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模式 提高實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促進羅源縣學前教育規范有序健康發展,提升我縣學前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切實發揮我園的示范幫扶作用,我園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實施建章立制、加強研討、精心策劃、實施總結推廣的幫扶策略,多方位、多角度幫扶鄉鎮、民辦園,促進其快速成長,以期達到我縣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拓展與均衡分布的目的。
關鍵詞:結對幫扶;創建機制;形式多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4B-0018-03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提升我縣學前教育發展水平,我園與片區內19所鄉鎮、民辦園開展手拉手幫扶活動。我園對應幫扶的鄉鎮公立園5所,民辦園14所,它們設備參差不齊、師資配備不足,且流動性大,教研活動難開展。針對這些實際情況,我園充分利用示范園的資源優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幫扶方法,將幫扶工作落在實處,以“點”帶“面”,輻射帶動鄉鎮園、民辦園走上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路子。近幾年來,轄區內幫扶的鄉鎮、民辦幼兒園管理水平、教師專業素質、教育品質、保教質量均得到提高,幫扶工作已見成效。
一、建章立制,幫扶管理到位
?。ㄒ唬┙ㄕ?
健全制度是做好幫扶工作的基礎,民主科學、切實可行的片區管理制度是片區幫扶工作有效的保障。我園樹立了“對口幫扶,共同提高”的發展理念,首先,成立了由進修校教研員牽頭,公辦園園長、副園長、行政及段長骨干共同組成的“片區共建幫扶領導小組”,簽訂責任狀,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其次,我園每學年與片區各鄉鎮、民辦園逐一簽訂公、民辦幼兒園共建幫扶協議書,確立片區教研制度、片區教研組長崗位職責、片區領導小組崗位職責。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再次,我園通過制訂計劃、方案,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幫扶活動,使得活動過程有據可依,形成長效機制。
?。ǘ┝⒅?
1.構建學前教育園所提升梯級發展機制。
我們將層級管理理念融入幫扶活動,首先將19所幼兒園按照一級園、二級園、三級園及合格園分成幾個層級,確定各層級培訓研討“點”,同時,各層級培訓分別以一個園所作為試點,以點帶面,推行放射式普及,逐漸實現層級培訓研討的目標,形成多層次的教研網絡,促使各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構建幼兒教師個人專業成長規劃機制。
為保證支教、送教的有效性和常態化,我園將骨干教師個人發展與支教以及職稱評聘、評優晉級掛鉤,出臺激勵機制,鼓勵名優骨干教師積極送教、支教,促進個人專業成長。同時也要求被幫扶園建立健全考核標準和獎勵機制,挑選本園骨干,每年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園部給予機會參加培訓,使其總體素質有所提高,每學年進行獻課評選,促進幼兒教師快速成長,爭取早日成為骨干教師。建立以激勵機制為核心的教師個人專業成長規劃機制,有效促進了幫扶。
二、量體裁衣,幫扶形式多樣
?。ㄒ唬┳呦氯ァv扎農村,以身支教
被幫扶園教師良莠不齊,專業水平呈現較大的差異,各園狀況不同,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同。領導小組通過走訪,細心了解各幫扶園現狀,決定先對鄉鎮園進行人才支持,先后派遣許桂英等10名骨干教師到鑒江等鄉鎮園駐鄉執教,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指導當地教師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使農村幼兒園教學日趨正規化,這期間還開展了家長開放日活動。骨干教師還將我園嚴明的園風、嚴謹的教風、嚴格的學風帶到幫扶園,扎實工作,無私奉獻,受到農村幼兒家長以及幼兒園教師的歡迎。
?。ǘ┱堖M來——跟班培訓,更新理念
長期以來,民辦園師資力量薄弱,外出培訓機會少,信息閉塞,教育理念滯后。我園每年都邀請3~5個幫扶園教師來園跟班學習,進行蹲點培訓,由骨干教師傳、幫、帶,參與本園研討活動,親歷聽課、評課、課改過程,更新理念,提高專業水平。
?。ㄈ┧拖氯ァ痉兑I,送教下鄉
我園每年都組織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堅持開展送教下鄉活動,2010年至今,共8人,送教9節,通過這些送教活動實地示范、引領,展示我園課改成果,向幫扶園傳遞新信息、新理念。我們還針對各園實際,進行按需送教(即鄉鎮園、民辦園急需課)、專題送教(即研究專題課)和引領送教(即專家講座、現場活動展示分析課),并根據課程的設計,進行研討交流,提高了他們活動設計與課堂教學組織能力。
?。ㄋ模┏噬蟻怼龀止歉?,以點促面
