以促使員工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企業建設中。同時還可以逐漸形成崇高使命感與責任感,為自身價值的提升和對企業的責任意識而不斷努力,進而形成了一種激勵效果。
第三,凝聚功效。將幸福文化有效應用在企業中,可以使員工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企業帶來的溫暖,逐漸產生對企業的歸屬感,進而增強員工集體意識,使企業更具凝聚力[2]。
第四,約束功能。與常規文化相同,企業幸福文化對員工同樣具有約束作用,但這種約束功能與常規約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企業幸福文化下的判斷準則和行為標準,形成的約束屬于軟約束,強制性較小。幸福文化的約束可以使員工自律自覺遵守企業規范與要求,逐漸形成與企業價值觀一致的價值觀。
四、建立幸福企業文化措施
(一)掌握企業文化現狀
在建立企業幸福文化前,為保證幸福文化可以與企業文化向相結合,需要加強對企業文化運行發展現狀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礎上,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保證其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以中國鐵路企業為例,要想掌握企業文化情況,可以使用問卷調查,與職工進行深度訪談,以及開展小型座談會等方面,提高對員工需求的了解,并了解當前國企改革發展方向,為進行企業幸福文化建設提供有效參考。
(二)建立幸福企業文化體系
科學合理的體系是保證企業實現正常運轉的關鍵,因此,要想保證企業可以建立幸福文化,就應建立幸福文化體系。
首先,應確定幸福理念。將企業工職業幸福感視為企業發展的責任、使命和價值標準,并作為企業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不斷對企業的幸福文化引導理論進行強化,通過提高文化的內涵,逐漸健全幸福文化。在此過程中,應先幫助員工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通過定期培訓、發放學習資料等方式,更新其思想觀念,然后可以通過樹立典型代表的方式,培養企業幸福文化受益個體,并利用企業的公眾平臺、宣傳欄和櫥窗等,增加幸福文化內容,逐漸將幸福理念植入到員工思想意識中。
其次,建立幸福機制。科學的體制機制,可以實現企業規范運轉,因此,企業在建立幸福文化時,就應建立幸福機制,通過不斷對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為職工的幸福感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在進行機制完善時,薪酬分配機制的完善至關重要,通過提高機制的“幸福指數”,讓員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幸?!钡脑鲩L,可以促使員工更加積極的履行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對于中國鐵路局而言,在尚未實現企業改革前,要想建立幸福機制,可以從員工守則和福利待遇入手,如在既定的假期數量和不影響崗位運轉前提下,自由安排休假時間。
最后,確定企業幸福文化建設目標。對于企業而言,領導者作為建設幸福文化的領頭人,也是建設目標的推動者。因此,企業確立幸福文化目標過程中,企業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認識到自身在建立幸福文化中的作用,做好文化建設榜樣。然后加強與基層員工的聯系,使全體職工可以積極主動配合上級領導部門,而上級部門也應履行承諾,提高員工幸福指數,共同完善企業設置的幸福文化發展目標。
(三)建立幸福企業文化環境
在建立幸福文化體系后,還應根據體系建立幸福文化環境,促使員工在工作切實感到企業帶來的幸福,逐漸提高對企業的認可與信賴程度,營造濃郁的幸福文化氛圍,使員工在這種氛圍中發揮自身能力,實現自身價值,從而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助力。首先,企業可以通過宣傳方式,樹立發展目標,并確定目標達成后可以給員工帶來的福利待遇。其次,為員工提供幫助指引,并提供更多有利支持,促使員工可以更好的完善相應目標。最后,切實履行對員工的承諾,提高其幸福感,進一步推動幸福文化環境的建立[3]。
?。ㄋ模┰u估與改進企業幸福文化
要保證企業幸福文化建立效果,還需要注意對幸福文化建設效果進行相應的評估,并在評估后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首先,應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建立相應的幸福文化評價體系。其次,從員工的幸福感知、體驗,工作積極性和經營業績等方面進行評價,分析幸福文化建立的不足之處。最后,結合對幸福文化建設評價對建設措施進行調整,提高整體的建設效果。
五、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常態下,企業要想實現健康穩定發展,就應認識到幸福企業文化對自身發展的意義,圍繞“幸?!闭归_研究,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幸福文化”聯系起來,發揮幸福文化的功能,為企業員工帶來更大滿足感,從而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桂紅.新常態下企業文化建設的三個著力點[J].中外企業文化,2015(2):99-100.
[2]王璐璐.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支撐--新常態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企業文化旬刊,2016(4).
[3]柳青.新常態下的企業文化建設[J].科技視界,2015(19):208-2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