為加快農村民辦園骨干教師的培養,提高幫扶園的教育質量,我園在幫扶工作中發現典型,培養、推廣典型,充分發揮示范、榜樣和標桿作用,發展部分中心園成為區域示范輻射基地。領導小組通過教學常規考核,選出鄉鎮民辦園骨干教師,與我園名優教師定人定員進行跨園師徒結對,我園名優教師在修改教學方案、課件制作、研磨活動、模擬教學等方面對結對對象悉心指導,鄉鎮民辦園骨干教師勤奮好學,教學水平明顯提高。近幾年來,我園成功培養了松山、鑒江、白塔、起步各鄉鎮骨干教師9名,他們在市級、縣級公開匯報教學中展露了出色的教學能力,1人獲得市級微課大賽二等獎,8人獲得縣級各個獎項。
三、聯動教研,幫扶促進成長
?。ㄒ唬┯^摩三步研討
步驟一,精心組織觀摩活動:觀摩內容與每學期工作重點相結合與民辦園的需要緊密結合,挑選本園骨干教師備課、說課、上課。步驟二,邀請幫扶園教師前來實地觀摩,記錄,分組交流研討,提出困惑,共同探討。步驟三,執教教師課后反思,指導教師專業點評,專家理論提升,與幫扶園分享經驗,提升理念,提高水平。這樣做到人人來參與,人人有任務,形成觀摩前有需要、觀摩時有思考、觀摩后有研討有收獲的格局。
?。ǘ﹫@本互動式教研
通過先展示、后參與,為幫扶園提供有效的園本教研模式,讓幫扶園學得上,用得著。我園以《在案例研究中促進師幼共同成長》《指南背景下幼兒閱讀活動室的創建》課題活動為載體,為城鄉幫扶園教師共同探討、共同學習搭建平臺。特別邀請了所幫扶園教師,借助程翔老師組織的研討課“繪本閱讀——老鼠娶新娘”,圍繞“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效支持幼兒學習的策略”進行教學研討。在開展“戶外自制玩具的實踐探究”之際,運用同課異構方式,師傅與徒弟共同設計2~3種教學活動開展教學研討,取得良好的效果?;邮浇萄凶寧头鰣@的老師不僅知道了應該如何設計和組織優秀的教學活動,還明白了應該如何備課、看課和評課,提高了研究和反思能力。 ?。ㄈn}研討
通過調查、調研,關注公辦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困惑和問題,領導小組將問題進行提煉、篩選,找準教研的切入點,從需要入手,從問題入手,確定共同關注的教研主題,然后邀請專家、名優教師開展一系列的專項解答、研討和培訓。通過對理論的學習,進行問題的診斷,反思教育思想、觀念、行為,建立新的知識結構和理念,讓講座起到答疑、總結、提升和引領的作用。之后進行跟磨式學習,讓幫扶更有價值。
如我們將戶外活動的整改列入幫扶日程,對戶外場地進行了規劃,戶外時間進行了調整。這期間還特別對幫扶園開展了自制戶外體育玩具的實踐和研究專題講座,讓幫扶園的老師從根本上認識到園所自制玩具的不足,從而發揮創造力,精巧構思,豐富了園所體育資源,滿足了幼兒戶外體育的需求。我園還以“堅持本色與特色共發展”的理念為指導,進行區域專項幫扶。我們以兩所二級民辦園為重點幫扶對象,以點帶面,進行手拉手幫扶。首先加強培訓,改變觀念:開展了《讓環境成為幼兒學習的主導》《優化區域環境,促進幼兒自主發展》等講座,領會指南精神;之后,參觀學習、結對跟班、園本培訓、交流研討。其次進行行動研究,踐行指南: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不主張“模仿”“同化”,而注重發揮鄉土特色,利用自然資源,豐富園所內涵。為活動區的布置、教玩具的準備、活動場地的選擇、活動形式的確定出謀劃策,注重就地取材,既經濟又實惠。讓鄉鎮園、民辦園區域活動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近兩年來,這兩所幼兒園承擔了縣級區域活動教學示范的任務,充分體現了城鄉幫扶的成果,得到領導和同行的一致認可。
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讓公辦民辦園教師有了共同話題,有了平等對話,有了共同成長的精彩,解決了鄉鎮、民辦園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光聽不說”的弊病,形成橫向輻射、縱向貫通、同濟互助的態勢。
四、建立平臺,幫扶收獲雙贏
在這幾年的幫扶過程中,幫扶雙方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收獲著成長的喜悅,建立了幼兒園之間的多種互動平臺,形成覆蓋東片區所有幼兒園的幫扶互動梯狀層級體系,建設了推動幫扶、促進共贏的運行機制。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鏈” 和“網”, 徹底改變了過去零散的、表層的、不連續狀態的幫扶狀況,使我縣東片區幼兒教育的對口幫扶步入了內涵發展軌道。領導小組還組建專家團隊,成立了東片區幫扶QQ群,大家經常在網絡上傳達通知,進行信息反饋,專家組及時為被幫扶教師排憂解難;還常常在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園所互通有無,相互促進,共同探討,形成專家小組專項負責、深度研究、精準引領、共同成長的局面。
五、結束語
開展城鄉結對幫扶工作是一項長期、根本性的戰略舉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從實際出發,繼續探索方法和途徑,加大幫扶力度與密度,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質資源共享,為逐步實現我縣東片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均衡分布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黃玉嬌,周霞.提升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培訓策略[J].早期教育,2014,(7).
[2]林碧玲,林碧羨.幫有所得 扶有所用[J].福建教育,2014,(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986.htm